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個世界上,能有什麼東西能讓娃瞬間聽話。
你一定會想到兩種方式:胡蘿蔔and 大棒。
它源自於一則古老的故事:“要使驢子前進”就在它前面放一個胡蘿蔔,或者,用一根棒子在後面趕它。
對於咱們這一屆現代而敏感的父母來講,懲罰的時代已經過去,獎勵的時代已經到來。
我們明明用“胡蘿蔔”就可以更好地教孩子,為什麼還要用棍子?
想讓娃多看繪本,只要跟娃說,看三本繪本就給你顆糖,他就乖乖的去看了。
想讓娃多畫畫,只要告訴娃,畫三幅畫就帶你去吃麥當勞,他也就乖乖去畫了。
然而,越來越多的媽媽悄悄發現,獎勵用得越多,它發揮的作用反而越來越小了。
獎勵就像一個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它,就再也收不回去了。
當你第一次獎勵孩子後,如果第二次沒有獎勵,孩子就會很失落。
到最後,變成了:
你不給我糖,我就不去看繪本了!不帶我去吃麥當勞,我就不畫畫了!
為什麼從長遠看,獎勵是無效的?
1
獎勵會消磨孩子的興趣!
下面這個故事很多人應該聽過:
有一群孩子喜歡踢球,他們每天都在一個花園裡踢球。
但是,他們踢球吵到了旁邊的老人。
老人就對孩子們說:“我非常喜歡看你們踢球,你們能不能每天到這裡來踢,你們不白來,每次都給你們一塊錢。”
踢球還能掙錢,孩子們當然非常樂意,每天來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過了幾天,老人跟孩子們說:“我的錢不夠了,以後你們來踢球,我只能給你們0.5元錢了。”
孩子們雖然有些不樂意,但還是接受了。
又過了幾天,老人對孩子們說:“我已經沒錢了,以後來踢球沒錢給你們了。”
結果,孩子們一鬨而散,再也不來踢球了。
本來,孩子們是因為喜歡踢球才來花園裡踢的,但是老人通過一個小小的獎勵手段,就把孩子們的興趣扼殺了。
有個很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叫做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找來了一批學生,讓他們在實驗室裡解一些智力難題。
實驗共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所有的學生解出難題,都沒有獎勵。
- 第二階段:德西把學生分為了兩組。第一組,依舊是解出難題沒有獎勵;第二組,每解出一道難題,就給一美元。
- 第三階段:是休息時間,學生們可以選擇休息,或者繼續解題。
這項實驗,會把他們是否會繼續去解題,作為喜愛這項活動程度的指標。
實驗發現,在第二階段時,第二組(獎勵組)解題時,確實更努力,但在第三階段,繼續解題的人很少,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減弱;
而第一組(無獎勵組),有更多的人會在第三階段繼續解題,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增加。
通過這個實驗,德西得出結論,在進行一項自己感興趣的的活動時,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美國和以色列的更多研究表明,獎勵不僅會扼殺興趣,並且會削弱孩子們的工作質量。
獎勵是一筆交易,當孩子們渴望獲得獎勵時,會傾向於採取最低的成本獲得獎品。
麥當勞曾在美國推行過一個活動,和當地學校聯合,孩子們每讀一本書,就給孩子們提供一些食品的獎勵。
一時間,孩子們在學校的閱讀量猛增。
乍一看,這無疑令人鼓舞。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仔細檢查才發現,孩子們選擇的都是一些篇幅較短的書,並且他們的理解能力考試成績直線下降。
與此同時,孩子們在校外自願讀書(沒有獎勵)的數量也下降了。
所以,報酬的確會增加活動量,但是報酬也會扼殺對一件事情的激情,甚至,對任何事情都沒辦法產生激情了。
更甚的是,如果長期用物質獎勵去獎勵孩子,會使他們的價值觀出現問題,他們會習慣用回報去衡量做一件事是否值得,而不是出於自己的興趣。
2
獎勵會損害親子關係
如果繼續深層剖析,獎勵就不僅僅是損害興趣這麼簡單的了,它會損害親子關係。
對父母而言,獎勵是一個很容易的選項,它遠比“試圖理解孩子不良行為的原因和對策”要容易得多。
設想一個場景:
很晚了,娃還是不肯乖乖上床睡覺。
為了能讓孩子迅速上床,你許諾,如果你現在躺在床上,媽媽明早就讓你吃一塊巧克力。
孩子也許就高興地執行了。
只需一塊巧克力,媽媽就能輕而易舉的解決眼前一個棘手問題,為什麼還要費心找出孩子拒絕睡覺的原因(是他感到害怕麼?還是餓了?或者,他需要我抱抱他?)。
對於大人而言,獎勵是一個快速的解決方案,有了這個解決方案,就不再想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了。
更糟糕的是,這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你對他的感受並不在乎,不感興趣,你只要做我想讓你做的事情就好了,獎勵就是你的報酬。
獎勵措施很有效,可以讓孩子們做他們不願做的事情,但這並不能使孩子感到被理解,反而他們會感到自己被評估和判斷。
當“因為聽話”受到獎勵後,他很快就能學會如何通過扮演媽媽期望的角色來換取獎勵或誇獎。
- 吃完這碗飯,就能吃零食——也不管是不是真餓,吃就是了!
- 媽媽去上班很傷心,不哭了奶奶就給買冰棍——也不管難過的心情有沒有發洩完,止住哭就是了。
他們表面上變得順從,竭盡所能令大人滿意,但實際上並非出於真心,這只是一種獲得獎勵的明智之選。
一旦獎勵沒有,行為必會倒退。
畢竟,誰願意對手裡握著籌碼操作、評估他們的人真誠呢?
靠獎勵建立起來的親子關係, 猶如空中樓閣。
除了獎勵,我們還能做什麼?
但是孩子,確實需要積極和及時的反饋。除了獎勵,我們還能做什麼?
感興趣的事,不用獎勵,可以表達欣賞
1
好行為,給予欣賞,但不要貼標籤
一個表達技巧就是:用“我”開頭,而不是“你”。
例如:
你今天跟豆豆分享汽車玩具了,你真是個愛分享的好孩子。
改為:媽媽很開心你今天把汽車給豆豆玩了。
以“我”開頭,表達出來的是我的感受(開心你分享了),而不是用道德導向的標籤(愛分享才是好孩子)掌控孩子。
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心理負擔,去向那個“好孩子”的標籤靠攏,因此壓抑自己的需求,改變自己行為。
孩子具有天生誠實、同理心和體貼的能力,這些能力不需要你獎勵,只需要你看到、肯定!
2
表現優秀,評價行為,而不是個人
例如:
你今天乒乓球打得真好,真是個好孩子。
改為:媽媽很喜歡你今天的幾個接球,接得很準,姿勢也很標準。
這些具體的欣賞和表揚,會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是真正的在欣賞他們。
對感興趣的事物,好孩子天生具有極大的學習慾望,但是不要把他們的優秀表現跟獎勵掛鉤,他們只需要大人的肯定和及時反饋。
這些會讓他們更有自信,也會更願意堅持所他的興趣!
興趣無需獎勵,但可以獎勵堅持
當孩子需要養成重要好習慣,而他不想堅持的時候:
比如,每天刷牙、整理玩具等等。這些都是孩子每天必須要做的,但是又不是發自內心願意的。
或者當孩子的興趣進行到比較難的時候:
比如,娃在學彈琴的時候,剛開始還有興趣。但是,到了需要重複練習部分的時候,因為太枯燥,興趣沒有那麼高了,甚至想放棄。
這時候,可以用一些獎勵做助推。
比如,娃堅持完成了一週比較枯燥的鋼琴練習或者堅持完了一週刷牙,爸爸媽媽就可以給娃進行一些相應的物質獎勵。
這是給娃一個
“繼續下去的理由”。但是,在獎勵的時候,也不要讓孩子認為,因為自己彈鋼琴/刷牙得到了獎勵。
而是要讓孩子覺得,是因為自己堅持或者有毅力的品質,而受到了獎勵。
比如,媽媽覺得你堅持了一週的練習太有毅力了,媽媽為你驕傲,想請你吃大餐!
即便是我們大人,在完成了一項有難度的工作後,也經常會獎勵自己一頓大餐或者去旅遊。
不過,這種獎勵是大人因為欣賞自發提供的。
不是事先許諾做一筆交易,而是孩子完成之後,發自內心的給他慶祝。
你是因為替孩子高興而給予獎勵,而不是以此為手段從孩子身上獲得更多的期望。
孩子們是可以感受到“真正的認可”與“誘導他們的套路”之間的差異的。
獎勵可以使孩子們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但這並不能使他們高興。
幸福只能從做讓自己愉悅的事情中獲得,而這不需要別人的掌聲和認可。
你是希望孩子成為獎勵成癮、尋求認可的討好型人格,還是希望他們忠於自己,遵循自己的興趣,變得自我激勵?
我想答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