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魯爾危機後,法國被孤立,喪失歐洲主導權?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22年,德國以發生通貨膨脹、財政危機為由希望延遲向戰勝國支付賠款,早想把德國往死裡整的法國不肯善罷甘休,而且想趁機給德國一點顏色看,於是法國在1923年1月聯合比利時出動軍隊佔領了德國魯爾工業區。法比佔領魯爾後德國採取消極抵抗策略,導致德國通貨膨脹更加嚴重,而且生產迅速下降,這便造成了“魯爾危機”。由於“魯爾危機”發生在十月革命後歐洲社會主義運動有所發展的特殊時代中,英美等國擔心“魯爾危機”會導致德國發生社會主義革命危及資本主義世界的根本利益,因此它們向法德施加壓力,希望能夠儘快解決“魯爾危機”。



法國本來想通過出兵佔領魯爾工業區給德國一個下馬威,並趁機狠狠掠奪德國一把,不料最後事與願違,好處沒撈到多少,自己反而還要支付鉅額佔領費用,真可謂是得不償失。而且由於“魯爾危機”使法國騎虎難下,法國通過一戰勝利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威望幾乎喪失殆盡。更重要的是法國佔領魯爾後國際社會普遍同情德國,導致法國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動,由於難以引進外資恢復發展經濟,使得法國在德國賠款問題上喪失了主動權。英美則趁法國陷入困境之機將解決德國賠款問題的主動權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鑑於佔領魯爾行動事實上的失敗,法國國內要求對德和解的呼聲漸高,而此時美國製定了試圖以恢復德國經濟來增強德國支付賠款能力的計劃——道威斯計劃,該計劃在1924年7、8月間協約國集團國家參加的倫敦會議上獲得了通過。道威斯計劃通過後,法國徹底喪失了在德國賠款問題上的主動權,其國際威望也大大下降;德國的經濟卻因為道威斯計劃的實施逐漸獲得恢復,而且其整體國力逐漸趕超了法國。1925年10月法國、德國、英國等國在瑞士洛迦諾召開會議,與會國簽署了《洛迦諾公約》,這次會議不僅使法國喪失了對德國的制裁權,而且其自身安全還需要得到英美的保證。如此一來法國就完全喪失了獨霸歐陸的所有條件。


廣雅君觀世界


1923年1月11日,法國聯合比利時,以德國不履行賠款義務為藉口,出動10萬軍隊佔領德國的魯爾工業區,釀成“魯爾危機”。結果是法國為此在歐洲美國遭到了國際外交上的孤立。法國被孤立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戰中德國戰敗,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要對戰勝國賠款,1921年,賠款委員會公佈了德國賠款總額為1320億金馬克,相當於350億美元的黃金。這對當時德國的來說是一個沉重的經濟負擔,因為在一戰中德國還欠下了1700億馬克的內債。在國內有大批青壯年在戰爭中傷亡和內外債務的壓力下德國不堪重負,1922年德國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為此德國向英法美等國提出了延期賠償的要求,結果是1923年1月法國聯合比利時出兵10萬德國工業區魯爾,德國實行“消極抵抗”的政策。德國出現了企業停工,工業生產下降,資金大量外流,失業工人激增,通貨膨脹達到天文數字;柏林工人罷工,德國政局動盪不安。德國向戰勝國提出賠償延期要求確實事出有因,而法國出兵有導致德國經濟崩潰的危險,如果德國經濟崩潰對英、美、法等國來說可能會導致以後的賠款都收不回來,把羊殺死了以後就沒有剪羊毛的機會了,這不符合歐美資本家和戰勝國的經濟利益了,而且德國如果因此出現革命可能會在歐美引起連鎖反應,這也是歐美不願意看到的。

法國出兵德國魯爾工業區也包藏了法國欲徹底削弱壓制德國的私心:畢竟魯爾是當時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而德國是法國在歐洲的主要地緣政治敵人。而英美卻一直在歐洲大陸推行“勢力均衡政策“,英美不希望法國在中西歐一家獨大,分裂且相互制衡的歐洲大陸符合英美“離岸制衡“的外交利益。

魯爾危機後法國在歐美政治上陷於孤立,關於德國戰敗賠款問題主動權轉移到美英手中。


雄鷹展翅長空


1923年,為了支持魯爾區的“消極抵抗”,反對法、比軍隊對德國的侵略,德國不得不開動印鈔機,多印鈔票補貼停工的企業和罷工的工人。其實,在“魯爾危機”前,因為沉重的戰爭賠款,早已開始多印鈔票,來彌補鉅額的財政赤字。

“魯爾危機”後,2000多臺印鈔機更是加班運轉,結果就是匯率直線下跌,德國馬克貶值250倍,物價飛漲,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惡性通貨膨脹。那時的人們,領完工資後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趕往商店,因為稍遲一步物價就會上漲。

商品很快以10億馬克為計價單位,一塊麵包1200億馬克,一盒火柴30億馬克。由於錢太多,大企業不得不動用火車發工資;孩子們把一捆捆馬克當積木玩;生活做飯乾脆用馬克當柴燒。一戰後的4年間,德國的物價指數上漲了4815億倍。

自法國佔領魯爾區後,當地民眾的抵抗就沒有停止過,再加上通貨膨脹,狂躁的民眾不再一味的消極抵抗,逐漸的走向積極抵抗。他們破壞鐵路、炸軍車、搶物資,整得法國焦頭爛額。更意外的是,沒有一個國家支持他們,法國更加孤立了。

一是,佔領魯爾區9個月,由於當地人的抵制,非但沒有獲取更多利益,反而運往國內的物資比以往少了5倍,當然,德國的惡性通貨膨脹也“傳染”到了法國,正以每個月物價上漲2倍的速度在遞增,眼看著要步入德國的後塵。

二是,德國經濟崩潰,國內開始爆發革命,各類黨派紛紛發動起義,有推到德國政府的趨勢。這對整個資本主義國家,是個不小的威脅。一旦德國解體,所有債務也將像俄國“十月革命”一樣,全部廢除。法國不得不考慮由此造成的嚴重後果。

更要命的是,對德國採取強硬政策,招致所有人的反對。美國十分反感法國的“老大”做派,乾脆“敬而遠之”;與英國的關係也是矛盾重重。尤其在“魯爾危機”中根本聽不進任何勸告,一意孤行,就連比利時也開始撤軍,不願再趟法國渾水。

然而,德國首先讓步,危機解除了。

眼看著法國將歐洲攪得“亂七八糟”,英、美兩國認為,該是干涉的時候了。他們一面利用自己金融中心的地位,大量拋售法郎和法國國債,造成法郎嚴重貶值;一面利用法國請求經濟援助,迫使其召開國際會議,重新研究德國的賠償問題。

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先扛不住的是德國。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讓德國認清了“消極抵抗”的作用,只能是國家分崩離析,不能“意氣用事”,而是抓緊恢復正常的生產秩序,解決民生問題。決定停止一切“抵抗”,認真履行賠償事宜。

這個突如其來的勝利,讓法國人感到十分的滿意。殊不知,在英、美兩國的打壓下,法國不可能在歐洲起到主導作用。因為從這一刻起,對德國的處理已不是法國一家了,主導權掌握在英、美兩國手裡,他們要制定一個可行的德國賠償計劃。

這就是《道威斯計劃》。1924年在英、美兩國主導下,協約國在倫敦制定了該計劃,內容是:為了讓德國具備償還能力,要對其進行貸款援助恢復經濟,並要求任何國家不得單方面,因爭議對德國制裁。自此,法國再也不敢幹涉德國事務了。

更無奈的是,凡是涉及的德國問題,法國都以英國的意見為準,並一起走上了“綏靖政策”的亡國之路。而德國的產業工人和中產階級,也開始信奉納粹的極端思想,在他們看來,必須有一個人帶領德意志民族,走出屈辱,恢復民族自尊。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5年間,德國獲得的國際貸款達135億馬克,而期間賠償的戰爭賠款只有85億馬克。也就是說貸款額大於賠款額,再加上美國還投入了大量的工業技術援助,充裕的資金讓德國迅速崛起,並在10年後再次發動戰爭。

隨著法、比軍隊撤離,“魯爾危機”解除了。這場危機,讓法國人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實力,既不可能成為歐洲的霸主,也不可能阻止德國的再次崛起。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緊跟英國的腳步,因為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認可其能主導一切。

俗話說得好“不嘚瑟、不作死就不會死”。剛剛結束戰爭僅5年,悍然發起對德國的入侵和武力干涉,非但沒有表現出一個大國該有的高姿態,反而令其失去了歐洲的主導權,更招致別國對德國的“同情”,可以說是“得不償失”的典範。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