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徐公子談創業,小米產品款款成為爆款的祕密

黎萬強把消費者選擇產品的過程走過了三個階段,分別是



產品稀缺時期--——>功能型消費

消費文化時期-——>品牌型消費

個性至上時期-——>體驗型消費

現在小米認為消費者進入了更高的階段,希望能參與到自己喜歡的品牌發展中來,他把這種叫做“參與式消費”。

按黎萬強的說法,構建參與感就是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讓用戶參與進來,建立一個可觸碰、可擁有,和用戶共同成長的品牌。構建參與感的三大戰略是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在具體戰術上是策劃開放參與節點,設計互動方式,擴散口碑事件。

這些觀點很新鮮,也啟發人思考。不過秋葉我看了以後,很想給很多做參與感的朋友潑一桶冷水,做參與感,小米行,你不行!



為什麼小米的“參與感營銷”你學不會?

作為一個自認為早就深入研究了小米模式,並一直在努力學習小米模式的人,請看秋葉對雷軍提出的“專注,極致,口碑,快”七字訣的分析,如有不妥,歡迎探討。


一、你擁有參與感強的產品嗎?——論極致的背後

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能培養出有參與感的粉絲。

小米的手機是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本質是一臺小電腦,這種產品具有足夠的空間讓消費者體現自己的個性,並分享自己的個性玩法引起大家的認同。

比如手機可以做桌面、屏保、APP、拍照、外飾,太多太多了。

假如你的產品是一臺普通的微波爐,請問你想怎樣讓粉絲製造出參與感?

其實微波爐還不是最慘的,至少還能分享做菜的攻略,可能性還是很多的,但是洗衣機和冰箱呢?

能否擁有誘發參與感的產品,的確不容易的事情。

化妝品能做參與感營銷嗎?有的有希望,有的很難。更多是玩品牌轟炸或社交口碑傳播。

杜蕾斯的賣萌互動營銷算小米式的參與感嗎?我看也不是,但人家至少在努力做一個有性格的品牌。

我覺得杜蕾斯這麼努力,也很難成為小米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產品本身很難有太多使用內涵,只能靠話題吸引粉絲熱愛這個品牌的形象設計,而不是靠參與感。杜蕾斯的微博內容更多也是靠團隊運營,來自網絡奉獻的目前還不夠吧?

這麼說起來,我覺得目前能打造出參與感的產品並不多,簡單說,如果一個產品自己都能形成一個論壇進行交流討論,那麼這個產品就可能具有培養參與感粉絲的可能性。

看看這樣的產品,似乎是汽車,電腦,手機,相機,各種工具軟件...

做爆品,前提是做一個好單品。做一個好單品,前提是這個單品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不同的人想象力。

所以在很多行業,不得不搞細分市場,比如空調,各種規格,各種馬力,各種外形,你沒有辦法簡單做單品。

目前這不是智能商品,無法去做一款產品打天下。產品線一長,只能簡單做賠本價格戰的爆品,而不是玩粉絲營銷的單品。

你如果想拿錢賭一把,做一個極致的單品,但問題是賭輸了怎麼辦?


所以你想做參與感營銷,請先想想你的產品讓粉絲們參與的點在哪裡呢?如果你把微博轉發就當參與感,那就算了吧。

二、你擁有養粉的耐心嗎?——論專注的背後

小米論壇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黎萬強自己在書裡也說經歷了很長的時間。

在小米發佈第一代手機時,MIUI用戶已經50萬。而為了積累這50萬原始潛在用戶,小米也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時間。

做到這一切,黎萬強在書裡面也坦承:老大帶頭,親自泡社群,和用戶互動,每天至少15分鐘,一般是至少一小時,從高管到員工都不例外,整整一年。這個到今天有幾個公司學得到?

全員粉絲化,哪裡是那麼好學的?一般的企業高管生怕員工上班不務正業。而小米要求所有的員工都必須上論壇。

黎萬強強調雷軍這次創業心態很成熟,早已功成名就,不差錢,不差人脈,就是想實現自己的一個夢想,可以自由嘗試自己的構想。

和他一起創業的聯合創始人,沒有一個是讓自己生活還有巨大壓力的,都是牛人。


所以這樣的老大發燒友,想做一個社群,已經具備了建設“社群”最關鍵可能性——慢養。

社群是慢慢養出來的,靠金錢想短期砸出來,做不到。產品的社群,學習的社群,文化的社群,興趣的社群,凡是能運營得好的,往往都是在開始運營一年後才能慢慢找對感覺,慢慢做大的。

我們不能簡單說小米成功是因為創業有錢,關鍵是他的確因為有錢有資源擁有普通人不具備的心態——從容。

在社群運營上,從來都是“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早年玩論壇,一開張就開幾十個分論壇的,死得快,好論壇都是慢慢做起來,慢慢找到新版主,慢慢擴張的。

後來寫博客,一開始就列一堆目錄寫N個方向的,往往寫不出名堂,專注一個領域的,倒是成就一批專業博客。

再後來微博,真正的微博紅人,哪個不是身上有一個明確的標籤?不管這個標籤叫“公知”還是其它。

開始積累品牌的過程是很慢的,但是積累起來了,就可以加速成長。問題是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太多的人擔心“快魚吃慢魚”——我想慢慢長大,問題是市場馬上絞殺。


雷軍總結的一個“專注”,說起來很對,但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在一個方向做出足夠大的深度和影響力,第一專注並不容易,第二能找到這樣大的市場讓我們專注更不容易。

所以很多企業的運營策略其實是多元化,反而是藉助自己的資金和經驗,在不同相關聯的領域,甚至是不想幹的領域做多元化投資,也許是獲得商業回報的更好方式。

但不專注,也就無法做到極致。專注首先就得要求創始人專注。領導不是專注者,員工表示要專注也一定是口頭的擁護者。

雷軍團隊能把產品做到極致,一個要命的原因就是他們能專注,他們之所以能足夠專注,我覺得一個關鍵原因是,他們都足夠有錢。

錢不能買來一切,但是錢用好了,可以買來從容。

太多的企業,特別是創業者,不是不想專注,是沒有辦法先靠專注自己能做好的事情熬到有商業回報的那一天,因而不得不先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曲線救國,但往往一曲線就回不來了。

三、你是一個有創意有執行力團隊嗎?——論快



如果你的產品有足夠的包容度,你們也有足夠的積累去打造一個極致的產品,那麼是不是你們就可以玩有參與感的粉絲經濟了呢?

我的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發燒的人很多,但是又發燒又會玩的人才是王道。

怎麼叫發燒?是你比別人更專業。

怎麼叫會玩?是你比別人有創意。

兩個加在一起,你才會做到“快”,你總是快粉絲一步,粉絲才願意追隨你一起玩,你才能帶著粉絲追隨,並激發粉絲的創意,做出更有趣的群體創意,大家變成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在我們看到小米的各種經典營銷時,你敢問自己,如果你是雷軍,你會和他一樣把《致青春》玩得這麼有情懷嗎?

如果是你,你會想到做一個曬一曬你用過的手機拼圖發微博的創意,並能夠馬上找到人做出來上線嗎?

就說這本書《參與感》吧,內容可是動了很多腦筋在誘發大家進行互動,處處有小創意。



再說一節,小米的員工是以加班文化出名的,而且小米的員工很多具備互聯網創意實現能力的程序員,美工或者文案,甚至是攝影師。

他們不僅僅是手機發燒友,也是各種好玩發燒友,如果沒有這樣的員工,僅僅靠老闆發燒,創意也玩不起來,如果能找到外包,那一般也快不起來。

沒有一個快,就是企業追隨會玩的粉絲,而不是粉絲追隨企業了。

有了“專注”,才能“極致”,有了前兩者,才能“快”,三者合一,才能積累“口碑”。

而粉絲的口碑,第一能帶來購買力,第二能帶來成就感,這就讓投入其中的人更加熱愛自己的產品和工作。

然後業務越來越快!這就是一個正循環。

這個正循環什麼時候被打破呢?

答案很簡單,規模是社群的敵人。

阜陽徐公子談創業,小米產品款款成為爆款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