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每年春分後的15天,便是清明節。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之一。

清明的時間點位於仲春與暮春之交,此時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那麼大家有沒有好奇過,清明只是一個節氣,為什麼會發展成為一個節日呢?

清明節的由來

春秋戰國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流亡他國。而介子推等幾個忠心耿耿的僕人,一直追隨著他。

流亡的日子他們吃盡了苦頭。由於沒有糧食,重耳要餓死了,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成湯,讓其他人端給重耳喝,騙他說是麻雀湯。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重耳喝完湯,便慢慢恢復了力氣,於是繼續趕路。

這時他現介子推走路一拐一瘸,幾經追問下,這才明白真相。重耳當時感動得熱淚盈眶,當即許諾有朝一日,定當重賞介子推。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後來,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平定了叛亂,回國當上國君,這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晉文公登基後,紛紛重賞當時跟隨他出逃的人,可是不知怎麼的,唯獨卻忘了介子推。

於是,他默默地帶著母親回家,一直隱居在綿山上。雖然介子推不介意這件事情,但是卻有人為介子推鳴不平,還寫下了一首詩來諷刺晉文公的忘恩負義。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晉文公聽到後悔不已,連忙命人前去召見介子推,結果介子推不肯出山。晉文公還不死心,親自前往綿山,可是介子推依舊不肯出山。

晉文公手下向晉文公建言,“介子推是個大孝子,如果我們三面燒山的話,介子推為了母親活命,必定會下山。”

晉文公不知手下暗藏禍心,便點頭答應了。

手下得令後,暗中命人四面燒山。等到大火熄滅之時,晉文公率人上山,發現介子推與他母親抱著一棵大樹被燒死了。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晉文公悲痛欲絕,他為了紀念介子推,將三月五日定為火禁日,下令全國百姓在這一天禁止煙火,只能吃寒食。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

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臨近,慢慢地又被清明節取代,所以許多人便將晉文公紀念介子推的故事當作了清明節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