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明朝火器比八国联军还强,那为什么打不过冷冰器的八旗军?

少年不大冷


首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明朝早期的火器确实超过同时期世界各国100多年,但是跟清朝末期八国联军的火力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明成祖建立的神机营威力无比,但是封建王朝的局限性就在这,顽固不化、固步自封,实行海禁政策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明朝初期的火器威力长时期停滞不前,整个世界却在大航海的带动下,不断积累财富和磨练火炮技术,欧洲各国经过不断的火器战争,火枪技术不断更迭,此时已经把明朝的火枪技术远远的甩在了身后了,明朝后期,朝纲腐败,经济衰退,士兵也疏于训练,火枪和火药质量也经常以次充好,曾经看过一本书《从丹药到枪炮》,戚继光可以说是明末军队战斗力的巅峰了,他们被派去北方对抗后金八旗军的时候,里面详细的写到火药质量太差,枪械都有问题,历史总是惊奇的相似,这跟清末的甲午海战可谓异曲同工。

      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涣散,士兵们根本无心打仗,不然堂堂大明王朝不会被一个外夷军队从北到南一触即溃,所到之处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抗击,虽然当时明朝还有号称几十万的军队,但是真正有战斗力的又能有多少呢?

        其实我们不要对清朝八旗军误解了,不要仅仅以为他们是使用冷兵器的骑兵队伍,在清朝军队里面已经有很强大的火器了,所以在这方面,清朝的军队丝毫不落下风,随着大量的明朝军队倒戈,清军的火器力量越来越强大。





光明左使丶


比八国联军强?

明朝火器就很发达了,还赶在西方二百多年前!

明朝先进的是还属于火门枪的三眼铳?

还是后来动不动就炸膛的鸟铳?

枪支

火绳枪→燧发枪(前膛枪、后膛枪)→火帽枪。





明初战斗力最强,也都是火绳枪,拿着火铳这种东西打燧发枪,是活的不耐烦了吗?

明中后期的火器已经落后于欧洲

明后期,欧洲已经批量使用火绳枪,而明虽发明了火绳枪,但由于技术工艺不过关,炸膛极其频繁,根本无法大量应用,故仍在使用三眼神铳等火门枪。

明的红衣大炮又叫红夷大炮,其实名字已经说明了一切,是外购及仿制欧洲大炮。

而且材料一直都不过关,容易炸膛。

而且乾隆时代的自生火铳就能自己生产,没有普及燧发枪,根本原因是燧发枪与火绳枪都是无膛线的前装枪,在射程,威力,精度等关键性能上两者其实没有太大区别,燧发枪还贵的多。

加上清朝没这个动力,火绳枪加八旗绿营可以吊打周围各方势力,没必要花费大量钱财轮换燧发枪。

打败清朝的主要是刺刀跟火药,刺刀工艺复杂,无法量产,加上抬枪太长,装上刺刀也也溜不动啊!

而且当时清朝的火药成份,枪械的工艺制造和西欧无法比较。

清朝在一鸦时用本国火枪装填英军火药,威力是平常二倍,并射有四百米远,是平常一倍。

而且清朝的时候的火药就是明朝的那种老式黑火药,而不是化学火药,你就是枪再好,你的火药不行还不是去填人命!

当时的满人可不是有冷武器

这张《乾隆大阅图》上面左侧骑兵背的不是火枪是什么?




火铳也不是什么高技术的东西,后金早把明朝的工匠挖的七七八八了,早能生产,谁叫明朝开不出工资!

后金红衣大炮打了以后,开始挖明朝的工匠,而且更新速度相当快!

八旗中佟养性汉军火炮特别是红夷重炮在大凌河长山之战中,把明军的火炮压制下去,才取得大凌河的胜利。

天命八年(1624)四月初一,努尔哈赤派兵往牛庄以东驻防的命令:

每牛录百名披甲内,著以十人为白巴牙喇,携炮二门、矛三支。再将九十甲分之,著以四十甲作红巴牙喇,携炮十门、矛二十支,又十人携盾车二辆、水囊二个。黑营五十甲,携炮十门、矛二十支,又二十人携盾车二辆、梯一架、凿子二把、锛子二把、攀钩二个、镰刀二把、斧二把、席四领、叉二支、连枷棍一根、水囊二个及一月用之木炭、绵甲十五身。每甲喇携大炮二门。牧马时,五牛录合于一处,各处汉兵之马亦合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5册,天命八年四月初一日,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年,2175-2177页。)

而且三眼铳装枪极慢,射程没有弓箭远,穿透能力也不行,而八旗兵铠甲相当的好。

鸟铳要好点,但是火药易受潮,刮风下雨用不上。

加上明军的机动能力很差,而八旗军队的机动能力非常的强,加上重装铠甲,明军的热武器功能差了很多了,八旗一个冲锋就到跟前了。

所以袁崇焕,以坚城而抗,是看已弱点而定的。


综上所叙

明清交接的时候,大家都半热半冷的装备而已。真以为后金只有大刀长矛了!

所谓后金骑射得天下。

所谓的骑射不过是加强体力和机动能力,现代的高科技下面这还要打军体操呢!还要加强体能训练,一个道理。

军队要一种精神力量(大明未年就稀缺)要死不活的,什么仗也打不了呀!


喜欢历史的妹纸是蓉儿


这个问题搞笑的很,我们可以从这个谣言得源头来扒一下。不过这个谣言的来源有两个,分开说了。

版本一

这个版本是酱婶儿的:左宗棠在甘肃凤翔挖出了明朝的开花大炮,比洋人还先进。后来以这个谣言为蓝本,各种衍化版全出来了。

好了,既然从源头扒,那么可以看看左宗棠原文是怎么说的。

根据《左文襄公全集》,左宗棠发现明朝大炮时候是这样写的:尝叹泰西开花炮子及大炮之入中国,自明已然,……,然则利器之入中国三百余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几十年。左文襄公的本意分明就是吐槽,吐槽当时,也就是明朝时候没人重视,才导致洋人纵横海上。至于是否比洋人先进那也不用说,只要长脑子得都能判断出来,毕竟一个15、16世纪水平的前膛炮有什么先进可言,而且过了两百多年估计早就烂成渣了。

另外根据《左文襄公奏牍》,左宗棠羡慕的是当时西洋后装大炮。只不过造谣者故意混淆两个时空,把左宗棠羡慕的西洋后装大炮强行给变成明朝的火炮。

版本二

版本二是这样的,也就是下图,明吹说这是明朝改进的佛郎机,当然也不忘吹一波比洋人先进。

怎么样,这外形各位是否觉得熟悉,我想只要有点常识的都会觉得熟悉,因为这货的真身是下面这个玩意。

这玩意其实是清末淮军装备的57毫米山炮,属于当时一款比较不错的火炮,当然属于洋务运动引进的产品,和明朝没关系。明吹就是剽窃加篡改,把清朝的东西篡改成明朝的。

实际上明吹剽窃最多的就是清朝的火器,把清朝的火枪火炮剽窃过去,篡改一番就吹成明朝的,比如这个清朝的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就经常被明吹剽窃。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骗骗没见过世面的愚民还行,遇见有点真才实学的就立马被拆穿。

好了,明吹的谎言拆穿了,关于清军得火器装备率我也不多说了,因为说过很多次了。我就这么说吧,清军在鸦片战争之前相当于欧洲三十年战争的水平。

三十年战争欧洲方阵

清军九进十连环,和三十年战争对比,这两个方阵是不是神相似

而明朝呢,说不好听的,明朝这个连火绳枪和前膛加农炮都没普及的选手有什么资格和清朝这个火器帝国相提并论。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