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足球的一點思考。技術決定下限,意識決定上限

對中國足球的一點思考。技術決定下限,意識決定上限

在國內,無論是領域專家還是普通球迷,大家一直都在激烈討論的一個問題是,中國的球員同國外的球員究竟差在哪裡?同樣是一個腦袋兩條腿,我們怎麼就是踢不贏對手呢?如果一定要找到答案,就必須追根溯源層層分析。想要踢好足球,除非百年難得一見、天賦異稟的人,可以不需要經過系統的訓練,但凡想要進入足球的領域,你就需要從小開始鍛鍊,接受系統的、科學的、正規的訓練。所以青少年足球是所有的基礎,在青少年時代接受的足球培訓將決定這個球員以後的職業生涯。在中國,青少年接觸到的關於足球培訓的第一個機構正是他們所在的學校——校園足球。

最近幾年校園足球開始被頻繁的提及,甚至進入了教育部的教學大綱。雖然在政策上開始被重視,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我們在校園足球這一塊有太多的欠缺,尤其是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校園足球老師——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非常的落後。孩子們在青少年時代能否有好的指導,校園足球老師至關重要。根據我們所瞭解的情況,很多校園足球老師都是在政策變化後由其他科目的老師轉崗過來的,如果只是體育老師或者其他球類老師轉成專教足球的,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但是真實的情況卻是,有大部分數學、語文老師在匆忙中被趕鴨子上架,草草看過兩本書就開始教學生踢球,這種情況才是我們應該要嚴肅對待的。

對中國足球的一點思考。技術決定下限,意識決定上限

這種足球環境下培訓出來的球員,當他們參加比賽,所有的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很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當中國的球員拿到球后會有明顯的停頓時間,要抬頭觀察隊友的位置,然後才會考慮是否傳球。而國外的球員在比賽中,球傳的極其流暢,在防守反擊的戰術中,能很快的將球打入到對手的禁區。同樣的在戰術執行層面,無論局面多麼被動,國外的隊伍始終保持不亂,該如何執行教練的安排,球員們做的井井有條。反觀中國的球員,在比賽中一旦形式打不開或者落後,就開始慌張、急躁、蠻幹起來。

我們不是要貶低中國的球員,相反的在比賽中,我們也能明顯的看出來,拋開年齡因素,一些中國隊員的個人技術比對手要出色的多,面對對手的逼搶,也能穩穩的拿住球和隊友做配合。然而在比賽的效果上,這種基於個人技術的發揮對於比賽的走向卻沒有多大的影響。

說了這麼多,其實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技術決定下限,意識決定上限。在青少年時代,我們的球員接觸到的教練本身能力較低或者思維固化,他們讓孩子們往往練的都是死板的固定的技術,比如對著牆踢球,一對一踢球,固定地點固定腳法打門等等,就像我們的學科教育那樣,變成了填鴨子,你只管練就行,至於為什麼練,練了如何使用這些先不管。孩子們自然而然的就放棄了主動思考的能力,在場上的表現就是創造力的嚴重缺失,那種足球的意識跟不上節奏。為什麼鄭智已經30多歲的高齡了,卻踢的越來越妖,國家隊始終不能缺少他呢?那是因為他開始用腦子在踢球了。如果他的教練在他小時候就能傳授這種意識,也許鄭智取得的成就會遠遠高於今日。

如果想要我們的足球走向世界之巔,基層教練這一環是所有問題的癥結所在,希望未來不僅是在政策上加大對此的扶持,也希望我們的教練可以從自身出發,多多學習國外先進的理念,從根本上來推動中國足球的徹底革新,拯救我們所熱愛的足球

對中國足球的一點思考。技術決定下限,意識決定上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