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用多了对小麦有危害吗?

用户7348802334257


戊唑醇拌种超量影响小麦发芽。戊唑醇纯药亩用量6一8克为已,注意连继用药要间隔12一15。如果在破口期用药量过大或连继用药,会造成小麦出穗困难。

一、合理配置浓度:使用杀菌剂(包括水剂和可湿性粉剂)喷雾时,都需要用水将药剂配成或稀释成适当的浓度.不同的杀菌剂其使用浓度都有其特殊要求,配置浓度时一定要严格按照 使用说明书 操作,不可随意加大或缩小.如果浓度过高就极易造成药害,而浓度过低则达不到用药防治病害的效果。

二、选准喷施时问:一般而言,喷施杀菌剂的时间过迟或过早都会影响防治效果.喷药时问过早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降低防治效果.而喷药时间过迟则因大量病原物已经侵入寄主或造成危害,这时即使喷内吸治疗剂,也因亡羊补牢结果事倍功半.因此,使用杀菌剂时应根据作物不同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以及病害发生的具体情况及时用药.通常杀菌剂的用药时间均应掌握在发病前(保护用药)或发病初期(防患于未然)为佳。

三、掌握用药次数:杀全面的村镇信息共享菌剂的喷药次数主要是根据药剂残效期的长短和气象条件来确定.一般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2~3次.遇特殊情况,如施药后遇雨,应及时补喷一次。

四、注意规避抗药性:使用杀菌剂也存在作物病害的抗药性问题,长期使用单一的药剂(主要是内吸杀菌剂),就会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即使多次重复用药也无济于事,甚至变本加厉.为规避病害抗药性,要科学选用农药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不同类型的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严禁长期单独使用一种农药。


蛋鸡养殖1987


戊唑醇用多了可能对小麦生长带来抑制作用,若是在小麦拔节孕穗期用量过大,会导致抽穗困难,抽穗扬花期用量大会影响灌浆,遇低温会加重药害。戊唑醇是唑类杀菌剂,自2003年引进国内,不仅对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防治小麦赤霉病、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等,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用量适宜能促进植物生长,用量过多则会产生反作用,起抑制生长,以往的实践表明黄瓜、西瓜幼苗用戊唑醇不当会出现抑制生长,在小麦、水稻穗期施用不当会影响抽穗。

戊唑醇具有治疗、铲除和保护三大功能,有内吸传导作用,喷施到植物上可向顶转移,且持效期较长,一般戊唑醇单剂用量控制在每亩用纯药6-8克,不宜超过10克。防治赤霉病一般建议施用2次药,一般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首次用药,间隔5天左右再用一次药,若两次都用戊唑醇,并施足药,短期药量较大,若遇降温天气,会对小麦产生药害(影响灌浆结实)。因此,若用戊唑醇防治赤霉病,建议将戊唑醇与氰烯菌酯、咪鲜胺、丙硫菌唑等复配使用。

戊唑醇会抑制小麦体内赤霉素的合成,合理应用能起到控旺、防倒伏的效果,可在春季小麦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足量施用戊唑醇(纯药量8-10克/亩),能降低小麦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同时能防治小麦纹枯病、锈病,但要注意施药后短期内不能遇强降温低温天气,要求在气温10℃以上施药,否则会产生较重的抑制作用。

戊唑醇用量过多怎么办?应及时喷施赤霉素、碧护等生长调节剂进行救护,缓解药害并能促进小麦,提高抗逆性。

小结:小麦生产过程中使用戊唑醇要掌握使用浓度、施用次数及施药时的气温,避免产生药害,抑制小麦生长。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危害是肯定的,它是广谱杀虫杀菌剂,适量用对植物病虫害有很好的杀灭,预防作物,如过量使用,特别是小麦拌种时,会严重影响小麦发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