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萬強滾燙沸騰的10年

黎萬強滾燙沸騰的10年


作者:龔進輝

小米最會營銷的人走了。昨天臨近下班,小米在內部信中宣佈黎萬強正式離職,他在朋友圈道別小米和雷軍,並回憶了2010年4月自己老爸凌晨5點摸黑起來煮的那鍋開業小米粥。

“感謝阿黎創業以來的長期付出和巨大貢獻。阿黎帶領MIUI、小米網(小米銷售與服務體系)、小米品牌市場體系等多項業務持續開荒,在商業模式驗證執行、企業文化及品牌建設等多個領域,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雷軍在內部信中對黎萬強給予高度評價。

事實上,自從去年7月小米完成上市後,黎萬強便轉趨低調,逐漸淡出公眾視野。進入2019年,他與小米產生連接的機會越來越少,除了這次官宣離職,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兩次:1月初以與雷軍、盧偉冰同框開會的形式宣佈盧偉冰加盟小米、3月底兌現6年前10億天價賭局的承諾抽送100臺小米9。

很難想象,當一眾小米高管把微博當作重要的營銷陣地時,賣力為自家產品搖旗吶喊,曾一手主導小米口碑營銷的黎萬強卻選擇沉默,最近一條微博仍停留在3月底,代表其所擔任的小米品牌戰略官不過是個虛職,離開只是時間問題。如今,他揮別小米並不讓人意外。

從2009年與雷軍共同謀劃創業算起,到2019年正式離開,黎萬強陪伴小米走過整整10年。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是滾燙沸騰的10年,既收穫成功的喜悅,也經歷低谷的失落,註定是其倍感自豪、終身難忘的10年光輝歲月。

黎萬強滾燙沸騰的10年


09-14年:締造小米參與感營銷神話

或許是與過去的自己徹底劃清界線,亦或是怕別人知道小米由自己創辦,雷軍在創辦小米之初鮮少招攬金山舊部,但黎萬強是個例外。1977年出生的他比雷軍小8歲,設計師出身,是雷軍在金山的老部下,先後擔任過金山軟件設計中心設計總監、金山詞霸總經理等職。

他在金山待了將近10年,2009年準備辭職去追尋自己多年的夢想,開一個攝影棚。他把心中的想法與雷軍交流之後,立刻被雷軍制止了,因為這位前領導正籌劃重出江湖,打算邀請他一起創業,黎萬強爽快地答應了。後來,無論是雷軍40歲生日約朋友談心還是2010年4月喝小米粥開幹,都能看到黎萬強的身影。

雷軍在談及創辦小米的初衷時,喜歡講自己是手機發燒友的故事。黎萬強講述的版本與他差不多,2009年環顧身邊一圈,發現竟然找不到一款自己滿意的手機,當時最火的安卓機來自HTC,其出的前三款手機表現非常好,於是思考能不能做一款自己喜歡的手機賣給發燒友,而黎萬強首次面對媒體就被澆了盆冷水:中國發燒友市場不到100萬。他並沒有為自己辯解,而是選擇埋頭苦幹。

小米創辦之初,黎萬強主要負責MIUI的整體研發、設計和運營,2011年6月又接手小米網和小米手機營銷重任(2個月後小米一代發佈)。當時,小米開始找小米手機營銷負責人,雷軍和黎萬強見了若干人,來的人無不說“你去打廣告”“你去開實體店”,讓他們失望不已,因為小米要找的不僅僅是銷售,而是一個真正理解互聯網手機理念的人。

苦於找不到合適的營銷負責人,雷軍索性就讓黎萬強頂上,頗有一股趕鴨子上架的意味。當時他第一個想到的是凡客,“我們要學習凡客的先進經驗,所以就做了一個3000萬路牌的方案,結果被雷總全盤否定。”雷軍希望小米手機能像做MIUI一樣,不花一分錢把營銷做起來,這讓黎萬強第一次嚐到了被逼瘋的滋味。

其實,雷軍的真實意圖是希望小米手機靠口碑來做產品,而不是靠一味砸廣告,於是黎萬強只好逼自己做新媒體,拼命在論壇和微博上找出路,先從熟悉的論壇做起,論壇最大特點是能沉澱老用戶,但在用戶群擴散上速度比較慢,當時微博剛剛興起,他認為微博是個很好的補充,帶領團隊認真研究微博打法。

2011年8月,儘管當時已積累50萬MIUI用戶,但整個市場對小米還是一無所知,為了讓更多沒見過小米手機的用戶建立對小米的品牌認知,黎萬強團隊在微博上策劃了第一個活動——“我是手機控”,沒有花一分錢推廣,上線後轉髮量很快就突破10萬次,吸引100萬用戶參與,使整個團隊信心大增,堅信深耕微博就能打開市場。

黎萬強曾坦言,小米不是把新媒體當試驗田,而是當戰略。在我看來,小米口碑營銷,一開始就在做參與感,先後創造“F碼”、“米粉節”、“參與感”等網絡熱詞,一路拼搏終於殺出一條血路。2014年8月,他把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提煉成《參與感》一書推向市場,成為外界研究小米模式的必讀書,發行3個月便斬獲中信出版社2014年度暢銷書的殊榮。

黎萬強滾燙沸騰的10年


14-16年:急流勇退來對抗中年危機

當然,無論是小米新媒體淌出一條光明大道還是小米網積蓄能量後迎來爆發,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且從0到1的辛酸苦楚只有黎萬強自己最清楚。

他曾自曝,2011年7月,當時小米剛做電商(小米網),他和同事王海洲去凡客談合作,當時凡客總部在高大上的東三環樂城國際,正好遇到下雨,車停在馬路對面,兩個人穿著拖鞋和短褲在雨中一路狂奔,吸引不少人圍觀,“當時覺得很屌絲,做不好真的對不起我們自己。”

眾所周知,發佈會不僅是手機廠商秀肌肉的舞臺,也是製造話題、集中營銷的良機,不求萬無一失但求盡善盡美。鮮為人知的是,看似熟練老道的小米營銷操盤手黎萬強,竟然曾差點在發佈會音響這一細節上栽跟頭,導致雷軍在小米2發佈會(2012年8月16日在北京798舉行)上演講狀態不佳。

當時,在場媒體注意到,發佈會前半場雷軍表現得非常緊張,雙手握定於腹前,一直站定不動,一個產品挨一個產品地宣講,直到後半場才開始在臺上走動起來。雷軍透露,自己緊張是因為北京798的“大悶罐”裡音響條件不好且沒有給他準備耳機。

“排練時間非常緊張,最終內容在8月16日凌晨2點多才確定,早間進行排練,下午疲勞上臺後,混響太雜,聚光燈太刺眼,自己在臺上什麼都聽不見也看不見,只能硬著頭皮講。”雷軍表示,小米2發佈會結束後,黎萬強當即立下軍令狀,如果音響再搞不好,自己就下課。

8個月後的小米米粉節上,從T恤+牛仔褲換成西裝上陣的雷軍在臺上看上去輕鬆許多,發佈會節奏行雲流水、把控到位。原來,雷軍團隊提前確認內容,特地邀請央視朋友專職全程協助調音,第二天一早做了充分休息,嚴格控制流程,最終砍掉演講60%以上的內容,只超時5分鐘。經此一役,黎萬強證明了自己。

得益於市場營銷體系的不斷成熟,小米手機迎來爆發式增長,2014年第二季度強勢登頂國內市場,這是手機行業乃至商業史上的一個奇蹟。令人不解的是,《參與感》出版2個月後,即2014年10月,黎萬強在小米如日中天之際選擇急流勇退,宣佈重回小米產品研發一線,未來將到硅谷閉關一段時間,小米網則交由小米二號人物林斌打理。

當時,外界盛傳他去硅谷是為小米造車積極招攬技術人才,且傳得有板有眼,一方面彼時互聯網造車熱潮逐漸興起,以顛覆者形象示人的小米沒理由缺席,另一方面雷軍曾曬出和馬斯克的合影,引發外界各種猜想。直到2015年8月,黎萬強舉辦個人攝影展《花與樹的星空》,答案才終於揭曉。

原來,他並沒有去硅谷閉關,而是休了個長假,原因是自己遇上中年危機(2015年38歲)。黎萬強解釋道,中年危機不全是年齡問題,30歲也可能遭遇中年危機,也與個人財富沒必然聯繫,而是長期快節奏讓自己想要調整一下,重新思考真正想要得到的是什麼。

在長期休假的日子裡,他真正做到放空自己,獨自面對孤獨。攝影創作是黎萬強面對孤獨的一種方式,對緩解過去焦慮有很大好處。他還曾自駕遊,從北京一路向南,近1個月走了1萬公里,並在雲南停留許久,日常只做四件事情:跑步、看書、拍照、發呆。

黎萬強個人攝影展邀請雷軍在內的不少老朋友參加,他當場宣佈一個重磅消息:年底要回到小米。在全場掌聲中,黎萬強接著說道,“感謝我的老大、我的老師”,並語帶哽咽地又說了一遍“感謝我的老大、我的老師”。說罷,便向雷軍走去,眼裡泛著淚光。在我看來,打算重新出發的黎萬強需要小米這個舞臺,而陷入困境的小米也急需黎萬強這個強援。

黎萬強滾燙沸騰的10年


16-19年:迴歸小米後面臨重重挑戰

2016年1月初,黎萬強正式迴歸小米,負責小米市場和小米影業,前者是老本行,但升級打法顯得越來越急迫,後者是新業務,摸索過程中一面機會一面風險,兩大業務都不好做,對其是不小的挑戰。但更大的挑戰在於,在黎萬強淡出小米的2015年,手機行業風向轉變,競爭對手強勢崛起,而小米沒有完成年度目標,雷軍直言不OK。2016年面對步步緊逼的華為、OV,小米必須想方設法破局。

壓力很快傳導到被寄予厚望的黎萬強身上。小米麵臨的市場競爭壓力陡增,大大壓縮了黎萬強團隊的試錯空間,必須快速出成績,否則市場處境極其尷尬。而破局談何容易,指望黎萬強立馬拯救小米的確有點強人所難,但至少他帶領團隊做了諸多有益的探索,只不過沒那麼快奏效。

小米市場方面,小米一改過去不打廣告、重視口碑營銷的風格,逐漸向傳統廣告看齊,不僅廣告遍佈全國各大城市的公交站牌和地鐵站,還一口氣為紅米簽約三個品牌代言人,根本原因在於時代變了。

2015年到2016年第二波換機潮以三四五線城市為主,用戶習慣在線下經銷商、零售商購買手機,互聯網無法有效覆蓋,加上手機整體銷量線上線下三七分,必須高度重視佔大頭的線下市場,倒逼生於互聯網的小米加速轉變,《參與感》中堅持不鋪線下渠道、不在線下打廣告等法則都要修改,補課勢在必行。

小米在拓寬市場的同時,還通過拉新來改變用戶結構。要知道,發燒友群體80%以上都是男性,而小米立足於大眾消費品,必須具備影響女性用戶的能力,媒介策略自然也就不一樣,於是黎萬強主導小米冠名熱門網綜《奇葩說》,因為其用戶群體80%都是女性,雷軍也曾以活潑親民的畫風登上第四季《奇葩說》,試圖拉近與女性用戶的距離。

小米影業方面,與傳統電影公司不同,小米影業並不涉及電影製作,而是專注於投資和植入,並幫助影片在小米用戶中放大。換言之,小米影業本質上是為小米旗下產品提供娛樂營銷服務,增強小米品牌與影視IP合作的存在感,電影不過是區別於傳統媒體的熱門媒介而已。

2016年下半年,小米影業與《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10多部電影合作,2017年陸續上映。不過,小米影業的娛樂營銷之路走得並不順利,與各大電影出品方的合作並沒有濺起多大水花,對小米用戶結構的轉變和手機銷量的拉動效果有限,隨之而來的便是大調整,解散宣發部門,此時距離其成立僅有1年。

2017年1月,黎萬強在談及小米影業現狀時表示,宣發組的確在做調整,工作將交由小米市場體系負責。換言之,小米影業仍存在,只不過砍掉宣發職能,而這恰恰是其成立的寶貴价值所在,被砍掉後等同於名存實亡。

如果說2016年小米發力喚醒老用戶,黎萬強團隊以“黑科技”關鍵詞入手,歷經“一面科技,一面藝術”,再把“探索”一擊打穿,那2017年小米重點則是拉新,不僅照搬被OV驗證成功的廣告代言和綜藝冠名之道,還摸索出一些新穎玩法。但現實是,2016年小米陷入自創立以來的最低谷,2017年第二季度成功實現谷底反彈,分析其大起大落的原因,市場營銷排不到第一位,供應鏈和團隊管理才至關重要。

因此,2016年小米不給力時沒必要苛責黎萬強,2017年第二季度小米逆襲時也沒必要高捧他,這與市場營銷在小米手機2013年起勢、2014年登頂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呈現鮮明對比。由此可見,迴歸後的黎萬強並未快速適應行業變天,陷入瓶頸是不爭的事實,無法像過去一樣打造行業標杆級案例,相反其以補課之名模仿OV,對外呈現的驚喜越來越少。

2017年11月,在小米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中,黎萬強被任命為首席品牌官和順為投資合夥人,之前向黎萬強彙報、自己一手培養的梁峰負責小米市場部日常工作,直接向雷軍彙報。這意味著,他將遠離小米營銷一線,被外界視為離職的前兆。要知道,首席品牌官不過是個虛職,順為投資合夥人也有名無實,過去2年他從未為順為活動站臺,也從未分享投資理念和操盤投資項目。

此次調整後,黎萬強便轉趨低調,在我的印象中,2018年除了為小米上市積極奔走,幾乎沒有再參與小米重大決策,2019年存在感就更低,彷彿置身於手機江湖之外。如今,他在時機成熟之際毅然轉身未必是壞事,彼此互相成全,既對自己是種解脫,也對小米影響降到最低。

結語

人生有多少個10年?並不多,黎萬強用滾燙沸騰的10年光景輔佐老大雷軍打江山,一路披荊斬棘,戰功赫赫:作為小米市場營銷體系的早期奠基人,沒有他就沒有米粉;作為多次輪崗、開疆闢土的聯合創始人,他為小米躋身最年輕世界500強作出巨大貢獻。“祝阿黎從此徹底放飛自我,快意人生。”雷軍祝福道。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黎萬強將回歸個人愛好,當個潛心創作的攝影發燒友,為舉辦全新個人攝影展邁進。而風雲變幻的手機江湖中仍會有他不朽的傳說,早已習慣沒有黎萬強保駕護航的小米,將鬥志昂揚地迎接5G時代的新挑戰。祝福阿黎,祝福小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