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收入比阿里多3700億,利潤少1100億,背後藏硬核實力

【4月16日專稿】華為創立於1987年,阿里創立於1999年。華為是中國收入最高的科技公司,阿里是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華為是製造業,阿里巴巴是服務業,兩大巨頭年報對比又會如何?

在年報發佈上,華為本來不是上市公司,完全可以不發佈年報,也許是考慮到讓公眾更加清楚認識華為,所以還是定期發佈半年報和年報。而阿里巴巴財年也不是自然年,而是從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錯位一個季度。這或許是為了適應大股東軟銀的需要,軟銀財年週期和阿里巴巴完全一致。

考慮到阿里巴巴已經發布完截至12月31日的3個月季度財報,如此一來,按照自然年度而言,阿里巴巴2019年4個季度財報也就比較完整,將兩強年報進行分析,完全沒問題。

華為2019全年實現銷售收入8588億元,同比增長19%。華為2019年實現淨利潤為627億元,相比2018年的593.45億元增加大約5.56%。

華為收入主要有三大塊:運營商業務收入為2967億元,同比增長3.8%;企業業務收入為897億元,增長8.6%;消費者業務為4673億元,同比增長34%,其他業務也有51.3億元收入,同比增長30.6%。

華為消費者業務(主要是手機、筆記本等)收入是華為最大收入來源,佔比超過一半。華為手機實際上市再造了一個新華為。如果不是消費者業務在2019年增長34%,顯然華為全年收入增長是不會達到兩位數的。

財報季 |華為收入比阿里多3700億,利潤少1100億,背後藏硬核實力

所以華為已經不是印象中的電信公司,將之稱之為消費電子公司也可以。正如小米集團在上市路演時,曾把小米模式比喻成“騰訊X蘋果”,那麼華為如果看成“思科X蘋果”是不是也成立?

阿里巴巴2019年一季度到四季度,收入分別為935億元,1149億元,1190億元,1615億元;每個季度收入同比增速最低38%,最高為51%,平均達到43%。老實說,阿里巴巴年度總收入達到約4900億元,還能保持如此高增速,還是非常了不起的。而四個季度淨利潤分別為259億元、214億元、726億元、585億元,累計1784億元。

之所以如此強調阿里巴巴高增速,是因為互聯網公司市值第二的騰訊,2019年四個季度收入增速分別為17%、20%、20%、29%,年收入增速不到21%,和華為相差不大。

阿里巴巴收入來源於核心電商、雲計算、大文娛和創新類業務等大類,在四季度中分別收入為1415億元,107億元、74億元、19億元。可見,核心電商佔據阿里巴巴總收入接近9成。和華為相比,阿里巴巴電商收入獨大。當肺炎疫情來臨時,中小企業生存艱難,對阿里巴巴這個平臺來說,影響同樣巨大。

對華為來說,真是“不以利潤論英雄”。因為,華為將更資源投資到未來,就是研發。2019年,華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9.6萬名,約佔公司總人數的49%;2019年研發費用支出為1317億元,約佔全年收入15.3%。最近十年,華為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超過6000億元。

阿里巴巴2019年四個季度研發費用分別是87億、105億、109億、111億,累計達到412億元,大約佔總收入比例為8.4%。華為研發投入是阿里巴巴3倍多。這就是華為收入比阿里多3700億,但是利潤卻少1100億的秘密。

這也可以理解,阿里巴巴是上市公司,必須維持一定程度淨利潤;而華為未上市,甚至沒有外部股東,可以更加從容部署長遠戰略。所以在絕對淨利潤巨大差異背後,看到華為的真正實力。如果哪家企業被稱作“XX界的華為”,大多是因為其在研發上重金投入,達到了較高比例,才會有此美譽。

華為和阿里,無論是公司還是創始人,特點都十分鮮明,這兩家公司也是民企兩面旗幟,雖然不在一個賽道中競爭,卻也各有精彩,希望他們取得更大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