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时翻来覆去,可能是吃多了,要及时调整喂养

孩子睡觉时翻来覆去,可能是吃多了,要及时调整喂养

前天晚上,我家小宝入睡困难了。

她上床后一直翻来翻去,从横着到竖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半夜突然又大哭起来。问她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她才三岁半还描述不清楚,只负责哭。

我一边安抚她,一边反思当天的情况。

先做个体察:

1.额头不热,没发烧。

2.肚子比后背热一些,手心比手背略温热些。

3.晚上睡前好像主动要了一次水喝,当时喝的比平时多点,喝得快,看着好像很渴的样子。

4.运动量比较少,白天天气不好,没有出门。

5.情绪白天看着正常,大便早上也拉了,当时没什么异常。

6.零食吃了些葡萄干。这时候突然想起来,孩子爸傍晚下班回家时买了面包和寿司蛋糕,里面包了一些水果沙拉。

这时候我问了家里人,才知道孩子当时一口气吃了四个寿司蛋糕

,还吃了一条胡萝卜面包和半个肉松面包。

孩子睡觉时翻来覆去,可能是吃多了,要及时调整喂养

里面包着水果沙拉的寿司蛋糕,孩子平时很少吃。加上吃得量比较多,又是傍晚,消化能力也不太强,后来还吃了晚餐。这样看,应该是有些积食了。

当时我给孩子做了顺时针揉肚子,慢慢她的情绪稳定下来,不哭闹了,后来就睡着了。

第二天,我继续观察她吃喝拉撒睡情绪的情况。

大便,早上拉的前面硬,后面有些不成形,量少,颜色深黄,气味比平时臭,看来确实有消化不良。小便,早上尿比平时偏黄些,量正常。饮食,早饭胃口不大,准备的是比平时熬得更烂的清粥,孩子吃了大半碗就不再吃了。舌苔,舌质稍微比平时红一些,舌苔中后部有些白苔,相比平时稍微厚一点。

情绪和其他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目前看上去,因为情绪和精神都还正常,也有大便,决定先调整饮食,多运动,然后继续观察看看。这几天零食水果先停了。

中饭和晚餐吃的都比较清淡,让家人上午带孩子去公园跑跑,增加她的运动量。中午吃饭孩子胃口正常了,午睡时又揉了四十分钟肚子。

傍晚拉了一次臭大便:不成形,深褐色,量有点多。应该是今天运动量增加,加上饮食的调整,脾胃运行加快,把胃肠道里的垃圾更快排出来了。

这天晚上睡前再揉揉肚子,睡眠已经安稳了。总算是放心了些。后面几天的饮食还是要多注意量和种类,坚持清淡饮食,不然积食很容易一不注意就反复。

这个就是我对孩子日常进行反馈式喂养的一个过程。平时我会接收到很多妈妈的咨询,由于喂养不当引起生病的情况非常多。

孩子睡觉时翻来覆去,可能是吃多了,要及时调整喂养

有的妈妈会每天精准的给孩子搭配各种食物,蔬菜多少克,肉类多少克,水果多少克,一天要吃够多少个种类的食物。总觉得这样做了,营养才够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

如果孩子不爱喝水,就用有味道的水或汤刺激他喝。如果孩子不好好拉大便,就多吃一些水果。越是觉得孩子不长个不长肉,就越是从食物上使劲儿的补充。

但人体呢,并不是说给多少吃的,就能吸收多少。小宝宝的脏腑功能都还在不断的完善当中,这时候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其实是一点点在增长的。如果吃得超出了他吸收的能力,吸收不了的那部分就会成为垃圾,而这些垃圾,又会成为日后一些生病的源头。

所以爸妈们要学会反馈式喂养。这个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观察。

如果吃了某些平时不熟悉的食物之后,大便突然变得又黑又臭,睡眠从平时的安稳变成满床翻滚,以前没有趴着睡的,突然开始趴着睡或者跪睡,撅起屁股睡等等,那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对某些食物消化不好了。

观察得够多,我们就会对孩子正常的表现,做到心里有数。舌苔平时厚不厚,大便是什么样(颜色气味性状和量),每天的饭量,喝水量。如果稍微有异常,就能及时的发现,然后做个对比。

就拿我家孩子来说,他平时需要我提醒,才想起来喝一两口水,如果某一天突然主动要喝,还大口大口喝很多,那就是一个需要我特别注意的信号。

孩子睡觉时翻来覆去,可能是吃多了,要及时调整喂养

通过反馈式喂养,我们还可以知道,他对某种食物的消化能力如何。

比如,给孩子吃了蒸玉米之后,发现第二天的大便里还带着玉米粒,那我们就知道,玉米对她来说相对不好消化。

孩子喜欢吃蒸红薯,一次能吃一大个,但吃完第二天舌苔就会变厚,大便还偏黏了,那就说明,红薯一大个有点多,下次可以少吃点。

有时候我们在家里磨豆浆,因为放糖孩子很喜欢但喝一大碗后很快就发现,她舌苔变得水滑水滑的,而且这种水滑舌会维持个好几天,晚上摩腹的时候,还能听到肚子里咕噜咕噜的水声,大便也会偏稀。这时候我们就能了解,孩子的对豆浆的消化不大好,水液代谢能力也不够。甚至有一次,孩子喝完豆浆过了一会儿就喊肚子痛,不一会儿就把豆浆和早餐全部一股脑儿吐了出来。从那以后,我们家就很少再磨豆浆喝了。虽然这个营养很好,但是对目前孩子的脾胃来说,还不能轻松的消化吸收。

有一次带着孩子吃了汉堡加薯条,结果当晚就睡不安稳,从床头到床位卷麻花似的翻滚,两天都不排大便。再过了两天,拉大便粗硬黑臭,而且过程也特别吃力。因为大便在肠道里堆得久了,津液被耗干,大便越干越难拉,越久不拉就越干。可见汉堡这类食物,对她目前的消化能力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那就近期少吃,浅尝辄止。

《黄帝内经》里有句话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孩子原本是没什么问题的,很多问题是我们人为制造出来的,越简单的食物有时候越是适合孩子。

孩子睡觉时翻来覆去,可能是吃多了,要及时调整喂养

最后再补充一些,生病时的饮食注意。

在生病期间人体更多能量可能去对抗外邪,那么整体正气在相对平衡的情况下,正常能用来消化的那部份能量就减少了,所以建议在感冒期间清淡饮食。以顺应身体更多能量去处理邪气,不给身体添乱。

当有积食了,是肚子里已经有超负荷的食物累积停滞不消化,应该减少吃进去的,让身体减少负荷,先辅助身体把已有的积滞处理掉,这个过程中可能清粥小菜更有利于脾胃消化运转。

感冒或积食时吃鸡肉容易发烧,发烧时吃会烧更高。比如感冒和积食没好,就大吃大喝导致寒热错杂,或者直接引起咳嗽等,进一步加重病情,原来病未好可能又添新病。

像汤圆类的几乎都是糯米做的,相对是比较黏腻的性质,进入胃肠道更不容易被胃酸分解消化,平时有时候大人在吃多了汤圆,也能很显明感觉腹胀,然后还会发现不容易饿了,所以对孩子来说,这类食物要少吃,生病时不吃。

羊肉与牛肉是高热量高能量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我们要知道的是,越是高热量,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身体就需要更强大的能力去消化它,这个消化本身就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普遍认为牛肉、羊肉等蛋白质丰富的肉类完全消化,成年人需要4小时或更长时间。对孩子来说,更是比较重的负担,生病时一定尽量忌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