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的浦東,要憑這6大產業奔向2萬億

從1990年到2019年,浦東新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從60億元增長到12734億元,增長了210多倍;從1993年到2019年,浦東新區的財政總收入從11億元增長到4316億元,增長了380多倍……

開發開放30年後,浦東以全國1/8000的土地面積,創造了1/80的GDP、1/15的外貿進出口總額;以上海1/5的土地面積、1/4的常住人口,創造了上海1/3的經濟總量、40%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50%的金融業增加值和60%的外貿進出口總額。

同濟大學經管經濟與金融系教授石建勳認為,30年前開發開放浦東,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30年後浦東開發開放再出發,同樣有著特殊的、新的時代背景和歷史使命: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形勢複雜嚴峻,既面臨出口增長的“天花板”,也面臨高科技產品和技術進口的“卡脖子”問題。

而立之年,浦東新區的新目標是,到2025年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

要完成這一目標,落腳點在哪裡?六大產業集群。動力在哪裡?改革開放再出發。

圖片

產業能級倍增

到2025年,浦東要培育形成六個“千億級”規模的硬核產業集群,分別是3個4000億元產業集群——中國芯、未來車、數據港;2個2000億元產業集群——創新藥、智能造;1個1000億元產業集群——藍天夢。

這也意味著,到2025年,浦東集成電路全產業鏈規模達到4000億元,實現3倍增,占上海全市比重提升至80%;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力爭突破2000億元,實現3倍增,佔全市60%;航空產業規模1000億元,佔全市80%;汽車產業總產值4500億元,佔全市40%,其中新能源汽車佔汽車的比重達到30%;成套設備產值2200億元,佔全市40%;信息產業營收規模5500億元,佔全市50%。

作為培育產業集群的重要舉措之一,4月15日,張江總部園、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開園儀式在張江科學城舉行。兩個園區預計總投資額將不少於500億元,推動創新藥、中國芯的佈局和發展。

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所長沈桂龍認為,從目前各種層出不窮的技術、眾多國家的諸多創新舉措來看,搶佔技術制高點並率先形成全球引領的產業化技術,是國家競爭的優先選項。

“要充分發揮浦東在推進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全球價值鏈的攀升的模範帶頭作用。”沈桂龍表示。

事實上,浦東在開發開放初期就提出了“三個先行”的策略:基礎設施先行、金融貿易先行、高新技術產業化先行。

上海社會科學院區縣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建勳說,浦東產業政策中的部分重要內容是按照中國加入WTO的要求制定的,因此浦東率先實施了金融貿易開放政策,並對醫藥產業、汽車產業的發展和項目引進制定了詳細的產業政策;在陸家嘴、外高橋、張江、金橋形成了中國重要的國際金融、對外貿易、生物醫藥和製造業基地。

2008年,浦東建立了產業風險管理機制,實施了產業多元化拓展戰略。通過服務行業結構多樣化、實體產業高技術化成功抵禦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促進了成套設備製造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石油及精細化工製造業、生物醫藥製造業等高技術產業發展。

2013年,藉助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和產業的持續開放,浦東加快向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邁進。

以生物醫藥為例,從1992年在張江佈局至今28年來,張江已累計獲得新藥證書超過50個;目前擁有在研創新藥物品種超過400個。2019年上海獲批的3個一類新藥證書來自張江。同時有超過60個創新藥物處於臨床Ⅱ、Ⅲ期試驗,其中一類新藥超過30個。

數據顯示,2019年,浦東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1.5%。根據浦東新區產業能級倍增行動方案,到2025年,浦東工業增加值要從2732億元增長到4600億元,總產值達到1.84萬億元,增加值率保持在25%以上,工業從產值規模增長向效益增長轉變。

圖片

開放型經濟的制度供給

——自貿區4.0版

從1990年開發開放至今,推動浦東一路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的,是改革創新和先行先試。

1月15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參加浦東新區代表團全團審議時指出,浦東要努力成為當今世界高水平開放的一面旗幟。勇敢站在開放最前沿,積極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

這背後一個關鍵動力是全面增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制度供給能力。

4月10日,上海市委常委、浦東區委書記翁祖亮主持召開企業座談會,提出要全面對標、深入研究國際最新規則,推動自貿試驗區4.0版建設,為企業用足用好國際、國內兩方面資源提供強有力制度支撐。

2019年6月25日,上海出臺《關於支持浦東新區改革開放再出發 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浦東新區要以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建設為引領,加大開放型經濟風險壓力測試力度。

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拓展,以更大力度推進全方位高水平開放,是自貿試驗區以及新片區的一大任務。

2013年至今,上海自貿區在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後監管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1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向全國複製推廣。

截至2019年底,自貿區54項擴大開放措施中已落地33項,累計落地企業數3230個,其中2019年新落地擴大開放項目413個。

陳建勳稱,從系統性開放思維看,浦東需進一步提升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以自貿區建設為抓手,在安全可控的情況下,推動外資進入金融、電信、教育、文化等領域;以自貿區建設為抓手,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形成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的“中國方案”。

圖片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房穎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