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主题公园“融创VS长隆”第一回合

就融创和长隆之争,磊哥说几句:

1、不能说第一回合失败。

融创从地产+文旅运营的角度,房子卖光,拉高周边地价,战略上已经成功了。融创的模板在无锡、昆明、成都开花,从总部的角度来说,项目开业就是阶段性成功了。

花都融创作为一个区域项目,说的不好听,具体运营的如何,对融创没有战略性影响。

就像华侨城,华侨城的地产在全国布点,盈利多多,各乐园运营说实话水平和利润都不高。

长隆还是以旅游为核心IP,目前品牌已经国际化,产品布点依然在华南,加上拟落地的清远和三亚布局,重资产的扩张步伐总是很慢。

只能说两家在不同的模式上,战略层面都是成功的。

我也留意到携程等平台有广州南北两乐园连游的产品。融创应该是要思考如何借力长隆。珠三角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容量,几个主题乐园并存是没有问题的。

判断后期的成功,应该是说项目能否良性运营,区域人气提升,如何提高营收和客单价的问题。

广州主题公园“融创VS长隆”第一回合

花都融创雪世界

2、地产运营的角度,聚焦商业地产+室内游乐场是这几年的趋势,广州市内的正佳、花城汇等已经在不停的探索,花都融创应该明确面对花都区居民、珠三角市民不同的诉求点。但是花都区的市政道路是否跟的上?

3、文旅品牌角度来说,万达在南方品牌力本来就不强,融创接盘后,品牌力在南方区域市场更是比较弱,切勿贪大说太多全国市场和大湾区,需要一步步来。品牌力有限的情况下,融创文旅的旅游产品不是以分期发布,爆款后再升级的传统模式,而是接手万达模板后被迫全线布局,但是布线越全,往往会造成更大的营收压力,一旦管理和人力跟不上,项目越大,往往就会成为负担。

4、开业渠道上,职业经理人自然是想在开业拿一波高峰流量,做的好就继续呆着拿高薪;做的不好,简历上加一笔换下家。花都融创在渠道上过于依赖本地几家大社包销,风险角度来说很大。价格一旦紊乱,后期就会很麻烦。当然这是如今景区微商/预售模式后,最直接的负面影响。暑期市场广东传统目的地就是海滩、漂流,学生团。花都缺乏相应的推广。圈子很小,就不便细说了。

5、营销上,主打谁?雪世界个人觉得就是吸睛点,但是不是高频项目,只能说如何控制亏损。超大的体量和人工,一天制冷的电费都得多少,靠几张门票可能回本并赢利吗?(当然,对游客来说,全国滑雪场的猫腻都是教练费比滑雪费还贵)。

磊哥判断这个场,一天能有两三千人就到顶了。南方人基本上不了中高级雪道,初级人满为患的情况下,体验度和口碑不会太好。

一般人两三次能搞定初级道,但是中高级道一旦受挫,基本会对这个项目不会再有新鲜感,重游率并不会高到哪里去。有些数据,磊哥不好说太具体,建议去花都区某些医院骨科看看就知道了。

这种应该是靠雪世界吸引流量,然后到了现场推套票加点,提高客单价和停留时间。

6、另一个角度,今年雨水太多,但是融创并没有在长隆水上乐园开园之际集中火力突出自己的室内场身份和开业特价。不会制造话题以小打大,在破袭骚扰战、运动战等方面,时机和战术层面,确实不入磊哥法眼。文旅项目运营,必须懂得以集小胜为大胜,以集团军冲锋式的战略决战方式,如同麦克阿瑟之于韩战,往往会死的很惨。

文旅是场持久战。

7、所以这个项目的流量和利润核心,其实就是融创乐园。产品力上,个人觉得其实是够玩了,不拥挤,餐饮和住宿不贵,互动也还可以。但是如今的游客需要的是打卡点、互动点和兴奋点,不是像磊哥那样的游客认为旅游只有合适不合适,够不够玩的问题。这个迟早会像南昌融创乐园那样,陆上部分分票制,这种游击队战法,和如今各大公园内的游乐场一样,短期会有流量,但是应该是不够设备折旧费用的。

8、推广角度,除了在地铁看到几块广告牌之外,我几乎感觉不到这个项目在市面上有太多的存在感。在广东的地头,磊哥都觉得他问题多,他怎么可能火呢?

所以如今的很多文旅,本质上还是流寇纵火模式,自嗨的不得了,实际上是根据地不稳、标品更新慢、人才梯队杂。有必要加强主题教育活动。

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