隆中對有個致命錯誤,使劉備不能統一天下

依靠諸葛亮在隆中提出的戰略思想,劉備聯吳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拿下了戰略要地荊州;其後又南下挺進川蜀之地,奪下了益州;最後兵強馬壯的劉備,終於與曹劉三足鼎立,做了蜀漢的皇帝。

千百年來,大家都認為諸葛亮的《隆中對》很成功,甚至到了無懈可擊的地步。它讓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窮人,當上了至高無上的皇帝,難道還不成功嗎?事實上,成功確實算得上,但還不夠成功,大家別忘了,劉備也好,諸葛亮也罷,他們的終極目的都是砍了曹操這奸雄,恢復漢室。

諸葛亮之才智,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其輔佐劉備,從四處流走的困境,到割據一方,同曹劉三足鼎立,著實不易。而這一切,誠如劉備當年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在《隆中對》的一番規劃。可見當時候的諸葛亮,對天下大局確實看的很透。正是因為這種大局觀,才使得後來能夠幫劉備在東奔西跑的困局下,得以生存並壯大。

可結果做到了沒有?地球人都知道,沒有,反倒是蜀國被魏國所滅。那麼,《隆中對》為何沒有助劉備統一中國?因為他有個致命的錯誤,千百年來,似乎只有毛主席看得最透徹。

隆中對有個致命錯誤,使劉備不能統一天下

但我們知道的是,最後蜀漢並沒有成氣候。隆中對中的“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宏願最終也未能實現。偉大領袖毛主席在點評這一段的時候,觀點直接指向隆中對,指出諸在這一點上,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問題。

《隆中對》有一段話,大意是說,“跨有荊、益”,聯合孫權對付曹操,等待機會,“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如此兩路齊出,“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句話看似沒錯,也很有吸引力,然而毛主席在讀到這裡時,卻一針見血地指出:“劉備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主席不愧是偉大的軍事家,他的判斷完全正確。

劉備進攻益州,派關羽領重兵鎮守荊州,是毛主席所說的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

佔領漢中後,劉備就要同時經營漢中、益州、荊州,這就是毛主席所說的三分兵力”。

最終,關羽丟了荊州,劉備為了奪回荊州,舉全國之兵復仇,結果慘敗,失了元氣,蜀漢從此轉向衰落。其實,跨益州、荊州再聯合孫權,這個戰略也存在問題,你奪了人家的荊州,還想和人家做朋友,當孫權是傻子嗎?

在毛澤東看來,隆中對最大的失誤就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因為在曹、孫、劉三足鼎立的三家中,劉備的實力是最弱的。曹操自不必說,孫權時代據守江東實力也一定比劉備要強。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分兵兩路出擊,無疑是敗招。

從另一方面來說,分兵兩路的荊、益兩州相距千里,中間有“難於上青天”的蜀道相隔,以三國時期的通訊條件,兩路兵力很難相互呼應,協同作戰。使得原本準備兩軍夾擊形成掎角之勢的想法,成為了自己主動削弱實力的敗棋。如此一行,分開兩路的軍隊,皆成為了人方刀俎下的魚肉。當年司馬懿就曾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