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谚语“门留3,房留4,棺留6”是迷信吗?有什么道理?

伊人间


“门要留三”,门指的是大门,对于古人而言,何为大门呢?大门也就是意味着全家人的脸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户人家都会专门在大门上花心思,就算是花上重金,也愿意为自己的家装上一个气派的大门,这样外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大户人家,而不是普通的小门小户。

“房要留四”,这里的房是房门,正常手工艺人在设计房门的时候,会专门在门的位置留一个洞,当然,这个洞不是随随便便留的,而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特别是在尺寸方面,房门下面的宽度要比上面的宽度宽出来4公分。

“棺要留六”,说的就是木匠在制作棺材时,其尺寸大概都在六尺三左右,为什么是六尺三呢?这是因为古人从多年的棺材制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棺材的尺寸若是比六尺三大,那么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若是尺寸低于六尺三,那么就会显得太小,装不进去,相当于这幅棺材白做了。由此可见,古人是非常精打细算的,这可能也和以前的物资比较匮乏有关系。

专注三农,洞察商机!三农洞察致力于为您分享农业道路上的致富商机、实用技术、市场趋势,关注我们,三农路上不迷路!


三农洞察


农村俗语:“门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分别是啥意思?

史学界的9527 5月30日

老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说,很多事情都有它相对的准则。特别是我们讲究“中庸之道”的农村,古代更是如此,盖房搭屋以及婚丧嫁娶,都有他特定的行为规范,当人人都接受了以后,就成了家喻户晓的规定。比如在盖房搭屋的时候,初始建造需要有规划,门留多大合适,都有说道,甚至人去世,棺木的大小更有讲究。

对于这些生活中的习俗,我们的祖先早就定下来了规矩,那就是“门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大家咋一听到,很多人会感到有点晦涩难懂,甚至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看看我说的是否有道理,大家一起来谈论一下。

门要留三

这句话里所说的门,是指房子大门,其实也就是代表着这家人的门面,大多数人都注重建造工序细节。大门不仅豪华漂亮,而且在安装尺寸上有说道,大门的上边宽度,要比底下的宽度,多留出三分儿。

知道这是为啥这样做吗?因为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说法:天宽地窄,容易聚财。

其实,这是老木工心眼多,因为古时候的大木门,都是一个上横杆和两条立杆,木匠在凿除榫眼时,多少会有点误差。为了安装门框时考虑受力和美观,只能别出心裁。

在安门木工师父中,有一句行话是:“木工差一分,一夜不安心”。当门框架出现了上宽下窄的情况,何况是多出了三分儿,等到安装门扇就费事了,就需要用其它方法遮盖瑕疵,因此要多花很多工夫。

明智的人家,在安装大门时,要给这些老师傅包个红包,弥补一下木匠,要知道这个钱赚的来之不易。

房要留四

这句话也是指安装门时的尺寸,不过,它是指房屋里的门,不是大门。意思是说预留房门的宽度,下边要比上边宽,下边比上边大概要多四分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也有句说道就是:下宽好开怀。

其实,这都是工匠们为了操作方便,所以想出来的这些“好听嗑”。这里插几句:大家知道为啥古代人说“师如父母”吗?就是有很多事情只有内行人“门清”。“教会一个徒弟,饿死一个师傅”,师傅不仅传授徒弟手艺,还有更深的看家本领,就是用怎样方式赚钱,才让别人心服口服的花钱。

要知道“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手艺人走遍天下都饿不着。但是每行都有行规,外人面前藏而不露,让你摸不清头脑,才认为工匠手艺不错,更会舍得花工钱。当师父把这些都告诉给徒弟,徒弟就有了“吃饭本领”,确实可以用恩重如山来形容。所以古人说:父母有生身之恩,而师父有再造之恩,他们之间的恩情相比较而言,也是相差无几啊!

棺要留六

老话说:“棺木六尺三,多大往里钻”,言下之意就是木板需要六尺四有余,裁成六尺二左右的板料,这样安装出来的棺材口,就是长度六尺三左右了。

这里介绍一下,一些现在的朋友们,常把古人的尺寸误解。这里所说的几分,是过去用的市尺,不是现在的厘米。

当然,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木匠做棺木的讲究也不一样。有的地方说棺材长度,是“有福之人六尺有三”,还有一些地方说留尺寸“七尺三走遍天”……。很多地方的不同说道,就不一一介绍了。

不过,全国各地人看到棺木,都会说一句“见棺发财”,意思可以让自己运气好起来,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了。


浮生三月夜


从鲁班等众多优秀的木匠就可以看出,中国的木作技术很早就领先于世界,就算是放到现在,其技术依然是一流的。

用我们现在人的眼光来看古人制作出来的这些木质的手工艺品,我们都不禁要感慨,古人真的是长着一双巧手。

木匠的手艺看起来是天赋决定的,但其实这里面有很多规律可循,否则我们也无法将这门手艺延续到现在。木匠在制作不同的东西时,都有他固定的标准尺寸,今天我们说说一句和木作有关的俗语,那就是:“门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说的是什么意思。

先来说说“门要留三”,门有很多种,这里的门指的是大门,也就是家里最大的那扇门,大门是全家人进出的主要通道,也代表着脸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在大门上花了很多心思、很多钱,目的就是让大门看起来够气派够豪华。

而古人在设计大门的时候,对于它的大小比例和尺寸等是有专门的讲究的,比如木匠在制作大门的时候,大门上面的宽度比下面的宽度要宽出3公分,这里面包含了两层寓意,第一层是因为民间有着“上宽好储财”的说法,所以上面设计的宽一点,就代表着这户人家能够赚到钱且存到钱,这是出于美好寓意的需要。

第二层意思是出于实用性的需求,在制作门的时候,上面的尺寸比下面刚好多出3公分的话,方便后续的安装等工作,是出于工作方便所考虑。

接下来说说“房要留四”,首先先澄清一下,这里的房指的不是房子,而是房门,我们知道在建设房子的时候,我们会在房门的位置处留洞,而这个洞不是随便留的,其尺寸也是很有讲究,必须做到房门下面的宽度要比上面的宽度宽出来4公分。

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和“门要留三”大同小异,也是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出于 “下宽好开怀”的美好寓意,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细节设计,让这个家越住越旺。第二层意思是为了方便门的安装,我们都知道,建设房子的时候,都是先留洞后装门的,这也是一种远见。

但是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就有疑问了,门的上下宽度要是不一样,这样的门装完后会美观吗?

会问出这个问题的人说明他没有什么基建的常识,我们平常看到的门上下大小都是一样的,而这里所谓的上下宽度不一样指的是门洞,并非门的上下宽度,至于下面宽出来的4公分,在门装进去之后,师傅们会采用木头或者是泡沫胶等工具来进行填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后看到的门其上下宽度是一致的。

“棺要留六”,我们经常听到棺材本这个词,为什么会有这个词汇的,这其实是人们的一种习惯,以前人们实行土葬,而且潜意识里认为人死后要入土为安,至少要有一副棺材,所以差不多从50岁就开始存钱制作棺材,而以前的棺材都是量身定做的,专门将木匠请到家里来制作,而“棺要留六”,说的就是木匠在制作棺材时,最后制作出来的棺材口的尺寸是在六尺三左右。

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尺寸呢?这是因为经过科学的计算,要是棺材的尺寸高于六尺三,那就会浪费木材,而要是小于六尺三,那么人在死后就装不进去,相当于这幅棺材白做了。

这句俗语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个过去的标准已经不太适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