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讀書可以使我們思想充實,談話使其更臻完美”?

小蝸窺文史


《登高》 唐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除了其格局宏大,氣勢煌煌之外,格律嚴謹,聲調鏗鏘也是另一個原因。全詩二、四、六、八句的“回”、“來”、“臺”、杯“”都屬於“十灰”韻部,以平水韻押韻,全詩各聯的平仄也極為工整,充分體現了詩聖的深厚修為。

但通過作者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引出另一個議題,就是今人讀舊體詩、創作舊體詩,對格律應該怎樣理解?我個人的觀點是:我們不能完全拋開古格律,又不能完全拘泥於古格律。今人有兩個極端,一種就是完全要遵循古韻,每首詩一出來,一堆評價就是哪聯不合平仄、哪句不頁韻腳;另一種就是完全拋開韻律,不理對仗平仄,該怎麼來就怎麼來。其實律詩在古代的發展也是經歷了不同階段,由初唐到中唐,漸漸形成相對完整的格律框架,再經歷朝發展,又各有新的元素進入。今天再寫格律詩,應該有新的格律形勢,針對現在的語言發音,現在的修辭格,進行一次官方的統一,這樣也許能讓舊題材能重顯新活力。否則久而久之,格律詩也只能淪為非遺。



愛閱讀的Raymond


讀書可以豐富充實思想,也是通過讀書與思想深入交流、領會、提升的過程,而談話可以說是通過語言直接交流的過程。若二者相結合,是可以更臻完美的效果。

一、讀書與談話的關係及不同。

兩者的共性都是交流,不同則是交流的對象不同,而且由此產生的效果也不同。讀書是與書深入交流,沒有任何障礙,可以直接在書中體味、感悟、共鳴,而談話的主體是人,因會顧及到對方的感受、人的性格、層次、級別、親疏、場合等,以及是被動談話還是主動談話等因素,雖然可以表達一部分思想,但卻不一定全面深入,況且,談話速度快於讀書,有些還需體會意思、有些還需思考回答,就會影響談話效果不及讀書的共鳴或者認同。

二、以讀書充實思想,以談話表露思想,讓二者完美結合,提升個人能力水平。

我們發現,一些人善於讀書,但對談話表達卻很難,出現“胸有千軍萬馬,口難道一兵一卒”這種情況;相反,一些人不愛讀書,卻談話滔滔不絕、引人入勝,這兩種現象都需要互補,否則,書讀得再多,思想再充實,而談話不行,就很難讓人瞭解你的思想,也很難展示自己的才華,會失去很多機會;而對於談話出口成章,書讀得少思想不豐富的人,雖然開始容易引人注目,但卻後勁不足,也會進步乏力。這就需要強化善於讀書充實思想和鍛鍊談話藝術,讓二者有效融化,產生完美境界。

總之,所提觀點是正確的,關鍵要讓二者同頻共振,才會達到更臻完美的地步。

謝謝大家!

2020.4.11子時即草於西安





地勢坤9


“讀書可以使我們思想深刻”是因為一個人一生的時間是有限的,有些事是沒辦法親身經歷的。只有通過書本上的知識來豐富自己完善自己,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進行思想上的溝通。書中沉澱了智者智慧看到的哲人的哲思,讀的書多了就等同於延長了我們的生命豐富了閱歷,也越來越使思想深刻。

“談話使其更臻完美”,俗話說得好“燈不撥不亮,理不辨不明”這說的是我們的思辨能力。思是思考辨是辨別,既有思考的能力又有辨別是非的水平。這是相輔相成的,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在書本中體會著不同人不同思想吸收精華,不斷加深和完善些我們的思想。一個人能走多遠關鍵是看他與誰同行,與這些先賢聖哲思辨討論。不敢說一日千里,也能說不斷進步。

正是有了日復一日的精進,才有了長足的發展。使我們的思想深刻更趨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