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个重大改革:农业是其中之一!

中国两个重大改革:农业是其中之一!


中国经济备受关注,中央出台的各种举措也都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在近几年中国的发展中,出台的各项政策和举措,可以说比以往几年都要多。在这些众多的重要部署中,中国有两重大的战略,就是金融改革和农业改革。

尤其经历这次疫情,这两大改革需求就更加明显。

第一变化,新冠疫情已经永远地改变了世界。

这次疫情的流行,它的规模是空前的,传播是指数级的,目前已经蔓延到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100多万个确诊病例,而且远未到底,以及无法完全阻断病毒传播的社会管理方式,让这场疫情的阻击战变成了考验全世界人民和全球经济持久性的一个持久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世界疫情的延续,国内制造将遇到大量的订单撤销、停工和一定的裁员。这对很多行业乃至经济都有严重影响。经济受损,要扶持市场,就要把金融投放到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去。

而另一方面,疫情使粮食安全提升到了无比重要的地位,也使很多人都开始关注粮食问题。这对农业来说,是一个好信号。

第二重变化,一、二、三产业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农村全面转向线上,城市转向了云上。生产端到消费端的距离缩短了,围绕刚需,以需定产。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农产品的加工领域就出现了一长一短的变化。那些保质期更长,方便长距离运输,方便烹饪,成分健康的方便食品变得非常地流行。

第三重变化是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进行。

这场战役还要持续一到两年,而数字化的战役过程中,制造业本身就在经历的数字化转型而被加快了,以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技术引领的工业互联网时代、智慧农业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比如,远距离调运蔬菜、进口水果,而运输和进出口不通常时候,城市周边发展立体菜园就变成了机遇。

这三重变化都催生着改革,尤其是农业领域的改革,成为重中之重。

那么说到农业改革,到底会怎么改?有这么几个大的方向:

1.改变传统的生产农业,变成现代的经营型农业。

怎么理解?传统农业靠的是生产,比如种地,种出来然后卖掉,挣的是这个钱。但现在不同了,因为这种生产太单一,太散乱,抗风险能力太差,而且都是小农经济,成不了气候。那么怎么办呢?得增加抗风险的能力和经济能力。有两个途径:一是搞规模经营,把土地连成片,大家利益捆在一起,连片经营;二是搞产供销一体化,不光生产,加工、销售等联合在一起。所以,国家大力鼓励规模经营,大力鼓励带动作用,就是这个意思。

2.加大补贴力度,使补贴真正补给需要的人。

惠农补贴年年递增。但还是有人困惑:补贴年年增加,我怎么从来没拿到?肯定都给有关系的人拿走了。这有点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

国家为什么要发补贴?有这么两个意思:一个是补贴那些从事必要生产的,可能由于一些外在因素赚不到基本温饱钱的,这是出于一种保护性的补贴,通常额度不大;另一个就是我们说的扶持资金类的

,这个额度就比较大了,那这个是补给谁的呢?就是补给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主体的。为什么补给他们?因为他们是有规模的经营性的组织,只有他们发展了,才能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发展,一起致富。把钱补给他们,让他们更强大,才能更好地带动更多人去发展。

3.鼓励农业创新,不再拘泥于一亩三分地。

有人又困惑了:农业离不开土地啊,怎么不拘泥于土地呢?离不开土地不假,但农业要赚钱,一定不是取决于土地值多少钱,而是这块土地上经营的是什么项目。现在为什么休闲农业这么火?很多人搞休闲旅游,就是搞一二三产业融合,这就是创新。所以,国家大力鼓励扶持。所以,现在干农业,要用经营创新的思想去干,而不是旧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农业的天真的要“变”了!危机之中蕴含机遇,有2个机遇可以关注下:

第一重机遇,从事农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相关的加工业,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是相对安稳的一个选择。

2020年是一个转折点,也是另一个时代的起点。这次疫情,是对我们农业的强大考验。因此,种养殖等相关加工业将成为重点关注扶持的产业,同时也是重点维稳的产业。

第二重机遇,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带来的机遇。

供给侧说过不止一遍了,未来农业不仅要看“天”(政策)吃饭,更要看市场吃饭。即市场需求的变化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过去,我们的农业活动比较盲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因此粮价跌了涨、涨了跌,农民摸不着头脑。

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后工业时代,工业反哺农业要大力推行。在百业发展已后力不足时,正是农业蓬勃发展的好机会。而作为中国两个重大改革之一,农业也将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最大底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