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孩子的出生順序能決定“孝順值”,理由“一針見血”

文/宋媽(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有多個孩子的家庭中,父母內心裡總是嚮往“一碗水端平”,但事實上,父母在處理多孩關係時,下意識都有“偏心”。基於父母的“偏心”,往往會造成孩子以後對父母的“孝順值”不一樣。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多孩家庭中,孩子的出生順序就能決定今後的“孝順值”。關於這種說法,聽起來似乎有點玄乎,你覺得這個觀點可信嗎?

心理學家:孩子的出生順序能決定“孝順值”,理由“一針見血”

父親中風進醫院 最孝順的竟然是他

小虎今年30歲,是家裡的老大他還有個小他三歲的弟弟小勇。兩兄弟的感情一直都不錯,即使都已經有了各自的家庭,但還是經常出來喝酒聊天。

這天,兩兄弟接到了母親的電話,說父親中風進醫院了。

兩兄弟急忙趕到醫院,還好父親搶救及時,再加上是輕微的腦中風,所以不算嚴重,只需要在醫院治療觀察幾天,沒問題就可以出院了。

心理學家:孩子的出生順序能決定“孝順值”,理由“一針見血”

在父親住院的這一個星期裡,小虎天天都來看父親,陪著父母說話解悶;而小勇只有第一天來看過父親,後面就再沒來過了。

看著天天跑來醫院的小虎,老兩口覺得還是這個大兒子靠譜,小兒子野慣了,以後養老還得指望大兒子呀!

由於小虎天天往醫院跑,忽略了家裡的老婆孩子,老婆就向他抱怨:“就你孝順,天天往醫院跑,家都不顧了,也沒見你那好弟弟這麼勤快呀!”

小虎也知道自己忽略了家庭,只有好好向老婆解釋,說自己是家裡的老大,不能像老二這麼隨心所欲,父母有事,肯定要多幫襯些。

心理學家:孩子的出生順序能決定“孝順值”,理由“一針見血”

家裡有兩個孩子,通常老大比老二更孝順,主要原因有兩點

1:責任感驅使

中國自古就講究“長幼有序”,父母對“長子”通常寄予了更多的希望。雖然現在已經沒有這麼明顯的講究,但父母很多時候仍希望老大能承擔起家裡更多的責任,特別是照顧弟妹的責任。

如果在二孩家庭中,兩個孩子的年紀相差較大,老大照顧老二、陪伴老二的時間甚至比父母還多;由於年紀越大越懂事,老大對於老二的要求也會主動讓步。

所以,老大對於家庭和弟妹的責任感會越來越強,長大後也會更孝順。

相反,老二從出生開始,就享受父母和老大的照顧,習慣了什麼都聽父母或哥哥姐姐的。面對家庭和哥哥姐姐,老二的依賴意識是深深刻在骨子裡的

相對於老大,老二的責任感就沒那麼強,長大後會更為自我,對於家人的關心更少,更注重自己的感受。

心理學家:孩子的出生順序能決定“孝順值”,理由“一針見血”

2:“爭寵”心理作祟

由於老二的出生,原本受盡“獨寵”的老大會感受到“父母不再只愛我了”。特別是老二才出生那幾年,父母的愛由於分給了更需要照顧的老二,讓老大感到了嚴重的“危機感”。

為了重新讓父母重視自己,老大就會做出一些“爭寵”的行為。小點的孩子會通過“調皮搗蛋”來引起父母的重視,而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通過“多做家務”、“好好學習”來換取父母的關注和表揚。

久而久之,老大就會對父母的想法和事情更為關心,長大後也是如此。所以老大會對父母“更孝順”。

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由於父母對待老大和老二不一樣的“態度”,出生順序確實是可以決定孩子的“孝順值”的。

心理學家:孩子的出生順序能決定“孝順值”,理由“一針見血”

心理學家還發現,如果是三孩家庭,最孝順的孩子通常是老二!這個結論可讓人大跌眼鏡了,因為大多數人認為,三孩家庭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老二。

老大出生早,享受父母的愛最長,父母對老大通常最為重視;而老三出生最晚,最小通常享受的照顧和寵愛最多;夾在中間的老二似乎就沒那麼幸運了,想比老大和老三,最容易受到父母的忽視。

但正是因為長期“被忽視”,造成了老二在父母面前更想證明自己。於是他們長大後,就會主動承擔起照顧父母的義務,向父母證明他們不是“沒用”的人,不比老大和老三差,甚至比他們更優秀、懂事。

心理學家:孩子的出生順序能決定“孝順值”,理由“一針見血”

孩子的出生順序是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父母們如果想要孩子們都成為孝順、顧家的人,從小就要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父母應以身作則,主動孝順長輩,孩子才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長大後成為一個孝順的人。

今日話題:心理學家:孩子的出生順序能決定“孝順值”,理由“一針見血”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宋媽說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