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修想選周恩來當女婿,資助留學費用,後有人勸停了周恩來的資助

嚴範孫先生名修,生於 1860 年 4 月 2 日。癸未進士。1886 年授翰林院編修,甲午戰敗,先生認為欲強中國必須改革教育。1897 年奏請開設經濟特科,1898 年辭官返津,專心興辦新學。1898 年,聘張伯苓為家塾教師,授新學。1902 年訪日考察教育。1904 年偕張伯苓再度訪日。回國後改家館為敬業中學堂(南開中學前身),聘張伯苓為監督,繼續任校長。另創造中小學多所,並改嚴氏女塾為嚴氏女學,開辦保姆講習所,附設嚴氏蒙養園。1905 至 1909 年,在全國推進新式教育的規範化、制度化,形成完整體系。1918 年赴美考察教育半年,次年與張伯苓創辦南開大學。1923 年增辦南開女中,1928 年增辦南開小學。1929 年 3 月 15 日,先生病逝,享年 69 歲。”

1913年秋天,周恩來考入南開中學,他以優良的品德和才能不僅深受同學們的信賴,也得到了南開創辦人嚴修的格外賞識,被稱為“宰相之材”,在近千的學生中,周恩來成為最受賞識的人。

嚴修想選周恩來當女婿,資助留學費用,後有人勸停了周恩來的資助

嚴修長周恩來38歲,周恩來尊嚴修為長輩,嚴修則拿周恩來如知己。

在南開中學的話劇團,周恩來一直是那個最亮的星星,一直活躍在話劇舞臺,而嚴修也是一位醉心舊劇改革和熱心新劇者之一,南開在1909年最早推出由張伯苓編劇的《用非所學》,就是在嚴修家演出的,嚴修的兩個兒子和孫子孫女都參加了這次的演出,嚴修在審查新編劇目,定名,修改改、審查和修編劇本等方面,以及在思想內容、情節、語言表達、表演技巧以及佈景道具等都進行過細緻而具體的“評判”,這一切都和周恩來等進行了有意義的切磋。

曾經想招為女婿

1917年6月5日(即周恩來即將於南開學校畢業時),嚴修的長子智崇從北京寫給嚴修一封家信,信中說:

“周恩來之為人,男早已留心,私以為可為六妹議婚,但未曾向一人言之耳。”

“六妹”則是嚴修最幼女兒智安,當時在北京貝滿女中讀書,6月9日的時候智崇再次上稟:

“今日為星期六,四妹擬令六妹出來一次,以便當面詢之也。”

信中的“四妹”指嚴修第三女智舒,當時住在北京。

嚴智安當時僅 16 歲,正在努力學習,不願談婚姻事,就這樣才沒有人再提這件事情請,智安終身未嫁在解放前病逝。

這件事後來被周恩來知道了,他對此也持反對意見,有一次與張鴻浩談到了此事的時候說過:

“我是個窮學生,假如和嚴家結了親,我的前途定會受嚴家支配。”

這話讓嚴修老先生知道了,嚴老先生不僅沒有對他產生芥蒂,反而更加的尊重周恩來。

失學後嚴老先生決定資助周恩來留學美國

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由於周恩來領導力天津的運動而遭到了逮捕,7月的時候經過艱苦鬥爭才出獄,然而此時,張伯苓校長被反動當局逼迫已經將被捕的學生開除南大學籍。此時周恩來已經陷入失學失業的困難境地。

嚴老先生出於惜才,想要為周恩來創造進一步的進修機會,捐助了7000銀元設立“範孫獎學金”,舉薦周恩來、李福景二人出國留學。

留學地點在一開始的時候考慮的是美國,此時的美國經濟已經非常發達,遠超英美德的總和,但是正是因為這個,美元價格高昂,生活成本太高,所以才決定改去歐洲。

嚴修想選周恩來當女婿,資助留學費用,後有人勸停了周恩來的資助

在周恩來加入共產黨以後,有人曾經向嚴修進言,周恩來出國後思想已經變了,還參加了共產黨,勸嚴修不要再資助他。嚴修則說,“人各有志,不能相強”,囑咐帳房繼續給周匯款。周恩來對此很感激,此後在不同場合屢次提到以上事。《西行漫記》中曾經記載:

周在歐洲時,他本人的經費支持者是南開大學一位創辦人嚴修。與其他中國學生不同,周在法國時,除短期在雷諾工廠研究勞工組織外,並未參加體力勞動,他跟一位私人教師學習法語一年以後,即以全部時間從事政治活動。以後,周又對我說:“當時有朋友提到,我用了嚴修的錢,卻成為一個共產黨員。嚴引用中國一句成語‘人各有志’。”

未發生的叫未知,發生的才叫歷史,我們只探索歷史!追尋偉人的腳步,發現歷史背後感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