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们那里不习惯元宵节这个称呼,直接就叫“过十五”。小时候,过十五是我最喜欢的节日,过年的“穿新衣戴新帽”对我没什么吸引力,就盼着过十五可以放烟花。那时候农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匮乏,什么元宵节逛灯会、猜灯谜是不存在的,唯一的娱乐就是放烟花。除了放烟花之外,还有点灯、送灯。

在这一天,家庭主妇要用面做灯,手巧的还能做小兔子、小猪、刺猬、鸽子、龙等。面灯至少要做12盏,分别代表1年12个月,把面捏成碗状,一月灯就在灯碗的外侧边缘捏1个角,二月灯捏2个角,……十二月灯就是12个角,除了代表月份的面灯,还有龙灯,捏一条龙盘踞在灯的周围;除了面灯之外,还可以用萝卜、胡萝卜做灯,切一段萝卜,中间掏空成碗状。做完面灯后,上锅蒸熟,出锅后,把茅草杆剪成一段一段的,长度和火柴棍差不多,外面缠上棉花,这样就做成了灯芯,插在灯碗里,倒上豆油,这样就可以等晚上点灯了。后来茅草杆难找,就直接用火柴棍代替了,也很好用。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1-12月(来源于网络)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各种小动物(来源于网络)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各种小动物(来源于网络)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萝卜灯(来源于网络)

家庭主妇在家做面灯,男人要去赶集。河阳集是逢五逢十,正月十五这个集是最热闹的,卖烟花的在这一天要争取把所有的烟花卖完,卖不完这一年就没法卖了,不能砸在手里。所以,方圆几十里的烟花作坊、烟花商人都会早早来到河阳集,到了下午集市快散的时候,降价出售,完成一年的销售任务,精明的人会一直等到那个时候抄底,这种降价销售在周围的大庄集、杨坡集、葛沟集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只有河阳集是在正月十五当天。

那时候的烟花大部分都是家庭手工作坊生产的,正规厂家生产的烟花在农村大集上很少。最常见的就是“起花”,带着一根长长的小细棍,起稳定的作用,点火之后起飞飞到天上,跟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原理差不多,所以叫“起花”。一开始的时候是黑火药的那种,用黄纸卷的火药桶,点火之后就是纯粹呲着花往天上飞,后来有了顶部装一个鞭炮的,飞到天上“啪”的一声炸了,再后来更高级,火药桶变成了塑料的,带着哨音,带着绵长尖利的“啾——”声飞到天上,也有带鞭炮的,带着哨音飞到天上然后炸了。所以,不同的起花声音分别是“嗞——”,“嗞——啪”,“啾——”,“啾——啪”……基本就是这4种声音。起花是拿在手里点火的,胆小的把小棍插在地上放,那是会被人笑话的,但是拿在手里放是有风险的,早期黑火药的那种,经常有点火后不呲花直接炸的,炸伤手或者崩的耳朵嗡嗡响是常有的事,我曾经有一次就是刚刚飞离我的手两三寸就炸了,炸的我一手黑,好在没炸坏。也有的心里紧张,点火后还没等呲花就松了手,起花在下落的过程中开始呲花,斜着甚至横着飞出去,容易炸到人。更有大胆的,点火后故意不松手,起花在手里没命的“吱吱”叫。还有恶作剧的,故意横着放,这种大部分是年轻人或者喝醉酒的成年人。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起花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大型起花

再一种常见的,就是威力巨大的“大花雷”。这是一种大型的炮仗,点火后先呲花,喷出的花树高达一两米,持续时间半分钟至数分钟,最后“砰”的一声炸响,惊天动地,威力巨大,爆炸时能明显看见气浪向周围膨胀扩散。十五集上卖大花雷的都集中在一个很大的开阔区域,从早放到晚,趁着赛着地放,看谁的呲花长,看谁的炸的响,一边放一边卖,一边打着手势跳着脚声嘶力竭地吆喝,感觉卖的还不如放的多。赶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找个安全的高坡,或坐或站,我那时候喜欢坐在白龙桥的栏杆上,看他们放大花雷,然后等到快天黑的时候,等他们降价抄底。

大人们买的烟花,主要就是以上两种,其它还有“二踢脚”、“一窝猴”,二踢脚现在还经常见,一窝猴已经二十多年没见了,印象中就是一窝大小不一的鞭炮连在一起,跟集束手榴弹有点相似,点火后,一窝鞭炮同时炸响,跟一窝猴子炸了窝一样,都是民间作坊生产的,老手艺人不在了,手艺估计就失传了。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二踢脚

小孩子们放的烟花就多了,最基本最常见最安全的,就是“手花”,就是小孩拿在手里放的,年龄在五六岁以下,稍大点的孩子基本就对手花没兴趣了。这种就是手工用纸卷火药,后面用纸团堵住,前面有喷火口和点火芯子,喷火口1cm处有一个用线收紧的束口,然后用线一个一个的连起来,买多少给你数多少,数完把连线拽断。卖手花的一般都是老头老太太,挎个篮子,买手花的一般也都是老头老太太,买了给自己的孙子放,我很小的时候,我爷爷一般会给我买上10个。手花这玩意非常安全,从来没听说有拿在手里炸了的,你可以用手攥着放,不过那样会有点烫,最好是用手捏着后面封口的纸团那里,这样手不烫,而且可以防止后面鼓出火来。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现在的手花

另一种小孩子放的,基本也是最低级的,叫“滴滴金”,就是用纸卷起来的黑火药,长度大概20cm,比鞭炮的芯子粗一点,点火后火花像金子一样一滴一滴地往下落,所以叫“滴滴金”。论把卖,一把大概得有50根,或者100根,没什么印象了。这种说它安全它非常安全,但是越安全就越容易放松警惕,小孩子拿着它一边放一边到处玩,还到处戳,容易点着柴火垛;本身就是个大火药芯子,很软,随风飘,不注意就会把过年的新衣服烧个窟窿,放完了一手黑,再抹把脸,一脸黑。

“转花”,就是点火后不停地转的烟花,这也是给小孩子放着玩的。现在的转花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了,在地上像陀螺一样转,也有的带翅膀,飞到天上转,那时候的转花,就是2个内装火药的圆柱体用芯子连起来,中间用红纸缠起来固定,放的时候需要找一根小木棍,绑上一段缝纫线,头上穿一根缝衣针,用针插到转花中间的红纸上,挑着放,点火后就开始呲花旋转,时间很长,也很好看。卖转花的也是人手一根小棍,一边放一边卖。

“小蝴蝶”,类似于转花,但仅有一个圆柱体,比较粗,装药量大,呲花时间长,呲花力量大,喷火口在圆柱体的一头侧面,所以点火后它能在地上不停地跳舞,伴随着“呜呜”的声音,呲出的火花很像一个小蝴蝶,由此得名。集上卖小蝴蝶的,都带着一个搪瓷大脸盆,把小蝴蝶放在脸盆里演示,防止它到处蹦跳伤人。我那时候比较喜欢这种小蝴蝶,点着后直接扔到远处冰面上,很好玩。

“小老鼠”,实际上就是微型“手花”,或者没了木棍的“起花”,没有方向舵,到处乱窜,向小老鼠一样。据说谁躲得越急,它就越往谁的裤腿里钻,非常好玩,一般一群孩子在一起,点上一个,看谁先害怕往旁边跑,看小老鼠往谁脚下钻,很刺激。这小老鼠和手花的结构一模一样,就是体型非常小,也是用细线绑成串,买多少数多少,还有就是这个“小老鼠”在东面的杨坡、左泉集上经常见,在河阳集上基本没见有卖的,卖小老鼠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太太,可能都是老人自己做的,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年轻的手艺人估计不愿意做。

“魔术弹”,也有的叫“照明弹”,这是根据弹体上印刷的名字叫的,这是集市上少数能见到的正规厂家生产的烟花之一,就是一根大长筒,点火后,一发一发地往天上打火球,就像照明弹一样,也像变魔术一样。有20发、30发甚至50发的,价格较贵,一般农村人不舍得买,我爸一般会给我买几根,或者我舅舅也会送我一些。这东西在当时非常稀罕,我小时候拿着出去非常神气,很多小伙伴都没见过,央求我放一个看看,没放之前就抢着预约那个弹筒,一是那个弹筒花花绿绿的很好看,二是把那个弹筒里面塞上蜡烛,点燃之后就成了火把,既能照明,又能点烟花,还不怕风吹灭,非常方便。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魔术弹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魔术弹

以上就是我记忆中在农村大集上常见的一些烟花,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生产的,沂南县砖埠镇有个北薛庄,入冬后家家户户就开始生产鞭炮,一听是薛庄的鞭炮,大家都抢着买,质量确实好。

十五集上还有一种畅销的商品,就是红色的小蜡烛,铅笔粗细,一寸多长,一包10支,十五晚上点灯送灯用的。还有就是给小孩子买的灯笼,用红纸绿纸叠的灯笼,折叠的,用的时候底部固定一个蜡烛,然后拉开,由于没有骨架,所以灯笼很软,很容易烧坏了。记得有一次,我爸给我点上灯笼,我挑着还没走出大门口,不知为何往地上一放,灯笼就歪了着火了。后来就慢慢出现用电池的塑料灯笼,五颜六色的,有的还带音乐,那时候我长大了也没兴趣了。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就是这样的纸灯笼

十五傍晚,家家户户开始点灯,蒸的面灯不够的,就用萝卜灯和小蜡烛代替,从堂屋到偏房到大门,门槛的两侧一边一盏灯,室内的柜子顶上我记得还要点一盏。家里点完了灯,男人们就要出去送灯,女人们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出去看烟花,那时候央视还没有元宵晚会,十五晚上都是警察的晚会,公安部举办的。送灯就是带着小蜡烛,拿着一把起花,几个大花雷,还有别的大型烟花,出去转一圈,在村子内外重要的生产生活设施那里,点上一支小蜡烛,村里的碾、桥、闸门、菜园地头都点上灯,放一支起花。送灯的最终目的地是“林”,就是坟地,我们那里把祖坟叫“林”,比如朱家林、李家林什么的,一大家族的人全都汇聚到祖坟那里,分别在各自逝去的亲人坟冢的旁边点上灯,然后开始放鞭炮,放起花,各种大花雷、大型烟花。所以,十五晚上村里的碾盘上,桥头上全是一堆一堆的小蜡烛,村外的坟地里全是蜡烛的火光,这时候熊孩子们就忙了,专门去捡蜡烛,你前脚点上蜡烛走了,他后脚就给你吹灭了揣兜里,前面说过了,蜡烛可以塞到魔术棒的纸筒里做火把。

送完灯,村里的大部分人都集中到村口的空场地上,观看大型烟花燃放表演。每个村里总有几户子女在外工作的、为官的,过十五总会买很多农村集上见不到的、正规烟花厂家生产的大型烟花,回到村里给老少爷们看看,显摆一下自己家族的财力、权力、荣耀。常见的有“拉鞭”,一种大型鞭炮,一盘有一百到几百个,点火后鞭炮并不炸,而是呲花很长时间,然后才炸。所以这种就不能用竹竿挑着放,只能由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点火后拉着在路上走,然后路上就排满了呲花的鞭炮,由于呲花的时间超长,所以上百米的路面都在呲花,然后按顺序炸响,从远处看煞是壮观。还有就是朝天上打的那种类似于照明弹的东西,一个个炮筒合并成一个立方体形状,二十到几十发,腾腾地打到天上,红黄绿都有,非常漂亮,也有的打到天上炸响或者炸开成礼花状,偶尔有没燃烧完的落到柴火垛上或者草屋顶上,引起火灾,然后全村人灭火。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以上就是我印象中小时候过十五的情景,我的老家在沂南县大庄镇后刘家店子,附近的集有河阳集、河村集、大庄集、杨坡集,不知道大家小时候过十五的风俗如何,沂南的应该都大同小异。那时候都很穷,一般人家赶集也就买几块钱的起花,买两包小蜡烛,给孩子买几个手花转花意思意思,有的老人买的起花还不舍得放完,留一把等第二年再放,我爷爷那时候就经常留一把,过完十五后的某一天,突然被我发现,过不了今晚,非得放完。现在都有钱了,几百上千的烟花都不叫事,烟花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种繁多,也安全。土造的烟花没有了,没有大花雷了,没有小老鼠了,滴滴金、手花也变样了,起花的质量也不如从前了,小棍又细又软,装药量也小,飞不了几米高,很没感觉,我儿子都不敢拿着起花在手里放。前两年在东营的市场上出现了二踢脚,质量不错,炸的响,踢得高,把我高兴的不轻,直接买上3捆,慢慢放。横着放,斜着放,找个铁筒拿着当无后坐力炮,去野外炸水炸冰炸老天爷炸一切不顺眼,聊发少年狂,就要那个感觉。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最后,再说一下小时候吃的汤圆,元宵节的传统美食就是汤圆,老家那时候不叫汤圆,农村人没有那么高雅,直接就叫“糖丸子”。现在的汤圆有糖的、黑芝麻的、豆沙的、肉的等等各种馅,小时候就只有一种馅——红糖,否则也不能叫“糖丸子”。那时候没有卖的,只能自己包汤圆,也没有糯米面,有一种高粱叫“黏蜀黍”,磨成的面黏性很大,我们那里都用那种黏蜀黍面包糖丸子,下出来很好吃,现在已经没有黏蜀黍了,连普通高粱都没有种的了。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

广大家乡父老若有同感,估计您至少也得30岁以上了,请关注,请转发,请点赞,请留言交流,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