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作者:湖大凌翔

一、村落概况

清溪村位于北纬N25°3′34.62″、东经E111°0′12.56″,座落在湖南省最南端的西南边陲,与广西桂林恭城毗邻。南倚天仙草原燕子山;北与都庞岭遥遥相望;东有珠江出水源“清溪源”,江水长流;西连龙虎关,龙虎关为古代的镇峡关。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穿村而过,清溪瑶因此得名。

二、历史沿革

清溪村背靠天仙草原燕子山,山岭间流淌出来的小溪穿村而过,溪水清澈见底,清溪村因此得名。燕子山在地理位置上横跨湖南、广西二省,湘桂交界处流传一首歌谣:“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赛桂林。桂林阳朔何为美?人间仙境在四瑶。”四瑶指的就是“清溪瑶、古调瑶、扶灵瑶和勾蓝瑶”。清溪村就是清溪瑶的发源地。

我们知道,瑶族分支众多,有盘瑶、过山瑶、白裤瑶、平地瑶等支系。历史上,将接受封建朝廷招抚、编户纳粮的瑶族称为“熟瑶”或者“民瑶”;不接受招抚、不入版籍、不交粮纳税则称为“生瑶”。江永古称永明,瑶胞众多,是瑶、汉民族聚居地区,其民瑶的形成在元末明初之际。《元史》泰定三年中记载:“庚午,乞住诏谕永明五洞蛮来降。”但是这次并未成功,“四年四月,永明县境瑶贼复叛”;其后“八年,林兴祖遣道州路总管以手版谕之,皆以兴祖廉洁爱民,遂帖服,四境获安。”明朝问鼎中原后,明太祖对瑶民继续实行招安政策:“洪武九年归化,封清溪、古调、扶灵、勾蓝为四大民瑶,其所居为邑门户者,镇守湘粤隘口,最为得力,为表彰其功,以示羁縻,每岁司犒花红牛酒,至朝恩尤厚。二十九年,尤与编成册,安抚生息,给之廪饩,每瑶立瑶长总之,目以佐之。”从以上的文献中可以看出,从元到明,江永瑶民逐渐从“生瑶”向“熟瑶”转变,在接受朝廷招安,编入国家户籍的过程中,也是其接受汉民族文化的过程。

三、建筑特色

村内现存50余栋较为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大多采用三合式天井院。堂屋居中,左右两侧有厢房,同院墙围合成天井,满足了村民日常生活起居、祭祀祖先等功能。相比建筑本身而言,清溪村的建筑装饰更值得称道。

入口是建筑的脸面,较多的民居采用门罩型门楼。采用砖叠涩的手法出挑,顶上覆盖青瓦,轻巧灵动。门楼与横梁间大多设置门匾,通过彩画题字加以装饰,体现出清溪瑶民儒家文人的精神追求,如:“雍熙第”、“紫芝别墅”、“芝蘭其室”、“居之安”等。

从结构上的梁柱枋到围护的门窗藻井无一不体现出“凡木皆雕刻”。清溪村木雕手法多采用镂雕、透雕和深浮雕为主,装饰部位集中在天井两侧和堂屋前的槅扇门窗、亮子、挂落、挑枋等。正门上的门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木门簪截面形式多样,或圆或方。端头最常见的纹饰有阴阳八卦、福禄寿喜、鸟兽祥瑞等。槅扇门的芯仔和绦环板上采取的连环画式的表现手法,例如:进京赶考、喜鹊登枝、闺秀探郎、农夫砍柴等。

图1清溪民居

图2木雕

图3纪年砖

四、特色景观

村内建筑背靠起伏连绵,如龙腾飞的石龙山,村前是一片开阔的旷野田畴。石龙山涧流淌而来的清溪澄碧如玉带,九曲回肠,依村傍院,尔后延伸向田间,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风水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石龙山为清溪村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气”,溪水环绕,可以使气行有止。村前视野开阔,毫无遮挡,因此乾隆四十六年建有文峰塔一座,兴文运、昌科举。

图4清溪文塔


本文由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赞助支持创作,感谢江永县科协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