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自己一無是處,開始對自己各種否定,該怎麼辦?

啄木鳥先生與樹小姐


當自己否定自己時,我們清晰地能發現自己內心的聲音,這個聲音彷彿是兩個自己在對話。你可能心裡會說:“我怎麼就不如某某某”。或者是:“別人都能做到,為什麼我做不到。”你看,當我們否定自己時,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參照物,達不到要求就自我否定,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所以,當我們自我否定時,一定要首先意識到,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並不是我們表現得有多差,是我們內心的自我對話出問題了,我們在拿外在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

每個人都會有缺陷,缺陷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標誌,也讓我們成為自己,拿自己的缺和別人的優點去做比較,就會有失落。

例如,一隻木桶,其中有一塊木板的上半部分缺了,我們會因為這隻桶無法裝滿整桶水而感到煩惱,想很多方法將缺失的那塊補起來。可是,木桶再怎麼補,它的價值也不過就是一隻水桶。那麼,也什麼木桶一定裝水呢?難道裝寶石不是可以立刻提升他的價值嗎?難道作為藝術品裝飾品不是更能顯示出獨特的品味嗎?

人最重要的是接納自己,認可自己。當我們自我否定時,我們自己的能量就在內耗。而當我們從心底裡接納自己,認可自己時,我們的能量就聚集在一起,讓我們有面對一切的力量。

所以,首先從接納自己開始吧,當自己不認可自己時,不妨對自己說四個字:那又怎樣!一定大聲說出來讓自己聽到,說21遍。





陳茜談心


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吧。

我們否定自己攻擊自己,批判自己。很多時候是藉著目前生活裡面所面對的失敗、挫折或者來自外界的批評,藉著這些機會,我們就自然而然的攻擊自己。

那你想知道怎麼辦?

首先,你要明白,你說為了怎樣的目的要怎麼辦?

你的這個目的當中包含著讓自己感覺更好嗎?很多時候我們批判自己就已經是我們在為了挽救或者改正事情中的“怎麼辦”了。我再簡單的解釋一下。就是很多時候我們通過批評自己,促使我們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甚至是有時候當我們不知道怎麼辦,我們就只能批判自己。

而這種對待自己的方式會讓我們很痛苦。同時這種方式很可能來自於我們對於父母對待我們方式的學習。

那想要能夠心平氣和的對待,失敗通常意味著我們需要把人和事分開。也就是說我們要明白是我犯了一個錯誤,而不是我是一個錯誤。

這兩者有巨大的差別。

明晚當我們犯錯或者是陷入到很不好的自我攻擊的感覺的時候我們要問問自己:

就算真的這個世界拋棄了我們。

我願不願意為自己挺身而出?

我願不願意做第一個支持自己的那個人?

我願不願意給自己一些溫柔柔軟?

我願不願意原諒自己?

我願不願意用善意去對待自己?

如果以上的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是否定的,那你大可以繼續批判自己,因為你真的不願意讓自己好受一些。

但如果你發現,好像我應該支持自己,那你需要在攻擊自己的時候嘗試停下來。

因為當我們生自己氣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有一部分自己是受傷的。那個部分很需要照顧,很需要溫馨細膩的對待。

同時之所以我們自我貶低、自我批判會讓我們感覺很痛苦,也是因為同樣的那個部分被攻擊了。所以如果我們能從一開始就照顧那個部分,我們的感受就會不一樣。

當然如果對於你來講願意接受一些心理諮詢的話,也許會很有幫助。祝福你。希望你更愛自己。




徐澤旭心理師


否定自己運用恰當是創造力的動力,但是如果無論大事小事多數對自己持否定態度可能存在問題。經常性的否定自己是一種消極的認知方式,被稱為“認知歪曲”。典型的例子是“武斷推論”和“過度概括”。

武斷推論是指個體只強調事物的負性的一面而忽視正面的一面。與人朋友交流過程中朋友有事離開,個體沒有考慮朋友早與人有約而不得不離開,而“推斷”而由於自己交流方式有問題。

解決武斷推論需要個體進行“合理化”分析原因。如果自己沒完全掌握情況則不做結論。幾乎所有的武斷推論都是錯誤的,完全可以相信另一種結果,朋友真的有事。

過度概括則是無限誇大一個事件的後果。比如有一件事情做錯,而“概括”為所有這樣的事情自己都做不好。

解決過度概括的方法是,可以思考自己以前同樣的事情都做好了,只是這一次運氣不好或者是情景原因造成的。下一次小心仔細一點就沒問題了。

總之要消除“消極認知”,從有意識的開始雙向考慮問題,萬物均是平衡的,有負性則必有正性,沒有非黑即白的事情。

第三奇蹟為您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