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迴流?怕是躲不過真香定律

近日,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里·庫德洛提議,為吸引美企迴流,美政府應100%埋單迴流成本。在疫情的衝擊下,各國都開始認識到有一個健全的經濟結構是多麼重要,再加上川建國同志上任以來,一直在實施的製造業迴流計劃,讓這個提議在這個時間點發酵起來。但是,即使美政府願意出這個錢,美企估計也不太願意花。咱們站在企業的角度分析分析這個事,究竟能不能躲開“真香定律”。

首先,是成本。雖然美政府願意為迴流成本埋單,但做過生意的朋友一定會有感觸,對大部分生意而言,與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相比,店鋪開張所需投入的前期成本其實是微不足道的。舉個例子,你如果想在三四線城市開店,那你需要準備的資金就是前期房租加上裝修費用,再加上進貨費用和一部分準備金,就可以開張了。但是做生意,開張其實是最簡單的部分,在後續的經營中,你得僱幾個人吧,於是就多了每月固定支出的人工費,你還得不斷進貨出貨吧,所以就有了進貨費和部分交通運輸費,你想賣貨,就得有宣傳,有宣傳就得有廣告費,而真正做的好的商家,廣告費一定佔總成本相當大的比重。此外,還有每月房租、售後成本,做的好點的商家,還會有網絡、日常補貼等方面的成本,這些雜七雜八的加起來,是遠遠高於一開始投入的成本的。所以對美企來說,即使由美政府100%為迴流埋單,這個吸引力,也不一定有多大。

其次,就是產業鏈。公司選址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產業鏈,比如一個運煤的公司,肯定不想他的車停在果園附近拉活。公司選址,一定希望選在附近都是上下游企業的地方,方便交流,減少成本,還能更好的應對危機。也就是說,美政府如果想搬,就必須全產業鏈一起搬走,美政府真的能組織起有效的行動,並埋的動這巨大的單嗎,而且,完整的產業鏈其實就是完整的供求體系,你能把創造財富的供給搬走,但是能把消耗財富的客戶搬走嗎?疫情挑戰全球,全球貿易主要參與過國陸續按下暫停,而中國卻早早完成了對新冠的控制,這就使得中國成為了蘋果、德國大眾等外企在疫情期間唯一能營業的寶地。即使你能把這些企業悉數搬離,但你能把中國的消費者搬到美國去嗎?

然後就是商業環境。美政府想回流企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就業(這個也是美國大選的重要宣傳噱頭),而商業環境的穩定,對這些能產生大量就業的企業,有著極其致命的影響。但是,美國如今的政治經濟體系,是極其不穩定的:第一,黨爭,共和黨與民主黨的爭鬥的愈演愈烈,為市場帶來了政策的極其不確定性;第二,工會,美國的工會制度形成了和企業明顯對立的勢力,本來是為平衡勞動力與企業的關係,但工會的過於強大,擠壓了企業的操作空間,致使其抗風險能力差;第三,過高的資產負債率,美國有錢,但美國人消費觀念開放,沒有存錢的習慣,很多時候都是借錢買東西,有錢了再還,這種模式平時還行,一旦遇到疫情這樣的突發事件,立馬就會發生流動性危機(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川建國同志最先做的不是大力控制疫情,而是立馬向市場撒錢),過高的資產負債率使美國商業環境抗風險能力進一步變差。

所以,不好意思,即使美政府有誘人的政策,但經濟全球化的當下,美企也不一定能躲開真香定律,不信,大夥去看看特斯拉上海建廠後,馬斯克那張大牙都要快要笑掉的表情,就知道了。

與“美企迴流”相比,真正值得中國注意的,其實是她的姐妹“去中國化”,這看似差不多的兩個詞,其實也蘊含了諸多的不同,咱們下篇再詳細嘮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