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吳三桂,你會投降李自成還是多爾袞,還是死守?

DJkenny阿岐


其實吳三桂不論如何選擇最終的結果都是身死族滅,事實上李自成的作為始終都是模仿朱元璋,意圖做洪武大帝第二(進京也不是為了馬上改朝換代,而只是想如朱元璋被封吳王一樣,先開國封王置百官)而崇禎也知道封王李自成,那麼自己就是韓林兒第二(被朱元璋淹死了)而反觀滿清則無不是積極學習金國,努爾哈赤的國號是大金,皇太極更是向諸王貝勒發放金史,金太宗傳記以表明自己的志向(仿效金國佔領北方)如此局面下吳三桂要麼被洪武大帝第二的李自成兔死狗烹,要麼如同北宋滅亡後的劉豫的偽齊政權一樣成為滿清的走狗,最後還是要被剿除,命運已經註定,選擇並不重要了


萬歲1148858845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這四句詩節選自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偉業所作的《圓圓曲》。

全詩所講述的就是吳三桂為了愛妾陳圓圓最終剃髮降清的故事。

幾百年來,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一直被民間傳說,大多數人對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的漢奸行徑都是咬牙啟齒;也有的人認為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愛情也稱得上是可歌可泣。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吳三桂可否選擇入關勤王?或者投降李自成?

吳三桂降清是為了陳圓圓?還是他另有考慮?

清軍入關是否是歷史必然?還是吳三桂的選擇改變了歷史走向?

無奈的崇禎帝、大意的李自成、果決的多爾袞、善變的吳三桂。

他們的命運都因這天崩地裂、改朝換代的變局之下;

在大明、大清、大順的生死對決中交織在一起。

讓我們先從各方勢力的角度闡述當時的形勢,再來分析吳三桂的選擇。

崇禎困局

縱覽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崇禎帝朱由檢絕對是最令人惋惜的存在。

他繼位之後雖然勤政,為挽救明王朝做了最大努力,但面對歷代所積累下來的積弊,卻還是無力迴天。

崇禎帝當時面對的困局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

  • 一是山海關外的後金政權

崇禎即位後,為了解決後金問題,專門任命洪承疇為薊遼督師,與後金展開了松錦大戰。

結果不僅是損失了13萬人的精銳部隊,連洪承疇本人也剃髮降清。得勝後的後金勢力更加壯大,皇太極曾先後五次跨過長城入寇中原。

再加上朝鮮和蒙古先後與後金結盟,明朝在山海關外節節敗退,精銳盡喪,在遼東戰場上的劣勢已經不可逆轉。

  • 二是中原地區的農民起義

由於遼東戰場年年開戰,朝廷不得已不斷加派:“遼餉、練餉、剿餉”,加深了社會矛盾,政治的腐敗,土地兼併嚴重,國家財政枯竭,再加上災荒不斷、瘟疫流行,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而邊境的士兵由於缺少糧草餉銀,軍紀混亂,譁變不止,轉而為盜。民不聊生加上官逼民反,直接掀起了農民起義的大潮。

到了崇禎17年,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勢力已經遍佈山西、陝西、四川、湖南等省份,佔據半壁江山,兵鋒所向直指京城。

此時崇禎首先想到的是遷都南京

本意是有大臣能夠提出建議,自己再批准,能夠顧全面子。但是由於他本人長期剛愎自用,許多提出正確意見的大臣都被他殺了。此時朝廷上下已經是離心離德,誰也不敢說話,都等著崇禎自己下決心,再去附和。南遷的決議就拖延了下來,等到後來李自成三面包圍北京,崇禎帝已經成了籠中之鳥。

“帝欲大臣一言主之,大臣畏帝不敢言,慮駕行屬其留守,或駕行後京師不能守,帝必罪主之者。遂無人決策。”——《明史》

為了緩解朝廷的財政困難,崇禎帝也曾作過努力。

他的辦法是讓百官捐獻。這裡舉一個例就可以看出明朝的皇親國戚和文武大臣對朝廷的所謂“忠心耿耿”

崇禎帝派太監密令周皇后的父親周奎發揮帶頭作用,捐獻12萬兩。國難當頭,周奎居然跟皇帝討價還價,表示只能捐獻1萬兩,而且還去向女兒求援。

周皇后不得已悄悄送去5千兩,不料周奎居然厚顏無恥的私吞2千兩,最後只捐了3千兩。後來闖王進京,大順軍隊從周奎家中搜刮出的現銀就多達50萬兩。

為了管理不聽指揮的,四處譁變的軍隊,崇禎帝的對策是派出太監擔任監軍。

不料卻適得其反。居庸關守將唐通就因不滿崇禎不信任自己,在李自成大軍到達居庸關之後,未做抵抗開關投降。

無力迴天!到了崇禎17年(公元1644年)

崇禎帝面對起義軍逼近的烽火,只剩下最後的選擇。

他下旨: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令吳三桂放棄山海關防線,率關寧軍隊入京勤王。

闖王進擊

“闖王”——李自成。

出生在陝西的貧苦農民家庭,自幼只能靠給地主放羊餬口。成年之後在驛站擔任驛卒。可不料因為崇禎繼位後裁撤驛站以減少國庫支出,導致了李自成沒了活路,不得已,他只有帶領著同鄉吃不上飯的農民走上了起義的道路。

“明末李自成,銀川驛一馬伕耳,因裁驛站,饑荒,不得食,振臂一呼,卒至土崩不可救——《米脂縣誌》

起義軍的發展經歷了起起伏伏,但到了崇禎16年,起義軍的勢力已經發展到了頂峰,明朝再也無力對起義軍進行圍剿。

當年十月,李自成攻破西安,次年一月,建立政權大順,隨即率軍從西安出發,向北京進軍。沒想到大軍行進竟然出奇的順利,到了居庸關未遇抵抗,守將唐通望風而降。此時的李自成心中明白:大明的氣數,盡了。

三月十七日,大順軍開始進攻北京城,而此時城內的守城太監曹化淳,與大順軍裡應外合,打開了廣寧門,北京失陷已在眼前。

此時李自成的部下顧君恩建議李自成,南方明朝的藩王勢力不足為慮,但山海關外的滿清卻是心腹大患,因該加緊勸降吳三桂。

李自成採納了建議,下令所有明朝降將以及在北京城中吳三桂的父親吳襄都分別發書吳三桂招降,並派遣使節前往山海關。

睿王機遇

清崇德8年,也就是李自成發兵北京,崇禎自縊的前一年,皇太極突然病死,由於沒有立下任何遺言,導致了清朝內部展開了一場對帝位的爭奪。

爭奪的雙方,睿親王多爾袞和皇太極長子豪格勢均力敵。

為了避免八旗內戰,多爾袞接受了濟爾哈朗和代善的提議,另立皇子福臨為帝,由多爾袞擔任攝政王。

順治元年四月,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消息傳到了關外。清內秘書院大學士范文程敏感的覺察出時機已到,他立刻進諫多爾袞,提議此時入關與李自成爭奪北京。

多爾袞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議,把握難得的歷史機遇,率領10餘萬大軍,原本計劃繞過山海關吳三桂的防區,直接進攻北京城。

沒想到就在大軍走到翁後時(今阜新境內),卻意外的遇到了兩個從山海關方向奔來的人。歷史就這樣發生了轉折。

三桂抉擇

吳三桂,字長伯,今江蘇高郵人,出身將門,他的父親吳襄就是遼東參將,在父親的影響下,吳三桂很早就開始了軍旅生涯。而吳三桂善於投機、貪生怕死的秉性也很早就表現了出來。

崇禎12年,洪承疇擔任薊遼督師,吳三桂利用父親的關係,千方百計討好洪承疇,更是拜當時的監軍太監高起潛為義父,從而完成了從遊擊到團練總兵的火箭式升遷。

後來在松錦大戰中,吳三桂跟隨洪承疇增援錦州,在松山被清軍圍困後,吳三桂擅自突圍,率部趁夜逃跑,最後人馬損失殆盡,僅以身免一人逃回山海關,卻在向朝廷的奏報中說“與賊血戰,斬獲甚多,寡不敵眾,故而奔回”,最後吳三桂逃過了逃兵的處罰,僅降三級。

由於洪承疇全軍覆沒,錦州淪陷,明軍在山海關外僅剩下寧遠孤城無人防守,吳三桂因此很快又復職繼續擔任寧遠總兵。在此期間,皇太極令祖大壽、洪承疇的等降清將領,多次寫信給吳三桂進行招降,吳三桂給祖大壽回了信,皇太極大喜過望也給吳三桂回信道

“爾遣使遺爾舅祖總兵書,朕已洞悉,將軍之心,猶豫未決,朕深恐將軍失此機會,殊為可惜”——《清太宗實錄》

可以說在寧遠就任期間,機會主義者吳三桂已經給自己準備了一條後路。

可是不想此時貪得無厭的清軍又一次繞過寧遠防線,騷擾關內,吳三桂第一次奉命入京勤王,但不知是有了默契還是其他原因,吳三桂行軍遲緩,到達北京後,清軍已然撤退。

但他勤王的舉動還是得到了崇禎帝的褒獎,親自在武英殿賞賜吳三桂尚方寶劍。

在北京覲見皇帝后不久,吳三桂應田貴妃的父親田弘的邀請到府做客,此前田貴妃病逝,田弘怕從此失寵,就想巴結新進得寵的吳三桂,吳三桂就是在這裡見到了影響他一生的陳圓圓。

相傳陳圓圓,原本是田弘重金從江南買來先要討好崇禎的,但是崇禎並不喜歡,就只好自己養在府裡,沒想到吳三桂見到後一見鍾情,於是田弘便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此時崇禎帝催促吳三桂返回關外防禦清兵,所以吳三桂來不及迎娶,只得先將陳圓圓安置在田府。

返回山海關的吳三桂,不久之後就收到了李自成三路圍困北京的消息,也得到了崇禎令自己全軍回防北京的命令,但是這一次他依舊遷延不發,從山海關到北京200裡的路程,正常行軍兩天就可以抵達,但吳三桂卻足足走了11天,等他接近北京外圍時,崇禎早已經在煤山自縊身亡。

“被命,遷延不即發,簡閱步騎,攜掣人民,徙五十萬眾,日行數十里。”——《平西王吳三桂傳》

吳三桂率軍到了豐潤附近,不再前進,猶豫觀望、相機而動。他還不知道,此時的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後,為了補充軍費糧餉,大肆搜刮北京官僚,尤其是劉宗敏更是住進田府,為了得到陳圓圓,對田弘及家人嚴刑拷打,最終擄掠了陳圓圓。

被李自成先派遣往山海關勸降的唐通最先接觸了吳三桂,唐通攜帶了白銀4萬兩,“遺書三桂,盛誇新主禮賢,啖以父子封侯”。吳三桂“大喜,欣然受之”

於是吳三桂召開了軍事會議,向手下將領表達了:闖王勢大,我軍孤立,不如投降的意圖,手下軍官均表示願意聽命,於是吳三桂率軍向北京進發,準備入城朝覲李自成。

不料部隊剛走到永平時,遇到了從北京不堪農民軍迫害的百姓和官員,得知了自己父親的府邸也受到搶掠的消息,吳三桂十分憤怒,但考慮到,自己此時也沒有別的退路,自己還可以進京親自與李自成辨明。

可不久,他又聽說陳圓圓被劉宗敏搶佔的消息,不禁怒髮衝冠。決定翻盤李自成。這就成了衝冠一怒為紅顏典故的由來。

“不滅李賊,不殺權將軍,此仇不可忘,此很不可釋,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吳三桂紀略》

於是,四月初八,吳三桂率領全軍撤回山海關,這一次倒是行軍迅速,沒等李自成反應過來,吳三桂就已經殺掉李自成的使臣,在山海關開始鞏固城防,招兵買馬了。

四月十三日,得知吳三桂降而復叛的李自成,一面率領6萬大軍進攻山海關,一面又繼續派遣使臣拿著吳三桂父親的書信勸降。

由於還對吳三桂還抱有幻想,李自成的部隊也走得很慢,從北京到山海關足足走了8天,就是這8天的時間給了吳三桂勾結滿清的時間,又一次改變了歷史進程。

得知李自成大軍壓境的消息,吳三桂不敢怠慢,此時已經沒有選擇,除了李自成自己也就只有關外的清軍可以依靠,他立即派出楊珅和郭雲龍二人為使臣前往盛京向清朝求援。

楊、郭二人自己也沒想到,剛從山海關出發不久,就遇到了正準備攻打北京的清兵大部隊。隨即二人就將吳三桂的求援信交給了多爾袞。

喜從天降之際,多爾袞也冷靜的展開了與吳三桂的談判,儘管此時李自成與吳三桂已經在山海關打得難解難分,但是多爾袞依然堅持先按兵不動作壁上觀,直到見到吳三桂本人親自前來剃髮投降之後才出兵救援。

山海關一戰李自成沒有料到吳三桂會聯合清兵,由於缺乏準備,大敗逃回北京,雖然在北京還有十多萬軍隊,但是此戰之後李自成再也沒有組織起大規模的軍事抵抗,最終一步步敗逃山西,一代闖王兵敗之後不知所終。

而吳三桂歸順清朝之後則被封為平西王,幫助清軍繼續剿滅大順軍隊和南明勢力,甚至親手殺死了永曆皇帝。

睿親王多爾袞則趁勢拿下北京,吸取李自成的教訓,他沒有對北京大肆破壞,最終輔佐順治帝遷都北京,入主中原。

上文我們從不同的視角闡述了當時的基本形勢,那麼針對吳三桂降清的歷史選擇,又該如何評價?

一部分歷史愛好者認為:吳三桂審時度勢,投降滿清,推動了明末清初國家的統一進程和民族的融合,有一定的歷史貢獻。

另一部分認為:吳三桂一生反覆無常,一生仕明而叛明;降順而反順;降清又叛清。是一個十足的兩面三刀的勢利小人,如果他及時救援崇禎包圍北京,或者不因一女子而降清,歷史都會因此而改寫。

對此,我的觀點是:吳三桂降清的過程中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響,他也確實有機會作出不同的選擇,但是在明、順、清三方的勢力角逐中,最終由最強大的清統一中國卻是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必然趨勢。

先說偶然

如果崇禎帝沒有因派太監監軍而惹惱唐通,居庸關是不是就有希望阻擋李自成的軍隊?

如果崇禎帝在一點作出南遷的決策,又何至於為李自成包圍在北京?

如果李自成在進入北京後約束軍隊,沒有對北京官僚搜刮搶掠,吳三桂是否就沒有降而復叛的藉口?

如果李自成能早一點認清吳三桂兩面三刀的嘴臉,是不是就不會留給他與清兵勾結的時間?

如果吳三桂沒有在田弘家中遇到陳圓圓,那他的選擇又會不會改變?

如果吳三桂的使者與多爾袞的軍隊錯過呢?

如果多爾袞自己選擇孤軍深入攻打李自成的後方呢?

如果李自成當年相應關外皇太極的建議,共同對付明朝又如何呢?

可惜,歷史是沒有如果的,這些偶然的選擇背後其實都是由歷史人物自身的身份、性格和經歷所決定的。

吳三桂兩面三刀的個性導致他必然會反覆無常,選擇投靠強者

李自成驕傲自滿的性格導致他進入北京後沒有約束手下,沒有正確清軍的動向

多爾袞識大體、明大局,才能抓住時機進軍山海關,才能做出支援吳三桂的抉擇

必然中有偶然,偶然導致了必然。一場山海關的戰鬥的結果可能會因為吳三桂、李自成、多爾袞的選擇不同而發生改變,但是清朝成為當時天下最強勢力而最終將統一中國的趨勢卻不會發生改變。

假如吳三桂兩不依靠,在山海關獨立

請問他憑什麼能和李自成和多爾袞長期相持呢?

就算是因為他此時是兩方都需要拉攏的對象,而暫時可以自保

但山海關孤城一座又能死守多久?所以吳三桂選擇李自成或者多爾袞投降是歷史必然。

假如吳三桂依然選擇投降李自成

那麼吳三桂就依然會被李自成派到山海關前線抵擋清軍。

山海關之戰也許大順未必輸給大清。但是山海關此時孤城一座豈能久守?明朝的遼東問題也自然就成了大順的遼東問題,還是一個死局。

而李自成的主力還要面對南明的反撲。再加上起義軍內部也派系分裂,張獻忠在兩川和李自成離心離德。如此腹背受敵,又怎麼能最終統一華夏呢?

這個問題想必吳三桂看得明白,對多年作戰的對手滿清的實力他也有足夠的瞭解。

所以結論就是:吳三桂降清,表面上是他為陳圓圓的一時衝動,但本質上是對時局分析過後深思熟慮的理性選擇。就算沒有陳圓圓、或者即便沒有吳三桂的投降,歷史的進程也不會發生改變。


塔布里斯


在崇禎自縊身亡之後,除了吳三桂,當時主要還有李自成、多爾袞、張獻忠以及明朝等多股勢力存在。

李自成的大順軍,大致控制了黃河以北、山海關以南,總共包括了陝、晉、魯、北直隸和約一半河南在內等區域。

雖然李自成的大順並不是很大,而且控制地並不牢固,甚至可以說控制得還相當脆弱。

可是對於吳三桂來說,明朝和張獻忠根本就無法選擇。畢竟李自成的大順把他們都給隔開了。

吳三桂的處境其實相當窘迫。吳三桂一是夾在李自成和多爾袞中間,二是當時的時間太過緊迫。

憑藉自己的那點兒人馬要想保持獨立,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李自成不可能讓吳三桂保持獨立,實際上李自成也是不斷地給吳三桂施加壓力。

多爾袞也不可能放棄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實際上多爾袞也一直在關在虎視眈眈。

如果李自成和吳三桂開戰,多爾袞趁二虎相爭之時適時加入,李自成和吳三桂都會無一倖免。

吳三桂處在這種情況之下,其實根本就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在李自成和多爾袞之間任選其一。

假如我就是吳三桂,即便是站在後人的視角上,我也是隻能在李自成和多爾袞之間做出選擇。

以我們後人的視角來看,還是加入多爾袞利大於弊。這和什麼圓圓、扁扁無關,純粹是權衡利弊做出的取捨。

加入多爾袞之後,利用多爾袞的力量,把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剿滅。這樣就突破了李自成的封鎖,進入到了更廣闊的空間。

到了那個時候,是歸順到南明,還是自我割據,還是要看當時具體的情況來做決定了!

唯一擔心的一點兒就是,自己能不能擺脫掉多爾袞的控制。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