抨擊“小鮮肉”已經成為政治正確了嗎

黃軒曾經接受一個採訪說,“對當下的年輕中國演員來說,可能表演本身已然不重要了,長得好看一點,拍一個古裝神劇就出來了,然後突然就火得一塌糊塗,很多電影的大導演就去找他們來演自己的電影,目的竟然是為了利用粉絲效應去保障票房。 ”

“鮮肉時代”已然到來。那當代的“鮮肉”又具體是指哪些人呢?

從狹義上來說,“鮮肉”一詞是指年紀小長得帥的男性藝人。

而在中國鍵盤俠的指尖,它又特指一無所長的所有年輕男子。

而這兩種意識形態上的差異,恰恰是對鮮肉評判爭議問題的導火線。

我想問問你們,你們口口聲聲,義正言辭地把他們的一無是處, 你們到底是買不起鏡子還是買成了“風月寶鑑”了?

所謂的“小鮮肉”放到我們生活中也就是那些初入職場的新人,無論你是清華大學畢業的,還是青蛙大學畢業的,又有誰是一出來工作就可以做到有條有理,事無鉅細的。每個人總會有一個摸索的過程,那些年輕人不怕苦,不怕累,一點一點地摸清腳下的路。然而前輩們的一句“誰讓你年輕”就把你堵得無話可說。從這裡可以看出,這種把批判鮮肉當成正義的風氣並不是只存在於娛樂圈,而是貫穿了我們整個社會,不過娛樂圈處在風口浪尖罷了。對此,小狼我說一句,“將心比心”吧,那些小鮮肉就算唱的再難聽,演的再僵硬,人家又沒有逼著你去掏錢買電影票、買專輯,你又何必煞費心思罵人家呢?就因為人家長的比你帥,比你年輕,掙得還比你多?你有本事你也可以去混鮮肉,養NC粉啊。不過就是打著擔心娛樂圈未來的旗號來遮掩自己那顆羨慕嫉妒恨的心罷了。要是真的說起來,你有資格去擔心一個行業的未來嗎?每個所謂的過來人在評價他們的時候都有私心在,有些人自身的年紀跟他們差不多,也可能比他們大個幾歲,但還在單位裡苦熬著,每天熬著夜工作,卻始終得不到應有的收穫。而這些“小鮮肉”看到了一絲希望,又有一絲嫉妒,給人以一種錯覺,只要有一絲努力再加上一點運氣就能得到回報,這麼想無可厚非,但我還是想求你們,別那麼苛刻了,給我們這些年輕人一點盼頭,可以嗎?

正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讓喜歡的人去喜歡,討厭的人就別去不看啊。

還記得《重慶森林》吃鳳梨罐頭的金城武嗎?

還記得《無間道》裡回眸對視的余文樂和陳冠希嗎?

還記得《阿飛正傳》裡撩動頭髮的梁朝偉嗎?

還記得《聽說》裡不說話也迷倒一片的彭于晏嗎?

唐國強老師剛出道時被稱為“奶油小生”,不就是當年的“小鮮肉”嗎?後來通過自己不懈努力終於成一代經典。鮮不鮮肉無所謂,關鍵還是要有實力。

如今仍然活躍在人們視野裡的實力派偶像們,也都經歷過如今那些鮮肉們的一切,無論是褒獎,還是批評。鮮肉,靚仔,帥哥,這些詞語都曾出現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過。但我們在誇獎以上這些明星擁有無與倫比的美麗的同時,往往會在後面加上一句,“他的演技是真的不錯!”“沒想到除了一個英俊的外表他還會這個啊!”“客觀來說,我還是比較欣賞他的才華。”

中國的娛樂文化繁榮需要“證據”。而鮮肉時代也終會過去。

這才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我們不只有《走近科學》!

抨擊“小鮮肉”已經成為政治正確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