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生僻字的較量

逛博物館常常會遇到幾個生僻字讓人心癢難耐,影響觀展心情,應廣大小夥伴號召,推出

“疑難雜字”專欄,從“越王時代”展出發,看展解字,今日是青銅飲食器具篇。


青銅禮器作為禮樂制度的重要載體,是古代先民祭祀宴飲的重要器具。從西周早期開始,青銅禮器從“重酒組合”慢慢轉向“重食組合”,食器種類漸漸增多完善且更加註重實用功能。這次“越王時代”展廳中有不少青銅食器具,你都認識嗎?


一、鬲 lì


作為在博物館經常出現的青銅器,人們卻常常會把它認作鼎。事實上,作為鼎的手足兄弟,鬲也很無奈啊,不知道姓甚名誰也就罷了,連“面孔”也經常被認錯。不過其情可免,考古學中,“鼎鬲文化”被廣為研究,鼎、鬲的淵源瓜葛也很深。


一場生僻字的較量

竊曲紋銅鬲

安徽博物院藏


讀音


鬲:兩個讀音,作為青銅用具,讀(lì);而它還有另外一個讀音:(gé),想必你一定聽說過“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的故事,這裡的“膠鬲”就是第二個讀音,此外,鬲(gé)津,一個古水名稱,在今山東、河北一帶。


標籤


鬲,空足者,為鬲,這也是它和鼎最大的區別。大口,縮頸,鼓腹,有附耳,不過商朝前期多無耳,下部較為豐滿的腹部增大了受熱面積,更加實用。這樣的鬲,像一個憨態可掬的三腳蘿蔔,頗為可愛。鬲在商代早期開始出現,盛於春秋早中期,衰於戰國中期,秦漢時期完全絕跡。


功用


那麼問題來了,鬲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青銅鬲,由早期陶鬲發展而來,其功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陶鬲的功用。而青銅鬲,在研究中一直是作為食器來研究。這一點,容庚和朱鳳瀚先生都表示贊同,其中,容庚先生在《青銅器通論》中將其歸於烹煮功用。


作為烹煮用具,鬲主要用以烹煮糧食作物,也可用以烹煮小型動物的肉類。


圓鼓鼓的腹部是它功用的最大體現,“大腹能容天下能容之事”,而鬲的鼓腹也決定了鬲可以煮不少食物,在食器家族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包括後來出現的食器也離不開鬲的功勞。


“鼎鬲之間”



許慎《說文解字》說道:“鬲,鼎屬。”

《漢書·郊祀志》:“鼎,空足曰鬲。”



鬲,鼎的屬類,空足的鼎,就是鬲。


一場生僻字的較量


鼎鬲古文字部分對比圖

(第一排為鼎、第二排為鬲)

(從左至右順序為甲骨文、金文、篆文)


二、甗 yǎn


甗中有鬲,彼此相伴,從字形上來看,甗的左下邊部分正是炊具“鬲”,事實上,甗的存在是離不開鬲的。


除了鬲,甗還離不開一件青銅食器——甑(zèng)。甑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所用蒸鍋的上部,是一種瓦具,用以蒸煮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在甑和鬲的中間還會放有蒸架用以放置食物,這種蒸架叫做箅(bì),跟現代的蒸架用具一樣,有孔用以隔開甑和鬲。


順口溜


空足鼎為鬲,鬲甑合成甗,甗非如此易,還有箅來湊。


一場生僻字的較量

銅甗

潛山市博物館藏


讀音


甗:讀作(yǎn),古代食器中的蒸煮炊具;也是一個古代地名,在今濟南附近。


標籤


宋太宗時長安民耕地得器,初無識者,其狀下為鼎三足,上為方甑,中設銅箅(bì),可以開闔,製作甚精,有銘在其側。學士句中正工於篆籀,能識其文曰:“甗也,遂藏之秘閣……”


這是文獻中關於甗最早的記載,很明確的是,甗為上甑下鬲,下部也可為鼎或釜,中間由箅隔開。可以看出,甗是一種複合炊具,不單單由一種炊具組合而成。商周時期出現青銅甗,秦漢之際曾出現鐵甗,到東漢時,甗基本消亡。


功用


從甗的造型不難看出,甗的功用等同的現在所用蒸鍋。


《博古圖錄》記載:“甗之為器,上若甑而足以炊物,下若鬲而足以物,蓋兼二器而為之。”可炊可煮,兼具了兩者的功能。


那麼甗是怎麼使用的呢?


就是在鬲的三足(鬲多為三足,也有四足,在此不加贅述)之間放置柴火燒火,鬲中放入水,箅上放置食物到甑中,鬲中水燒沸產生的蒸汽就會煮熟食物,難以想象我們現在使用的器具在千年之前就已經產生了,古人的智慧真的非常強大。


一場生僻字的較量


甗的古文字對比圖

(從左至右順序為甲骨文、金文、篆文)


上甑下鬲,非常巧妙,是不是很形象了呢?


三、簋guǐ


看到這個字,是不是感覺有些熟悉卻又不敢相認呢?


吃貨應該都知道甚至去過“簋街”。其實在博物館裡這個字也很常見,常出現於青銅食器部分。


標籤


簋,讀作(guǐ),音同鬼。在食器家族中,做飯有工具,盛飯當然也得有。


簋,侈口,卷沿,深腹,圈足,從金文的字形來看,簋字特別像一雙手拿著勺子從一個器皿中舀取食物,這種形態把簋的功用表現了出來,非常形象。


一場生僻字的較量


簋字 金文


簋的形態比較複雜,不僅有三足、四足的簋,還有無耳朵簋、四耳簋、方座簋等,形態各異。


簋在商代早期出現,商中晚期、西周時期盛行,是一種盛飯器具,相當於現代所用放大版的“碗”,難以想象這個碗怎麼這麼大。


文獻中記載用作禮器,祭祀時盛放稻穀,《周禮》中有記載明確表明:“凡祭祀共(供)簠、簋,實之陳之。”


一場生僻字的較量

銅簋

南京博物院藏


小知識


簋不僅是食器,它也是古代列鼎制度的重要部分,其常與鼎一同出現。


在商周禮制中,青銅簋通常在祭祀和宴饗時以偶數組合與以奇數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此外,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們舉行盛宴常用“九大簋”,就是九個大簋盛放食物,顯得非常豐盛,客家人稱此為“九子碟”,寓意九子登科。看來我們今天所沿用的很多器具都離不開古人的創造與智慧。


四、簠fǔ


在“越王時代”展廳你一定看到過這樣一件青銅器:它們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並排放置在展櫃中,既然一樣,為什麼要放兩件呢?如果這樣想,那你就錯了,其實,它們也可以是一體,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標籤


簠,讀作(fǔ),《說文》記載:“簠,黍稷圜器也。”是古代祭祀或宴飲所用的盛放稻穀等食物的青銅器具。


文獻中也將簠稱為“胡”或“瑚”。簠是有同樣大小規格的兩件器具構成的,上下可以組合為一體,也可以分開使用,直口,平底,斜腹,其基本形狀都是長方形。“越王時代”展廳中的這件“楚屈子赤角銅簠”乃是存世僅見的屈氏禮器。


一場生僻字的較量

楚屈子赤角銅簠

湖北省博物館藏


簠的功用其實和簋相似,東漢經學大師鄭玄曾對《周禮》中經文有所註解:“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器。”也就是說,簋、簠都是用來盛放穀物糧食的器具。


大膽想象一下,方簠用來吃烤魚,圓簋用來涮鍋是不是很不錯?


小知識


銅簠多流行於南方地區,北方多用“敦(duì)”,其形制源於南方常用的竹木器,此觀點,郭寶鈞先生有所佐證。


值得注意的是,“鼎簠”組合多出現於一些小貴族的墓葬中,而西周晚期的中、大型墓葬以“鼎簋”組合為多。


關於簋、簠、盨(xǔ)


它們三者均作為盛食物的器具而頗受重視,經常被放在一起比較。據說,盨由圈足簋演變而來,多橢圓形或圓角長方形;盨特別像簠,它也是由兩件構成,只不過蓋體比較淺,倒是很像放大版“盤子”;


也有的考古學家認為盨就是簋、簠結合的產物,功用基本類似,從形態上來看,也不無道理。


所以,簋、簠、盨,你搞清楚了嗎?


五、小結


鬲lì

甗yǎn

簋guǐ

簠fǔ


看完本期“疑難雜字”後,在浙博看展時遇到這些字,腦中是否能第一時間跳出它們的讀音和作用?其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考古學文化亦是,看似不相關的器具之間竟也會存在聯繫,簡單的青銅器也會有如此多的知識,本文僅是冰山一角,遠遠不足。


後期我們還將繼續介紹浙博展廳裡的生僻字,逛展過程中遇到哪些生僻字是你不知道的,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們哦。


一場生僻字的較量


參考文獻:

[1]劉小娟.青銅簋及簋文化拾零[J].中國文物報,2019年.

[2]劉剛,劉俊仙.盛放穀物的青銅器探析[J].農業考古,2015年第4期.

[3]喬美美.商周青銅鬲研究[D].陝西:陝西師範大學,2008年.

[4]張靜.商周青銅甗初論[D].陝西:西北大學,2002年.

[5]高明,塗白奎.古文字類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6]郭寶鈞.商周銅器群綜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74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