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僧的告诫:有福之人,基本上都有这两种特征,很准

所谓: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意思很简单,一个人是有福,还是有祸,全赖他自己的修为,行善可积福,行恶必召祸。

但可惜往往现实中,这八个字却总不应验。因为稍有社会阅历的人都会发现,有些善良的好人,却仿佛多灾多难一般。而一些口碑非常差的人,却是福气爆棚。

一位高僧的告诫:有福之人,基本上都有这两种特征,很准

说好的“福祸无门,惟人自召”,难道当个好人,就这么没福气吗?对这个问题,我也困惑过好久,直到看毕了这个禅意故事,才豁然开朗,所谓:有福之人,基本上都有这两种特征,很有道理。

眼前是一座高山,抬头望仿佛只见云雾缭绕,看不见山顶。而山路上有一位僧人,在迤逦前行。僧人得知此山内,隐居着一位叫高僧,所以特意来寻禅问道。

一位高僧的告诫:有福之人,基本上都有这两种特征,很准

僧人行了一日,在夜晚时才来到了山顶附近,果然看见有一山洞,里面透出微弱的光。他走了过去,朗声说道:“禅师可在里面?”

一个声音响起:“此山无路可走,你是怎么来的?”

僧人一愣,随即说道:“既然无路,禅师又是如何得来?”

里面声音再起:“天上有云,地下有水,却都不曾助我,可曾助你?好了,请进来,外面风寒!”

一位高僧的告诫:有福之人,基本上都有这两种特征,很准

僧人走了进去,一灯一石桌,一石床上一层稻草,上面端坐着一老僧。僧人走了过去,毫不客气地坐在禅师身边,问:“你在此处有几年了?”

禅师道:“山中无甲子,这跟我有关系吗?”

僧人点头,又问:“是先有龙山,还是先有禅师呢?”

禅师摇头说:“不知道。”

僧人追问:“那你知道什么?”

一位高僧的告诫:有福之人,基本上都有这两种特征,很准

禅师说:“我什么也不知道,却只看见,有两头泥牛在无聊争斗,然后齐齐落入水中,就再也没出来。”

僧人若有所思,好久说道:“泥牛入水,踪迹皆无,比物不中,何来问答?”然后站起,深深鞠躬,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一位高僧的告诫:有福之人,基本上都有这两种特征,很准

01泥牛入水

僧人是有目的性,前来拜会禅师。却遭到了禅师的一再“棒喝”,先是说“无路”,后又说“不存在时间”,最终来了个“泥牛打架入水”。僧人因此开悟,说出了“泥牛入水,踪迹皆无”。

倘若说“福气”就是“泥牛”,那么什么是“水”呢?就是人的“欲望”。也就是说,许多人之所以“行善”是抱着“招福”这个欲望。这其实就是带有功利性了,把福气的得来,等同于做买卖。这种状态下,如何能招来福气?

一位高僧的告诫:有福之人,基本上都有这两种特征,很准

因此,有福之人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对于福气这问题,从来不抱功利心,即越有福之人,心态越平和。这种状态也解释了我那位同事,他虽很苦,却活得很乐观,且积极——不涨工资?他却说,单位已经够照顾我了,知足!

由此可以断定,福气其实已经离他不远了。因为福气也需要“山中无甲子” 的时间,来体现出来。

一位高僧的告诫:有福之人,基本上都有这两种特征,很准

02

比物这个词,是出自《诗经》:比物四驪,闲之维则。意思就是指:协调其他力量,达到和谐齐心状态。

在这则禅意故事中,比物不中,何来问答?是表示最终僧人认识到了,自己太肤浅了,跑这跟禅师较劲,纯属没事找抽!

而对于我等俗人寻求福气来言,则是有福之人的第二个特征。倘若说,福气需要时间来体现的话,那么也要必然给予福气以空间。因此,有福之人的第二个特征就是,福气体现得非常自然、和谐,不会遭到眼红!

一位高僧的告诫:有福之人,基本上都有这两种特征,很准

再解释得通俗些就是,福气的体现,从来不会给别人以“突然”感。比如,乞丐的真正福气,是吃了一顿饱饭,而不是他惊喜拾到了金子——这是在召祸!明白了这条,其实也就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福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