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满分提到200分,你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悲不知何起


要拿其他科的分数来补吧,总不能说其他科都不动就单纯给语文加分,这样的话应届生的负担更重了。想法是好的,但考虑下应届生的感受,否则只是局外人的自娱自乐,知道加个分对学生的影响多大吗?他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背诵理解,除非你相应地减轻其他科的分数。

另外,就保护传统文化这个目的而言,个人觉得加不加分作用不大。很多大学,语文只学一两年甚至一两学期,英语呢,四六级雅思托福一堆考试,作为一个中国人,想想都挺可悲的。官方教育都不重视,就难以形成一个传承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你叫谁去坚持?


Reason1874


高考语文满分提到200分,我反对,我认为分数只是外在形式,考什么更重要。

1、 分数提高到200分,如果考试的内容不变,那么只是提高了每一个题的分值,当然这样的结果是多数题目都会做的或学得好的同学分数更高,大部分不会做的或学得不好的分数更低,拉大了彼此的分值。

2、 分数提高到200分,如果考试的题量增多,可能不是百分之十五的学生,而是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完成试卷的题目,那么这样考试的意义何在呢。这也不是教育者或者管理者的目的吧。考试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做都做不完,何谈能力,从什么地方再去看学生的能力呢。

3、 分数提高到200分,如果考试的内容发生变化,增大古诗文的考试的量,这可能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古诗文值得传承,但这些内容离我们现实生活较远,有一些内容艰涩难懂,现在的考卷里面,我们有对古诗文的默写,有诗歌鉴赏题,有文言文阅读题,做好这几类题,我们基本能理解浅显的古诗文。因此我认为也没有必要增大古诗文考试的量。

4、 在分值不变的情况下,作为教育者,考什么更合理更科学,能更多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人才,我觉得这才是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合为时而著”考试也是有它现实的目的和意义的,考试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着眼于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解决现实问题,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我觉得这是极好的。


渝渝的小世界


将高考语文提到200分,这个建议早在2019年就有专家在某大会议中提到,但是至今为止,对于这个提案官方没有做出通过,没有回复,更没有下文,现如今临近高考,又拿来说道这件事,还是有必要讨论的。

古文分值100,现代文分值100,语文分值占比不妥,考试应紧跟时代,不能与生活脱节!

在之前专家的提案上,高考语文200分,有意将文言文的考试内容增加到100分,而现代文的分值内容占比也是100分。而当前所使用的全国一卷的考试内容中,文言文占36分,写作60分,现代文占54分。而在阅读占比上,更是达到了61分,这样的设置其实已经将古文的分数摆在了一个较高的位置,再增加古文占比其实是一个多方都难接受的结果。

1.教师授课难度提升

我们知道,现在不论是高中教师还是初中教师,他们自己本身对古文的理解程度就不高,增加古文的考查力度,势必要增加教授古文的课程,而这会使得多数教师备课时间加长,不利于教师的休息。其次因为教师的不熟悉,更会使得学生对文言文的现代解释产生疑惑,增加语文考试的不确定性,对考生不利。

2.学生学习时间加长,且与生活脱节

事实证明,古文只存在于研究领域,如果一意孤行的对语文的考查增加力度,势必会使得高中生的复习时间加大,挤掉宝贵的时间给英语、数学科目,且与生活相干性不强,学生一学即丢,毫无回味可言。

3.阅卷难度加大

增加文言文的分值,就意味着要增加语言翻译题,这就会使得阅卷老师的阅卷时间加长。语文题目本身就没有一个100%的答案,每一题的阅览不仅要求要求阅卷老师的准确性,还要速度。这无意中就会增加阅卷老师的难度。

4.现在的全国卷出题较为合理,难以适中,结合当下,更具有考查性。

目前的全国卷设置了两选一阅读,考古考今,考社会考道德、考科学考应用、分值设置合理,难度适宜。语文考查的目的本身就是对修养的考查,不存在倾覆,也不存在强势。因此设置的过难不是出发点,让考试能够以此拉开分数也不是出发点。对阅读能力的重点考查是让学生过多的对文学的熟悉,对古文的考查是让学生有所熟悉,与大学能够连接。因此全国卷无论是出题模式和出题思路都是值得各省市去学习的。

5.唯一的建议:在写作上的考查不应仅仅存在与现代文,而应对古文也有所偏爱

多种形式的文体,多种形式的文字,多种形式的题材才是文学开放的标志,在保函中才能让学生大胆尝试,张扬文采,潇潇洒洒,既是人生,更是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