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拜年了,滿滿的儀式感是中國人特有的幸福與希望

小时候,孩子们最爱就是过年,除了放鞭炮之外,还可以去拜年,家家户户串门子,有吃有喝,还有压岁钱,那可是一年到头最快乐的时光。

大年初一,拜年了,满满的仪式感是中国人特有的幸福与希望

过年,无疑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仪式感,它象征着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生一个一个重要的节点,总是需要一些仪式的,这些仪式会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幸福、责任、专注和热情。

《小王子》一书中,小王子问狐狸:“仪式是什么?”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回答道,“它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那么,今天是大年初一,就来和孩子们聊一聊关于中国式礼仪,看看古时候都有哪些礼仪,这些礼仪都有什么讲究呢?


大年初一,拜年了,满满的仪式感是中国人特有的幸福与希望

春秋之时,礼坏乐崩,孔子一生的理想就是恢复周礼,而创建周礼的,就是周公。周公名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官职太宰,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是百官之首。

周武王灭商后,过了两年得了重病,本想把王位传给周公,周公流着泪不肯接受。武王去世,继位的成王年幼,周公当了摄政王,把成王抱在膝盖上处理政事。

周武王是周文王的次子,周公是文王四子,而三弟管叔认为“兄终弟及”,王位应该是自己的。管叔一边散布谣言说周公会对成王不利,一边联络其余兄弟,劝诱商纣王之子武庚造反,同时东夷诸国也趁火打劫趁乱反叛。

大年初一,拜年了,满满的仪式感是中国人特有的幸福与希望

周公

外忧内患,眼看国家就要四分五裂,周公决定起兵平乱。历经两年,周公终于杀了管叔一党。但是武庚和商纣王原来的宠臣蜚廉会合,东夷势力越来越大。

周公继续东征,数场苦战,终于降服了东夷之国。东征的胜利,使得岌岌可危的周王朝转危为安。为了防止商朝再次叛乱,周公把他们分散到全国各地。其中很大一部分迁移到了洛邑,因为周国的两个王都都在西边,而洛邑是天下的中心,周公想要把这里打造成新的王都,可以更好的控制各方诸侯。

大年初一,拜年了,满满的仪式感是中国人特有的幸福与希望

东都洛邑建成,成王长大成人,周公还政于王,成王即位任命周公为太师,天下终于真正的稳定下来。

可是怎么把这个天下长久地延续下去呢?周公穷其半生心血,借鉴历代制度,画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蓝图,人们把这个叫做“制礼作乐”。

相传《周礼》、《仪礼》都是周公所做,而儒家对《仪礼》的解释,就是大名鼎鼎的《礼记》。

这几本书包罗万象,天文历法、邦国建制、礼乐兵刑、膳食衣饰…庞大又细致,鲜明又生动的描绘出三千多年前,我们这个国家的复杂结构和生活情境,还有中华民族最高礼仪的仪式感。

大年初一,拜年了,满满的仪式感是中国人特有的幸福与希望

那么这里都有哪些礼仪呢? 先从孩子的说起。

孩子八岁上小学,十五岁开始学习音乐、技击和射箭。男孩子二十岁长大成人,要举行隆重的成人礼,叫冠礼。冠礼在宗庙的台阶上举行,父亲亲自主持,给孩子加冠的是特意请来的嘉宾。

孩子把头发细心的盘在头顶,用发簪束好,这叫结发,然后由宾客加冠。加冠要三次,第一次戴黑麻布或者绢制的冠,表示你有了参政议政的权利。第二次戴上鹿皮做的皮帽,代表你有了参军打仗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次戴上平顶的祭服帽子,表明你有了参与祭祀的权利。

虽然二十岁的你,身体还没有十分强壮,但是你已经成人了,可以参加祭祀和作战,你已经是堂堂正正的“国人”中的一员了。所以二十岁,也叫做“弱冠之年”。

大年初一,拜年了,满满的仪式感是中国人特有的幸福与希望

三次加冠之后,你要去见母亲,感谢她抚养你成人,也和她分享儿子终于长大的喜悦。

女孩是在十五岁举行成人礼,叫做笄礼,要用好看的簪子把头发簪起来,所以十五岁又叫及笄之年。在此时结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一对,叫结发夫妻。

女孩子成年礼和许婚有关,在成年礼也要取一个字,字里面还要加跟她定亲的男方的姓氏,如果没有定亲,就取不了字,所以叫“待字闺中”。

大年初一,拜年了,满满的仪式感是中国人特有的幸福与希望

男子二十之后要开始学礼,这是让人十分盼望的正式的酒会。

酒会有乐工弹奏,每首曲子都有它特别的意义。酒会也是议事的集会,乡里的大事都在这里谈妥。大家举杯畅饮,主客双方,边吃边谈,用这个方式来谈事,从容、祥和,推杯换盏,杯觥交错,其乐融融、举重若轻。

酒会后是另一个盛大的射礼,教师张弓搭箭,支支命中靶心。然后学生们再按规定表演和比赛,箭要随音乐节拍发射,因为上阵打仗,鼓声就是命令。

所以,乡饮酒礼是为了培养一个人成为文明绅士,射礼是为了把一个人培养成一身本领的战士。


大年初一,拜年了,满满的仪式感是中国人特有的幸福与希望

等射礼学好了,就有资格参加另一种礼:大蒐(sou)礼。

大蒐礼又叫狩猎之礼,前半部分是战鼓旌旗对部队的操练,后半部分是真刀实枪去围捕野兽,要严格听从鼙鼓铎铙的口令,万人如一人,实现大兵团作战。

大蒐礼也是国民大会,要选定将帅,推行国策,进行战争动员,颁布新的法律,对犯的罪行施以刑罚,庄严肃穆气势恢弘。

这是三千多年前,一个男子成年的仪式感,也是一个国家彰显其威严民主和文明法制的仪式感。

大年初一,拜年了,满满的仪式感是中国人特有的幸福与希望

民间的仪式感会有更多的喜怒哀乐,热闹欢快,轻松动人,尤其是每年两件最重要的事务:社祭和腊祭。

社祭在春天,春意盎然,杀猪宰羊,祭灶神,祈丰收,载歌载舞,青年男女各自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腊祭在十二月,田间的活儿做完了,辛苦了一年,这一天一定要尽情,举国狂欢,享受丰收的喜悦。

大年初一,拜年了,满满的仪式感是中国人特有的幸福与希望

社祭和腊祭的钱本来都是从公田出,后来因为这收获被贵族和官吏私吞了,祭祀就要百姓自己出钱,礼乐逐渐就成了沉重的负担。

周公努力的苦苦探索,天下有了数百年的安宁。虽然这个安宁最终礼崩乐坏,而且时代变化越来越快,我们寻找的平衡也越来越难,但是时常对中国传统礼乐的回溯,也许会是漫漫长夜中让我们不至于迷失的心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