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促“五化” 服务暖民心

——黔西县110社会联动中心探索社会治理新机制工作纪实

  1月15日,由省委改革办主办的“2019年度贵州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社会投票阶段于当日23点结束。毕节市案例《黔西县110社会联动中心“五联五化”机制着力解决群众诉求》以777581票位列第一。

  每一票,都凝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心、真情,也是黔西县110社会联动中心服务群众的点滴写照。

  2019年初,黔西县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依托大数据资源融合共享,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110社会联动中心,探索建立“五联五化”体制机制,完善社会治理防控功能,及时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和群众紧急救助事项,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推动县域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级联手

  群众诉求受理阵地化

  今年年初,记者走进黔西县110社会联动中心。中心工作人员聚精会神,随时准备接听群众来电诉求,确保第一时间通知到涉及部门,及时为群众办实事。

  中心综治科科长黄鹏说:“联动中心接到报警后,接线员立即根据报警内容快速分析研判,随后根据属性通过110社会联动平台推送至相关部门的电脑终端及手机APP,网格员接收指令后立即赶到现场,核实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通过文字、图片及电话等方式,向中心反馈现场情况。待事件处置完毕后,网格员又通过手机APP反馈现场处置情况,并申请办结。”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黔西县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阵地建设,整合相关部门资源,确保服务群众有阵地,实现“只进一扇门,解决所有事”的目标。

  建县级联动中心。将原综治中心司法“三中心”等多个指挥系统整合建成县110社会联动中心,中心内部建成“乌蒙云”大数据平台,系统自动对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和整理,实现部门间信息交换共享,为中心指挥调度提供数据服务和支撑。

  建乡级综治中心。将乡(镇、街道)7站8所功能整合成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等“两办一中心”,建成集视频监控、指挥协调、上下联动、服务群众、矛盾化解于一体的乡级综治中心。目前,该县建成乡(镇、街道)综治中心30个。

  建村级服务窗口。合理布置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和视频监控室,建成简单实用、功能齐备的村级综治服务窗口,并通过110社会联动平台推送信息的方式完成办事流程,实现窗口服务“一岗多能”,做到数据跑路、即时办理。

  数据联网

  群众诉求收集多元化

  广泛收集各方数据,目的是让群众享受到“智慧”治理带来的便利,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黄鹏介绍:“110社会联动中心,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部门联动为主体,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全覆盖为基础,实现了部门联动联手处置各类社会问题,运行过程中坚持‘三个三’运行模式。首先是三条路径发现社会治理问题,其次是老百姓报、网格员‘寻’、大数据‘扫’。”

  大数据“扫”。充分发挥大数据“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将全县人、事、地、情、物等信息录入平台,并将数据导入“乌蒙云”系统。同时,整合运用“天网”“雪亮”等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及各类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实现对社会问题早发现、早掌握、早处置。

  网格员“巡”。以村为单位,把3至5个村民小组划分为1个网格。此外,整合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人员担任网格员,并邀请村民小组长及“五老人员”等担任网格协管员。各网格员通过巡访群众查找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后录入上报并进行初期处置。

  老百姓“报”。建立社会联动中心110服务热线,整合公安110、消防119、急救120等各类应急服务电话,与微信、微博、手机APP、短信等联通融合,集中受理群众应急诉求。同时,把“雪亮工程”监控探头按照就近原则接入老百姓“村村通、户户用”有线电视机顶盒,下载安装一键报警智能系统,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以适时观看附近社会治安状况。

  “没想到,现在的110这么贴近民生,哪怕街上的井盖坏了,我们一个电话打去,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来处理。”市民葛洪说,“这些越来越快捷、高效的服务方式,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部门联通

  群众诉求派送流程化

  说起联动中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实现了部门之间的联通,缓解了以前各个部门“单打独斗”的现状。

  接线接报、指令签收、办理处置、延期申请、办结反馈的工作流程,也有效地打通部门壁垒,实现联通共治。

  不仅如此,中心还依托大数据信息系统和科技手段的融合运用,通过 “110平台”统一接报受理,实现群众报警、求助、咨询、投诉“一号通”,并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实行横到边、纵到底的处置方法,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工作职责,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处理群众诉求。

  今年1月,黔西县水平村张银文和小孙子因为煤气中毒昏倒在家。村民拨打报警电话后,110社会联动中心迅速将任务指令下达到派出所接警员及社区网格员,为中毒者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接到联动中心指令后,我们就立即出警,同时,带着120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发生地,仅10多分钟我们就把老人带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及时挽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黔西县水西派出所民警谢张波说。

  水平村支书李理说:“当天,围观群众纷纷表示,‘现在这个110太厉害了,打一个电话,就把所有该联系的都联系了,太省事了。’他们也对各部门的办事速度,竖起了大拇指。”

  处置联动

  群众诉求回应高效化

  “转盘人行道有个井盖损坏,请立即前往处理。”

  2019年10月25日下午,一条指令从黔西县110社会联动中心发出。1分钟后附近网格员到达现场,设立警示标志,并把井盖大小、型号等信息反馈至城管局。10分钟后,城管局车辆载着新井盖到达现场。15分钟后,井盖更换完毕。

  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真正体现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这一切看似简单的处理过程,前期凝结了各级各部门的处置联动。为着力解决群众诉求,该县110社会联动中心积极完善县级协调、乡级处置、村级调解机制。

  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把领导小组各涉及部门按照联动事务的多少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值守单位,统筹全县开展综合服务、维护稳定、风险评估、跟踪督办等工作。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街道)分别建立“1+N”领导模式,在县社会联动中心指挥调度下履行治安防控、矛盾调处、网格管理、联勤联动等职责,统筹开展综合治理、维护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

  以网格为工作单元,网格员和网格协管员通过走访巡查、宣传政策、倾听群众诉求等方式,积极化解群众各类矛盾纠纷。同时,将走访情况录入“乌蒙云”大数据管理平台,对重大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和社会风险,切实摸清实际情况,及时报告乡级社会联动中心。截至今年1月,全县364个村共化解矛盾1265个,解决群众困难1236个。

  如今,“更细致、更精准,更符合群众需要”成了黔西县不少群众的共识。

  考评联贯

  群众诉求解决长效化

  群众拨打110反映“烦心事”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还在于问题最终是否得到解决。

  而建立完善考核评价、追责问责、群众评价机制等,则是确保群众诉求事项能落实落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每天,我们都要对已办结的事项进行回访,看看是否着实解决了群众诉求,并形成‘每日综述’,发送至各级各部门负责人手机上,各事项办理情况一目了然,而且,完成情况还与年终考核挂钩。”黄鹏说,“对于群众诉求,我们推行办结诉求网上评价,定期抽取平台民意测评数据,对部门在受理、处置、反馈、结案等环节进行分析汇总,将诉求办结情况通过短信告知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作出评价。事情办得好不好,关键还是看群众满不满意。”

  同时,该县还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和“三升三降一满意”的目标任务,制定社会联动中心工作考核办法。

  千舸竞航风正时。黔西县以110社会联动为根基的综治中心鞍实步稳,翘首待奔,发挥情报收集精准、预测研判精准、指挥及时精准、处置有效精准的作用,为全县平安稳定开创新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