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危機下,多國謀劃5G突圍

2020-04-17 08:22

原標題:發展必要性提升 各方緊迫感加劇 疫情危機下,多國謀劃5G突圍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張 靜

對於全球5G產業而言,2020年的第一季度並沒有迎來預想中“5G大年”的喜悅,反而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對供應和消費端的重大打擊。疫情中,有領先者對後勁不足的擔憂,也有追趕者對建設速度被迫放緩的焦慮。同時,抗疫的需要又使得多國被迫為5G發展提速,許多人都看到5G在幫助中國抗疫中發揮的作用。作為世界5G設備生產和市場建設的重要力量,中國逐步控制國內疫情並推動復工復產為整個行業帶來了利好。

韓國擔憂領先地位不保

新冠肺炎疫情正威脅韓國在5G領域的領先位置。路透社報道稱,韓國去年成為全球首個開通移動5G商用的國家,但是在初期憑藉大規模補貼來刺激5G手機銷量後,不少消費者開始質疑為何要購買價格昂貴且5G信號遠不如宣傳中穩定的新型智能手機。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的巨大打擊更令5G手機的銷售情況雪上加霜。三星等韓國智能機品牌十分希望其北美和歐洲市場能帶動巨大5G手機需求,但這兩個市場仍在遭受疫情的嚴重衝擊。

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16日的報道,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一步提升韓國信息通信技術,韓國科技通信部當天的會議強調,為應對疫情過後的發展態勢,現在必須擴大對通信基礎設施、文化產業等領域的投資,同時避免相關中小企業破產。

韓國信息化振興院建議政府要從應對“後新冠肺炎時代”的角度重視5G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特別是要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最新技術的融合和發展。要以此次疫情為契機,要加大網絡商務、遠程基礎產業等核心技術的研發。相關負責人認為,疫情過後將引發劇烈經濟和社會變化,韓國應利用好現有數字技術力量,積極創造新經濟增長產業。

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韓國科技通信部本月初已經與韓國主要通信公司達成5G推進方案,計劃年內在地鐵站、百貨商店等2000多個室內場所建立5G基站,擴大5G的室內覆蓋,並將推出5G獨立組網服務,保證用戶不會在使用5G服務時突然轉成4G模式。韓國政府還將投入6500億韓元培育5G戰略產業,包括新一代智能手機、AR·VR設備、自動駕駛汽車、醫療等15個領域。

歐洲5G被迫放緩

受疫情影響,全球的5G推廣也大大延後。在手機產業連續兩年遭遇下滑後,蘋果原本計劃依靠今秋推出的旗下首款5G手機提振業績,但目前尚不清楚能否如期發佈。一些寄希望於5G技術未來服務,如無人駕駛技術、自動化工廠車間和智慧城市等已被耽誤,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和奧地利的5G頻譜拍賣也因疫情推遲。

“疫情減慢歐洲5G建設速度”,德國《商報》15日報道稱,2020年,本來是歐盟成員國開啟5G的時代,各國正在分配頻段,建設5G設施。但是現在因為疫情,各國的5G計劃被迫擱置。專家稱,由於目前看歐洲疫情持續時間可能比亞洲更長,且歐盟各國對5G設備供應商的選擇沒有統一意見,歐盟的5G建設將至少落後中國等亞洲國家一兩年。近來,在英國和荷蘭多地流傳的“5G新冠陰謀論”甚至導致當地部分基站被焚燬。這更令歐洲5G建設蒙上陰影。

德國新聞電視臺16日認為,疫情讓歐洲發現自身的技術差距。比如,亞洲各國大規模使用5G、大數據等未來技術,而歐洲卻明顯落後,使得抗疫成效不高。德國經濟和能源部長阿爾特邁爾已經表示,疫情後將重新檢視德國5G等未來技術的發展,投入更大的研發力量,並與歐洲各國合作,加強歐盟的5G實力。

“新冠病毒是歐盟數字化轉型的開始!”德國《經濟週刊》16日稱,歐盟一份洩露文件顯示,歐盟應“徹底分析新冠疫情的經驗”,制定出未來數字領域的政策措施。在當前的新冠病毒危機之後,“電子醫療,數字教育、電子政務、數據交換和寬帶連接”等領域應受到特別關注。

中國致力恢復生產線

路透社稱,由於國內疫情逐步被控制,中國的5G建設有望在第二季度恢復,對華為等企業是利好。賽迪顧問總裁孫會峰近日表示,總體而言,5G基礎器件、電信設備和終端設備的生產端大多集中在中國,受益於疫情控制得力,供應鏈和生產線將會很快恢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關鍵零部件尤其是射頻前端的國產化進程。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中國5G手機產品類型有76款,累計出貨量超過2600萬部,其中1月份至3月份出貨量為1300萬部。國際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預計,今年中國5G手機出貨量將超1.5億部。疫情期間,新建4G和5G基站超過6.3萬個。

工信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16日表示,工信部將繼續積極支持發展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新模式、新業態,帶動智能終端消費及服務的消費,加快5G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