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讓孩子知道寫作業的重要性,從而養成自主寫作業的習慣?

誰的大碗麵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孩子不想在學校上了一天課回來還寫作業,這就需要家長的引導了,回來之後,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不能讓孩子認為寫作業是家長的事情,如果孩子實在不想寫,你也不用管他,讓他第二天去學校,老師會批評他,但是前提是要和老師說一下,這樣家長和老師在同一條戰線上,其次,孩子在寫作業時,家長不能玩手機,看電視,要陪孩子寫作業,家長可以看書,最後,家長要有耐心,不能著急,慢慢地培養好的習慣,希望可以幫到你。



數學小馬老師


孩子行為習慣的形成,和他的觀念有關,如果這是一個愛學習的、成績不差的孩子,他的作業基本會按時完成;如果這是一個不愛學習、成績又不好的孩子,他是很怕做作業,不願意做作業的。所以,對不願意做作業的孩子,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不能粗暴地批評他,命令他。而是給予足夠的重視,督促他,幫助他,經常和他溝通。當他養成了良好習慣,嚐到學習的甜頭之後,他就能自覺地做作業,自覺學習了。


楊柳靜依


好的,我說一說我的觀點。在現實的學校學習中,為什麼看上去一些智商高、情商也高的學生卻學習成績不好呢?為什麼一些學生看上去非常的用心刻苦學習,到頭來還是成績平平呢?歸根結底是因為這些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率出現了問題,他們根本不懂得寫作業的重要性,也就無從談起養成學習的良好習慣和學習能力了,沒有好的學習愛好、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技巧和學習能力素養的學生,要想真正擁有優秀的學習成績是何其的艱難啊!

而且學習不好的同學,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其特徵主要表現在做作業時很不認真,書寫馬虎,字跡潦草,錯漏字多,塗改多,頁面不整齊,不按時交作業,拖拖拉拉,作業本常丟失,經常隨意撕頁,亂寫亂畫,不動腦筋怕困難,缺乏時間觀念,沒有責任意識,常常抄襲別人作業,錯題連連等等。他們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問題和不良的行為與習慣呢?我們的調查研究發現,導致他們出現這麼多問題與不良行為習慣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未專心聽課或者聽不懂,成績差,自己獨立完成作業困難,對作業不感興趣;二是不理解做作業是學好功課的重要環節和手段,缺乏做作業的自覺性,把作業看成是應付老師和對付父母的苦差事;三是平常作業錯誤多,受批評多,作業本上老是被打上“紅槓槓”,因而對作業失去信心,感到厭煩;四是沒有養成良好是時間觀念和時間習慣,導致不能自主安排好作業時間,做作業的時間被貪玩或者家務事情佔去了,臨到快休息了或者該交作業了,只好對付一下,急急忙忙寫一寫,或者抄襲別人的而草率完成來事;五是沒有養成做事認真的好習慣,沒有形成愛整潔,愛美的情感,所以做起作業來總是馬馬虎虎、拖拖拉拉、潦潦草草等等。

當我們弄明白了學生不能優質完成作業任務的原因了,在幫助他們修正和逐步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就有了方向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了,只要我們耐心細緻地去引導學生,能夠科學認知寫作業的重要性,那麼他們就能夠得以很好的改變。為此,我們強調,讓孩子自覺的寫作業主要的做法的教育原則必須建立在幫他們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通過獎勵的方式激勵他們、以自己的行動讓他們明白學習的重要性的基礎之上,才能更加高效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不良行為習慣和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