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衛國:英雄虎膽楊根思

往事知多少——(10)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一度將戰火燒到了中國邊境。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參戰,保家衛國。

保家衛國:英雄虎膽楊根思
保家衛國:英雄虎膽楊根思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

10月25日,志願軍發動第一次戰役,並取得了初步的勝利,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推到了清川江以南。不過,戰爭形勢還沒有根本好轉,敵軍氣勢依然囂張,麥克阿瑟依然宣稱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為此聯合國軍集中了13個師3個旅1個空降團共計22萬人,從東西兩個方向逼近鴨綠江。西線是在清川江南北地區,東西是在長津湖以南地區,並由美軍陸戰第一師擔任從東線向西線迂迴的任務。

1950年11月5日,毛主席親自下令第九兵團立即入朝擔任東線江界、長津湖一帶的作戰。第九兵團可以說是中國的精銳之師,前身是華東野戰軍的1縱、8縱和9縱,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戰鬥力非同一般。作為先頭部隊第20軍第58師第172團3連的連長楊根思和他的戰友們接到的任務是要在11月26日前到達集結地長津湖下碣隅裡。本來東北地區後勤部門已經在瀋陽為第九兵團的戰士們準備了北方的厚棉衣,但是為了和敵人搶時間,他們乘坐的火車剛剛到瀋陽,來不及停就直接開赴朝鮮。戰士們連防寒服裝都來不及換髮,穿著江南地區配發的冬裝,大部分人都沒有棉鞋和棉帽,就走上了自然環境惡劣的朝鮮東線長津湖地區。

在前往朝鮮的火車上,楊根思慷慨激昂地向戰士們做了報告,鼓勵戰士們為了保衛祖國,英勇殺敵。

保家衛國:英雄虎膽楊根思

楊根思同志

1950年朝鮮迎來百年不遇的嚴冬,10月底長津湖地區就普降大雪,氣溫急劇下降,11月長津湖地區氣溫已經在零下30攝氏度。楊根思所部要到達的下碣隅裡是位於長津湖南端的一個小鎮,小鎮僅有的三條公路是下碣隅裡的交通命脈。要防禦下碣隅裡就必須防禦下碣隅裡外圍的1071.1高地,也被稱作“小高嶺”,高嶺下就是下碣隅裡和柳潭裡之間的公路,是美軍陸戰第一師打通聯繫的必經之路,守住小高嶺就係緊了袋口,可以切斷了敵人的退路,為後續部隊趕來全殲美軍創造戰機。從朝鮮邊境到下碣隅裡,最近的路程也有兩三百公里,

在瞬息萬變的戰爭形勢下,搶時間就能搶佔先機。楊根思帶領連裡戰士乘火車到達朝鮮武坪裡後下車徒步行軍,從山間小道直奔下碣隅裡。按照預先的部署,為了能將美軍包圍進口袋裡,楊根思帶領著他的連隊悄無聲息地在崇山峻嶺中迂迴包抄。行軍路上,一路與嚴寒風雪搏鬥,有些來自南方的戰士,甚至是平生第一次看見雪,他們承受著從未體驗過的冰冷刺骨,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氣溫下,他們缺乏高寒地區禦寒的經驗,身上薄薄的棉衣根本抵擋不了風雪的肆虐。部隊白天黑夜都在野外,到了晚上山裡沒有一處可以隱蔽的巖洞和避寒的房屋,楊根思帶領戰士們挖掘積雪,用鐵鍬壘砌起半截高的雪牆,收集樹葉鋪在地上,用樹枝支撐起油布,三三兩兩地擠在一起躺著。戰士們面臨如此惡劣的環境考驗,讓身為連長的楊根思心急如焚,他召集全連戰士研究防凍措施,有的戰士提出用棉褲腰間的棉花做成耳捂子,有的則說把用火烤過的玉米皮包在腳上當鞋墊,還有的說把毛巾截成兩節縫在大蓋帽上做遮耳帽,大家的這些辦法確實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就在楊根思等人迂迴包抄的同時,麥克阿瑟發動所謂的“空中戰役”,即出動全部的空軍,將鴨綠江至戰線整個地區的橋樑、軍事設施、工廠、村莊等全部摧毀。因此楊根思等人還要躲避隨時可能到來的空襲。

保家衛國:英雄虎膽楊根思保家衛國:英雄虎膽楊根思

隱蔽迂迴的志願者

聯合國軍方面,美軍陸戰第一師正在向下碣隅裡逼近。美軍陸戰第一師號稱美軍陸戰隊中最精銳的部隊,在二戰中他們從未吃過敗仗,被稱為美軍王牌師。他們不但有重型坦克、火炮,還有整套的冬季裝備,包括防寒帽、厚呢軍裝、毛衣、毛襪、皮靴和鴨絨睡袋,他們的野戰口糧各種熟食罐頭,甚至有蔬菜水果供應。可即使這樣他們還是抱怨朝鮮這糟糕的天氣。從古土裡到下碣隅裡區區只有18公里,美軍陸戰第一師就花了整整四天時間。而楊根思和他的戰友們在幾乎沒有補給且要進行嚴格隱蔽的情況下,創造了連續行軍10天平均日行軍30公里的速度,於26日前到達長津湖指定的戰鬥位置。此時美軍陸戰第一師上上下下都不知道他們已經被楊根思和他的戰友們截斷了退路。

保家衛國:英雄虎膽楊根思
保家衛國:英雄虎膽楊根思

朝鮮戰場的美軍

由於東線部分部隊還未到達指定位置,楊根思等人接到指令,將打響戰鬥時間改為11月27日。戰鬥時間的延遲並不意味著楊根思等人可以鬆一口氣,當時由於聯合國軍對朝鮮北部進行大規模的狂轟濫炸,造成我軍補給十分困難,戰士們除了乾糧袋的炒麵根本沒有別的口糧,一口炒麵一口雪幾乎是常態。11月27日這一天,楊根思帶領的三連徹底斷了糧,眼見戰鬥即將打響,幸好營部通訊員挑來了兩小筐土豆,3連的戰士們知道現在整個部隊都缺糧,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團首長還特批這些土豆實在不容易,於是決心打好仗來報答首長們的關心。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一場鵝毛大雪從天而降,長津湖地區籠罩在白雪皚皚之中。解放軍向東線北上的美軍陸戰第一師發起了反擊,經過一天的激戰,美軍陸戰一師被包圍在了長津湖一帶,此時對美軍陸戰隊而言,最重要的是保住分散在上百公里戰線上的中間部位——下碣隅裡的安全。28日夜裡,志願軍對下碣隅裡的攻擊並不十分猛烈,這讓美軍陸戰一師看到了一絲生還的希望。

1950年11月29日清晨戰鬥打響,朝鮮長津湖下碣隅裡外圍南部的小高嶺,震耳欲聾的飛機不停地在上空盤旋,地面上硝煙瀰漫,烈火還在不停燃燒。美軍集中空中和地面火力對小高嶺進行猛烈轟炸,陣地陷入一片火海,土翻了一層又一層,猶如人間煉獄。為了阻止美軍南逃,楊根思立下了“人在陣地在”的軍令狀,他帶領戰士們利用工事進行艱難的防禦,寸土不離。他高喊著:“同志們,堅持住,我們要誓死堅守陣地,就算炸成灰也要灑在小高嶺上。”猛烈的炮火已經將原本白雪皚皚的小高嶺燒成了焦土,樹木都燒成了木炭。炮火停息後緊接著是美軍一波又一波的進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第八次。一天時間裡美軍發瘋似的向小高嶺衝鋒了八次,除了留下大量屍體,敵人始終未能突破小高嶺。美軍知道如果再攻不下小高嶺,那麼他們面臨的就是志願軍越來越緊的包圍圈和被圍殲的命運。

保家衛國:英雄虎膽楊根思

視死如歸的楊根思

八次衝鋒後陣地突然安靜下來,此時小高嶺只剩下楊根思和一名重機槍排長以及一名傷員。憑著經驗,他知道這種安靜是短暫的,他下了一道命令,讓重機槍排長帶著傷員趕緊撤離。此時陣地上只剩下楊根思孤獨的身影,他默默地收攏了陣地上所有的武器,一包炸藥、三顆手榴彈和一支駁殼槍。又是一番狂轟濫炸,敵人發動了第九波攻擊,楊根思隱蔽在山頭上等待敵人靠近,打光了子彈,扔盡了手榴彈,最後抱著一捆炸藥包聲色凜然地撲向密集的人群,隨著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楊根思與四十多個敵人同歸於盡。

楊根思用鮮血和生命踐行了他“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的誓言。雖然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8歲,但他的精神永遠融入了中國軍魂之中。

【讀歷史,樹正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