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白起有哪些事蹟呢?

用戶4212882933011


戰神白起一生戰功赫赫。古人有句話說得好:“一將功成萬骨枯”,而戰神白起一生的軍功是千千萬萬的頭顱換來的。人們往往只看到戰場上功臣名將表面的榮耀,卻忽視了這榮耀背後戰死的無數英魂。白起的少年時代未見諸史書,據說他行伍出身,靠著勇猛作戰一步步爬到高位,被封為戰神白起。

戰神白起為何是“人屠”

時間回到兩千多年前那個“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戰國末期,在那個以殺人掠地為主要內容的時代裡,秦國的戰神白起無疑是將軍中“男一號”。從歷史上看,他是當之無愧的戰神,是秦國統一天下的實際奠基者之一,但從另一面講,他一生殺伐過重,是天生的屠夫。

眾所周知,戰國時期最慘烈的戰爭是秦、趙間的長平之戰,這場大戰趙軍全軍覆沒,四十萬降兵被秦軍活埋,加上戰死和被斬首的人,趙國軍隊大約損失了四十五萬,基本失去了和秦國爭霸天下的能力。而這場大戰的指揮者及坑殺命令的直接下達者,便是戰神白起。

四十五萬忠烈慘死!要知道,那時趙國全國的總人口,也不過三百五十萬左右,這樣的死傷比例何其巨大!

然而這四十五萬白骨,在戰神白起的殺人賬本上,還只是一小部分。請看白起的殺人簡歷:

在伊闕斬首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在鄢城決水灌城淹死楚軍數十萬;在華陽斬首魏軍十三萬;在黃河淹死趙軍二萬;在陘城斬首韓軍五萬;在長平殺害趙軍四十五萬。

以上還只是有史料可考的殺人數字,而據梁啟超先生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戰神白起所殺人數就佔二分之一。

更可怕的是,在戰神白起的軍事生涯中,從未有過失敗的記錄。換句話說,只要六國軍隊和他相遇,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

秦趙上黨之爭

戰神白起的少年時代未見諸史書,據說他行伍出身,靠著勇猛作戰一步步爬到高位。在最初的戎馬生涯中,白起攻韓、伐魏、拔趙、破楚,在一連串的勝利中佔領了近九十座城池,斬首了百萬之眾,自己的爵位也從左庶長一路升遷至武安君,不僅控制了秦國的兵權,還擁有了自己的領地,成為大諸侯中的小諸侯。同時,戰神白起運用自己“殲滅戰”的戰略沉重打擊了魏、韓、楚等國,極大削弱了秦國的幾個主要對手,為秦國東進開闢了道路。

彼時,六國之中,還有實力與秦一爭高下的,只有趙了。

趙國,在樂毅、藺相如、廉頗、趙奢等人的輔佐下,一時國富民強,掠土搶地。趙奢和廉頗兩位將軍只要聯手上陣,就連不可一世的秦軍也要蒙羞。

為了加快擴張的步伐,徹底征服六國,秦國任用了范雎,並推行了他“遠交近攻”的新戰略。這一戰略,使秦完全掌握了外交的主動權,確保了秦“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戰術的成功。

公元前280年,秦向鄰居韓國首先發起猛烈進攻,並曾派戰神白起深入上黨,攻取了光狼城(今高平康營村),扼住了韓國咽喉。由於時勢不利,秦軍最終撤了回去。但因上黨有著極重要的戰略位置,秦國心有不甘,就在公元前262年再次逼近上黨,並很快將這個地方重重包圍起來,並在總攻之前,由白起攻滅了附近援軍,斷絕了韓國國內大部分交通要道,切斷了上黨和外界的一切聯繫。

上黨郡守馮亭知道處境艱難,而韓國軍隊又無能為力,便連夜想出了個主意:準備將上黨獻給趙國,並派人火速將消息傳達給了趙王。馮亭必是這樣考慮的:如果趙國接受上黨,秦國必然大怒,定會揮師攻趙,這樣,趙國便會被捲入對秦戰爭,不得不和韓國並肩作戰,兩軍聯合抗秦,想必可以抵擋住秦國的虎狼之師。

趙王得到消息,覺得這件事不好辦,便與平陽君、平原君商議,平陽君說:“大王還是不要接受的好,接受了會得罪秦國,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啊。”平原君卻勸趙王接受,他說:“平陽君多慮了,上黨可是個好地方,多少人出動軍隊都得不到的地方,現在有人親手送上,這麼好的事,為什麼不要?”趙王貪慾作祟,也覺得這麼大的便宜不佔白不佔,就同意了馮亭的請求,派兵接受了上黨。

趙國虎口奪食,秦王如何不怒?如此一來,秦韓之間的戰爭間接轉變為秦與趙的對決。

秦王的目標本是韓國,對於倉促攻趙沒有準備,因此先按住心中憤怒,在國內做了兩年的蓄力。兩年後,秦王在范雎的建議下,傾全國之師,分兵兩路,再次奪取上黨。這也意味著,秦對趙的正式宣戰。

由於準備不足,趙軍一路退敗,只好放棄上黨,退守長平。

就這樣,戰國期間規模最大,傷亡最為慘重的長平之戰打響了。

廉頗老矣,趙括為禍

退守長平後,負責鎮守的是趙國老將廉頗,他知道秦軍長途跋涉,必欲速戰速決,而趙軍實力略弱,不宜正面對抗。於是他採取了以逸待勞,以守為攻的戰術。

廉頗築起高壘、堅壁,每日只在壁壘內操練士兵,任秦兵怎樣挑戰,都堅決不出戰,如此對峙,三個月很快過去了。

廉頗雖老,但是帶兵打仗的策略依然勝人一籌。他本想用這一“打不死蒸不爛”的招數徹底拖垮秦軍士氣,等秦軍疲憊之時再出兵反擊,一擊制勝。此想法雖然高明,可廉頗的上級――趙王卻不認同,趙王非但沒能明白廉頗的用意,反而認為他作戰不利,故意拖延,拿著軍餉過退休生活,因此多次責備他。

秦國軍隊也很鬱悶,他們本以為能早點打完仗回家過春節,可沒想到拖了這麼久,一點轉機都沒有,朝野上下也都很著急。

就在這個時候,秦國兩個關鍵人物站出來了,他們接下來的所作所為,將改變歷史。

首先站出來的是秦相范雎,范雎有辦法。他先派人帶著大量的金錢來到趙國境內,收買一些貪財的官員和百姓,讓他們四處散佈流言,對趙國人說:“這次長平之戰打了這麼久還沒結果,知道為什麼嗎?因為趙國不會用人,他們不知道秦國最怕的、最難對付的將軍是趙括,那個老傢伙廉頗早就不中用了,你看他除了躲起來還能幹什麼?說不定啊,他自知不敵秦軍,早圖謀叛變了。”

結果這話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到了趙王的耳朵裡,趙王本就很反對廉頗的堅壁高壘戰術,又對他屢戰屢敗損失兵馬的現狀不滿,早有換帥之心,只是遲遲下不了決心。這下聽了范雎的反間之言,他便更下定決心,當即用趙括取代了廉頗。

臨陣換將,是兵家一大忌。這個趙括,是名將趙奢之子,趙奢曾經率軍戰勝過秦國。據說趙括從小就很喜歡研讀兵書,談起帶兵打仗來滔滔不絕,連趙奢都說不過他。別人都誇讚趙括,唯獨趙奢說:“上陣打仗那是要拼命的,這小子總以為打仗很簡單,這點很危險。將來趙國要是讓他當將軍啊,肯定是要失敗的。”


成功始於勤奮9


白起,人稱“殺神”,又稱“人屠”,總而言之,這外號就讓人毛骨悚然。

一,白起有輝煌的戰績。

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

攻趙先後殲滅趙軍60萬(含長平之戰)。攻韓魏殲滅30萬。

白起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約165萬!

封號:武安君。官職:國尉(國防部部長)。

外號:戰神,殺人魔,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伊闕之戰又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我國曆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長平之戰共殺人四十五萬,連同以前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攻楚於鄢決水灌城淹死數十萬,攻魏於華陽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卒二萬,攻韓於陘城斬首五萬,共一百餘萬,這是白起的一張極不完全的殺人賬單。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後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趙的問題上發生分歧,被王陵取而代之,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二,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

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殲敵45萬,創造了先秦戰史上最大的殲滅戰戰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其規模之大、戰果之輝煌,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長平之戰也反映了戰爭自身發展概貌。

三,白起的作戰特點非常獨特。

白起的作戰指導特點有三個:一是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的殲滅戰思想,而且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這是白起最為突出的特點。他是戰爭史上運用圍殲戰術作戰的無與倫比的統帥。也是中國戰爭史上三個最善於打殲滅戰的軍事統帥之一(另外兩人是成吉思汗和粟裕大將)。但白起能夠在二千多年前便主張打殲滅戰,這是非常難得的。二是為達殲滅戰目的強調追擊戰,對敵人窮追猛打,較孫武的“窮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戰勝逐北無過十里”(《商君書·戰法第十》)。

顯然前進一步。三是重視野戰築壘工事,先誘敵軍脫離設壘陣地,再在預期殲敵地區築壘阻敵,並防其突圍。此種以築壘工事作為進攻輔助手段的作戰指導思想,在當時前所未有。

然善始者未必善終,白起功高遭忌,最終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裡,白起如此,伍子胥、李牧皆是如此。

有人將白起列為中國歷史十大戰神之首,唐郎覺得也算得上,罕見的戰爭天才。


萬事問唐郎


白起一生擔任秦國主帥30年,打下城池70餘座,授封武安君,素有戰神美譽,戰國四戰神之首。

由於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被貶,於公元前257年賜死於杜郵。

白起一生殺人無數,戰國時期共戰死200萬人,其中有一半是白起殺的。單單長平之戰白起就坑殺40萬趙軍,直接摧毀了趙國主力。

白起擅長殲滅戰,只有戰死的敵人,沒有投降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