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口頭用語”,爸爸媽媽能不說就不說

說起“家”這個名詞,很多人想到的是溫馨、一日三餐、心中的避風港,但也有一些人想到的卻是傷害、逃離、避之不及的陰影。

這是因為在很多時候,父母們看來是無心的口頭用語,反而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甚至比棍棒敲打的肉體傷害還要嚴重。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現在就來聊一聊父母經常使用的、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的、且不自知的6個口頭用語是什麼。

口頭用語1:你看你


很多帶過孩子的爸媽都經歷過這麼一個場景:好不容易收拾乾淨的房間,一眼沒看住就讓孩子弄亂了,奔潰的你忍不住大吼:“你看你!又弄亂了!”

面對小孩子的哭鬧、搗亂、調皮、拖沓等一說起就來就關不住話匣子的問題,很多家長在情緒的頂點,總是把“你看你,又亂畫”“你看你,髒死了”“你看你,笨死了”類似的話掛在嘴邊。


這些“口頭用語”,爸爸媽媽能不說就不說


雖然父母有表達自己情緒的自由,但面對不知世事的小孩子,還是要注意下自己的遣詞用字。

孩子是敏感的。這些話儘管不帶髒話、沒有罵人的字眼,但是父母的語氣是憤怒的、不滿的、失望的,孩子能聽得出來。如果父母沒有進一步解釋生氣的原因,就會讓接收到負面情緒的孩子變得不自信,開始貶低自己。

因此,建議父母多使用正向語言,尊重並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實在忍不住生氣,並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反映到孩子身上,父母也應誠實地告訴孩子原因,甚至要主動向孩子道歉。

這些“口頭用語”,爸爸媽媽能不說就不說


口頭用語2:你一定要


父母經常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動不動就用祈使句命令孩子:“你一定要自己收玩具”“你一定要好好學習”“你一定要早點睡覺”……

孩子是自由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意志,也有一定的判斷力。如果父母經常說類似的命令式語句,雖然可以“操控”年幼的孩子,但是,等孩子長大後,卻會產生很大的後遺症——他們沒有自己的判斷與思維,只知道盲從或因為反對而反對。

這些“口頭用語”,爸爸媽媽能不說就不說


所以,家長要嘗試改變一下自己的口氣,把“一定要”替換成有商有量、有來有往的問答,不僅尊重了孩子的想法,也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口頭用語3:不行、不可以


父母除了會說“你一定要”,還經常說一些禁止性詞語,比如“不行”“不可以”。比如,看到孩子在玩手機,有些父母不解釋原因,只是一把奪過手機,“不可以玩手機”。這個場景幾乎出現在每個家庭中,卻很少有父母去反思做得對不對。

這些“口頭用語”,爸爸媽媽能不說就不說


有些父母也說了,“我這是為他好,小孩子什麼都不懂”。話說的不錯,但方式錯了。父母在說“不可以”之前,是不是應該告訴孩子背後的原因呢?孩子理解了原因,也會更加約束自己,不是嗎?

另外,也可以用正向的提醒來代替負面的禁止,比如以"我們先吃飯"來代替"不準看電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也不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口頭用語4:我早就說


“我早就說過,你可以做好的,你不聽!”“我早就說你會自己吃飯的嘛。上次還哭著鬧著不吃,還是不餓。”“我早就說不要這樣做,你偏要做。”

孩子的發展是有階段的。很多時候,父母口中的“我早就說”,可能出現的比孩子學會掌握某項技能的時間要早。當孩子剛學會某項技能,正十分開心的時候,家長的一句“我早就說”就像一盆冷水一樣潑下,讓孩子會認為自己做好了沒得到鼓勵,而沒做好的事情卻一再被提起。

這些“口頭用語”,爸爸媽媽能不說就不說


如果是父母多次告誡的事,孩子依然在犯,父母這樣說頗有點說風涼話的意思,與其這樣說,不如認真又嚴肅地告訴孩子,為什麼在多次提醒的情況下還犯下這個錯誤,讓他練習自己總結原因,以達到修正的功效。

口頭用語5:不要吵


當父母忙裡偷閒看劇的時候、打遊戲的時候、與朋友聊天的時候,卻聽到孩子在一邊弄出了噪音,或者跑來跑去的玩耍,導致父母無法專心時,很多父母就會大吼著告訴孩子:"不要吵!"

這怎麼可能呢?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為他們需要單純的玩、不停的玩。只要是玩,就不會沒有聲音。因此,建議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需要玩的特性,讓孩子有宣洩的渠道。

這些“口頭用語”,爸爸媽媽能不說就不說


那是不是就不管不顧,任由孩子大吵大鬧呢?不是!父母可以在家中佈置安全合適的區域,既讓孩子充分發洩精力,又不必擔心被責罵。

如果孩子在得到足夠的遊戲時間和空間後,仍然大吵大鬧、打擾別人,那麼,父母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可以玩遊戲,但是不能妨礙到別人。讓孩子知道打擾到別人是不對的。

這些“口頭用語”,爸爸媽媽能不說就不說


口頭用語6:等一下


當父母正在忙的時候,碰到孩子發現了一些新鮮事想要分享,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很父母總是說:“我正在忙,你先等一下,好不好?”

這些“口頭用語”,爸爸媽媽能不說就不說


說完這個之後呢?就讓孩子乾等著嗎?建議父母採用反應式傾聽的方式,先重複孩子的話,然後表明自己在忙,比如:“看來你很喜歡這個故事呢!可是我正在忙, 等一下再聽你說,好不好?”這樣的方式能讓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覺,也不會打消孩子想跟父母分享的心情。

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忙完後一定要記得去做剛剛允諾孩子的事情,別給孩子開一隻空頭支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