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日本60%中國僅12%,《專家共識》給出指導

本文專家:

夏鋒,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慶西南醫院)全軍肝膽外科研究所副所長、肝臟外科病區主任。

據最新日本第20次全國肝癌普查結果,其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達60%左右,而中國患者僅為12%。中日兩國肝癌的5年生存率差距為何如此巨大?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日本全民肝病篩查活動的開展和推廣使肝癌早診率得到大幅提升,診斷時60%~70%為早期;而我國對肝病篩查並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大約70%的患者診斷時已進入晚期,中國的肝癌早診早治問題亟需得到重視。

我國肝癌具有獨特的發病特點,大多遵循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模式。肝硬化狀態下的不典型增生結節尤其是高級別不典型增生結節具有較強的惡變潛能。如能在肝癌的癌前病變階段早期發現並進行干預,則有望大大提升患者生存率。

基於中國肝癌的疾病特點,以及國內外專家在肝癌癌前病變領域的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來自國內多個學科的專家團隊經反覆探討,共同制定了《肝細胞癌癌前病變的診斷和治療多學科專家共識》,並於***(補充時間)發表在《中華肝臟病雜誌》。

肝癌癌前病變的篩查需要先確定高危人群,然後再進行篩查。高危人群主要是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患者,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發展成肝硬化的患者,因為肝硬化患者往往都伴有再生結節,在再生結節的基礎上發展成不典型增生結節。

對於肝硬化患者,尤其是肝硬化程度較重的患者,篩查的週期應該縮短,目前推薦3~6個月篩查1次。篩查的基本手段是彩色超聲.在彩色超聲發現肝臟結節的基礎之上,再進行精確診斷。由於增強CT的診斷率相對偏低,《共識》推薦釓塞酸二鈉增強的肝膽特異性磁共振篩查作為肝癌癌前病變篩查的最主要手段。在影像診斷標準以外,血生化檢查及有關精準醫學檢測的分子生物學檢查可作為有效補充,如cfDNA、microRNA、AFP、異常凝血酶原、GPC-3等。

概括來講,有三個方面對肝癌癌前病變的診斷至關重要:一是高危人群的界定,二是影像學的篩查,三是血液學檢查。相信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肝癌癌前病變的診斷將會有更便捷、更有效的手段不斷湧現。

(責任編輯:齊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