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时项羽的四十万人大半是诸侯联军,实际兵力还不如刘邦吗?

少年不大冷


项羽,两千多年以来一个争论不休的人物,一代枭雄,最后自刎乌江,世人皆对项羽的结局表示可惜,就连李清照都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因为我们都认为楚汉之争项羽应该是胜出的一方,项羽有好多机会可以灭了刘邦的,那么最著名的就是鸿门宴了,很多人都说如果鸿门宴项羽把刘邦杀了,不就没有后来的楚汉之争了吗?项羽不就可以一家独大,一统天下了吗?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呢?让我们把时间倒回两千多年前那个群雄出没的年代…

从巨鹿之战时开始说起,此时的项羽领着五万楚军与王离和章邯所领的四十万秦军大战。项羽先是击退了章邯,随后又歼灭了王离所部的二十万秦军。项羽这种强大的战斗力,深深震慑住了各国诸侯,于是他们就推举项羽做四十万联军的首领。半年以后,项羽又击败章邯,坑杀章邯麾下的二十万秦军,自此秦国的四十万大军全军覆灭,这也是秦国全部的军事力量。

  

鸿门宴时,项羽确实有四十万联军,当初,各国诸侯迫于强大的秦国,联系在一起,实则是利益将他们捆绑在一起,这种联盟说白了不牢固,真正属于项羽属于自己兵只有七万。此时的刘邦在干嘛呢?刘邦此时刚刚带领自己的两万汉军攻下了武关,秦王子婴带八万秦军向刘邦投降,至此,刘邦有了十万兵力,随后,刘邦在关中称王。这一举动,必然引起了联军诸侯的极大不满。

  

项羽才借着四十万联军的兵威,为刘邦摆下了鸿门宴。迫于形势的刘邦只能投降项羽,并将自己十万军队裁撤至三万,并且去赴鸿门宴。问题来了,鸿门宴上项羽能不能杀了刘邦呢?答案是能的,但是上面说过,这四十万联军当初是因为有了强大的秦军他们才选择联手,现在又出了一个汉王刘邦,他们也会选择联手,但是如果刘邦死了以后,实力最强的项羽就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所以这是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项羽的身后还存在着一位大敌~熊心。在项梁死后,熊心为了压制项羽夺其兵权,他便以楚国王上的名义不让项羽向西进军。同时在项羽率军前往巨鹿之时,熊心还派出了亲信范增和宋义做楚军的主将,来压制项羽。随后范增反水转投支持项羽,这才让项羽诛杀了宋义。

  

眼见项羽逐渐摆脱了自己的控制,后怀王熊心又担心项羽会挥师攻打自己所在的彭城。于是他便封项羽为上将军,让项羽前往巨鹿和四十万秦军死战,其意就是借秦军之手除掉项羽,可他没想到项羽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此时的项羽已经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觉得项羽已经不在自己掌控之中的熊心,为了除去项羽,雄心已经开始支持刘邦了。

  鸿门宴上项羽需要留下刘邦,让自己和联军诸侯以及刘邦之间,达到互相牵制的平衡关系。这样的项羽才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发展壮大自己。鸿门宴时对项羽威胁最大的,是在其后方虎视眈眈的楚后怀王熊心。所以说,有些历史不能光看表面,有些事情我们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即使当初项羽杀了刘邦,自己也会成为众矢之的,且还不说杀刘邦自己得付出多大的代价。


峰峰说史


1项羽的兵四十万,驻鸿门;刘邦的兵十万,驻霸上。

项羽以四比一占压倒性优势,怎么说不如刘邦?

2,兵力来源

项羽兵力来源,是综合性的把各诸侯的兵合起来的。

王离的兵被消灭,章邯的兵二十余万先降后杀于新安城外。即,项羽的兵少有秦兵。

刘邦开始西征不到一万,在陈留获得几万,到饶下关,秦王子婴派最后的六万余守饶下,却被杀猪匠贪财打败仗,刘邦吸引过来几万秦兵,到咸阳又收到秦兵几万人。合计十余万。

因此,从项羽一入关到项羽出关,刘邦都占劣势,完全打不过项羽,所以,即使被封在巴蜀汉中,也不敢明言反对,更不敢不去。因为,他的军队有许多人认为巴蜀险恶,并不是什么天府之国。认为是流放犯了的地方。所以,不去,半路上跑了一半多。

秦之迁人皆居蜀。《史记》

有了这种观念,当然不会跟随。其次,关斥候士兵都不愿意在关中或者去更恶劣的巴蜀汉中。如此一来,刘邦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南郑,开始三万余人跟随,后来又逃跑了一万多,这里头就有大名鼎鼎的韩信,剩下的就这么点了。

3,不管是声闻的,还是实际上的,刘邦的兵力比项羽差远了。

如果项羽杀刘邦,不是兵力和能力上的优劣,而是项羽在观念和谋略上出了问题,他的军队再强大,没用到刀口上,又有什么用?我们知道张耳被陈馀打败后,要去投项羽,甘公劝他别去,去找刘邦,看中的就是刘邦比项羽更有谋略,会得人。这是势力,军队多少可能转化的问题。但刘邦在鸿门宴前后的势力,实在大劣势了。连项羽也安心回彭城显摆去了。认为咸鱼翻不了身。

今天看古人较量,看得见的,自然会给第一印象。怎么说都可以,但在局中之人的刘项,恐怕他们也没有想那么多。

项羽的实际兵力远超刘邦强大。项羽失败不在兵力上,刘邦胜出也不在兵力上。他们是在斗智,在这个决定性的因素上。项羽越来越弱,耗省严重,最后输了一回,便输了一生。


劉一千五


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杀刘邦,被后世史书当做他因此失去天下、最终乌江自刎的原因。

但是,项羽虽然有四十万大军,但大部分都是诸侯联军。而且,楚怀王当时约定过先入关者为王,如果因为刘邦占据咸阳就杀了他,不仅师出无名,也会严重损害自己政治名望,从此成为天下公敌,自取灭亡。

真正属于项羽的兵力只有七万。刘邦此时刚刚带领自己的两万汉军攻下了武关,秦王子婴带八万秦军向刘邦投降,至此,刘邦有了十万兵力,随后,刘邦在关中称王。这一举动,引起了联军诸侯的极大不满与恐惧。

项羽才借着四十万联军的兵威,为刘邦摆下了鸿门宴。迫于形势的刘邦只能投降项羽,并将自己十万军队裁撤至三万,并且去赴鸿门宴。

这四十万联军当初是因为有了强大的秦军他们才选择联手,现在又出了一个汉王刘邦,他们也会选择联手,但是如果刘邦死了以后,实力最强的项羽就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所以这是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一个原因。

在项梁死后,楚王熊心趁机夺取项家兵权,项羽成为楚国一名普通将领。

熊心派出了亲信范增和宋义做楚军的主将,来压制项羽。随后范增反水转投支持项羽,这才让项羽诛杀了宋义。

眼见项羽逐渐摆脱了自己的控制,怀王熊心又担心项羽会挥师攻打自己所在的彭城。于是他便封项羽为上将军,让项羽前往巨鹿和四十万秦军死战,其意就是借秦军之手除掉项羽,可他没想到项羽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为了除去项羽,熊心开始支持刘邦。

鸿门宴上项羽需要留下刘邦,让自己和联军诸侯以及刘邦之间,达到互相牵制的平衡关系。这样的项羽才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发展壮大自己。鸿门宴时对项羽威胁最大的,是在其后方虎视眈眈的楚王熊心。

项羽挟四十万大军之威,通过鸿门宴,兵不血刃迫使刘邦拱手归降,并裁军至三万,实力大损,更有了分封诸侯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五万楚军的项羽,击溃了四十万秦军,裹挟了诸侯联军,以势欺压刘邦,逼迫刘邦废除了先入关中为王的誓言,退出关中沃野,前往了蛮荒之地的巴蜀郡,而项羽通过一系列手段,做了天下共主,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