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逃婚当上女军医,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后嫁给开国少将

红四方面军是女红军最多的主力部队之一,大约三千人的队伍中,绝大多数参军的女娃身世都很凄惨,不是卖给地主为奴为婢,就是早早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亦或是嫁做人妇,牺牲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

但是有些人敢于站出来挑战封建制度,放开裹脚布,摆脱旧习俗的诟病,勇敢地选择另一条人生路,秦仪华就是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



1919年出生的秦仪华是四川平昌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1935年春跟着红四方面军踏上了长征路,那时候她才15岁。

她逃婚当上女军医,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后嫁给开国少将

她的原生家庭很贫困,幼年丧父的她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母亲和祖母两个女人无法承担起养育她的重担,没有闲钱来供她上学堂。

原本她的家中也有几亩田地,但是没有男性撑着门面,经常会有官绅、团防上门敲诈勒索,一家人过着被剥削、欺负的日子,没有还手的余地。

秦仪华早些年很喜欢读书,上不了私塾的她,经常躲在学堂的窗户底下偷听夫子授课。

后来她的母亲狠下心攒了一笔钱送她读了几年书,还为她找了一个婆家,希望她能够早点嫁人,免得在自家吃苦受罪。

母亲虽说是好意,但是十一二岁的秦仪华却并不领情,她不愿他人左右自己的人生,说什么也不同意这门亲事。

为了能够摆脱那个未曾谋面的“丈夫”,她一直在做抵抗。

直到1933年,红军来到了她的家乡,她毅然决然地逃婚了,报名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队伍里女兵很多,各个英姿飒爽,看起来年龄都不大,实际年纪大概在16、17岁的样子。

她逃婚当上女军医,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后嫁给开国少将

当时的秦仪华才14岁,本来是不被允许加入部队的,因为年龄太小。

可是秦仪华就是不放弃,在她的苦苦哀求下,红四方面军的领导同意了她的请求,并安排她到一名女委员的身边担任勤务员。

红四方面军在平昌呆了一段时间后,要继续向着通江前进,秦仪华要离开自己的家乡了。

临行前,她回去见了一面自己的母亲,母亲还是没有改变原来的态度,这让秦仪华很伤心,因此铁了心要随红军闯四方。

一开始,她没有习惯行军的速度,觉得每天要走山路,还要打仗,很辛苦、很危险。

一度,她还哭鼻子想家,可是在其他女红军的安慰和鼓励下坚持了下来。

她为红军部队也做了很多,帮制鞋小组编草鞋,后来又加入了医院,帮部队抬担架、照顾伤员、运输粮食。

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部队重新整编,秦仪华因为部队精简,无处可去,没有办法赶上大部队的步伐,被当地的地方官员当成了“逃兵”抓了起来。

她逃婚当上女军医,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后嫁给开国少将

那段期间,秦仪华吃不好也睡不好,每天起来还得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所幸,后方的部队在路过时将秦仪华认了出来,又把她带回了部队中,她才得以继续跟着上路。

红四方面军过了三次雪山、草地,牺牲了许多年轻的战士,秦仪华在看到其他战士饿到不行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干粮捐给他们,自己靠着一块盐巴挺着。

平昌县的工作人员询问秦仪华过草地的艰难时,秦仪华表示:“我身上带着一块砖盐,一般是舀一勺河水,兑着喝,砖盐循环使用。”

在她看来,那不是盐,是一种信念。

红军走过的地方,百姓拥戴,群众欢呼,大家因为红军的宣传和主张,自发的加入队伍,红军人数越来越多。

看得多了,秦仪华从那个赌气参加红军的小姑娘,成长成了一心为民的女战士。

因为长征中有过在医院看护的经验,长征结束后,秦仪华被分配到延安张村驿卫生学校学习,并在一年后毕业。

她逃婚当上女军医,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后嫁给开国少将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秦仪华先后在八路军直属卫生处、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哈尔滨卫戎医院任职。

1955年,秦仪华被授予中校军衔,并嫁给了开国少将孙仪之,两人为党鞠躬尽瘁,令人动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