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陽等地10號突降小到中雪,會不會影響今年的冬小麥產量?

博美優談農業


肯定影響小麥產量如果補救措施得當可以大大減少損失。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一個大豐收。

一般立春過後,小麥基本完成了春化階段的發育,抗寒性顯著降低,早播旺長苗還通過了光照階段的發育,開始拔節,完全失去抗禦0℃以下低溫的能力。此時的小麥植株的各個器官發育較快,組織比較柔嫩,細胞水份含量較多,對低溫特別敏感,最怕晚霜凍害的襲擊。當寒潮來臨時,夜間地表層溫度驟降到0℃以下,便會發生“倒春寒”凍害。

發生症狀:

每年2月下旬到4月份,經常出現“倒春寒”的天氣,常會有寒流入侵。一般發生在小麥兩個生長期:一是返青後拔節前。這個階段發生凍害,主要是小麥葉片受凍,開始時受凍部分呈水漬狀,似水燙過一樣。化凍後葉片失水枯黃,嚴重時地上部分全部枯萎、生長點被凍死。二是拔節後,麥苗處於小花分化階段。這個時期發生凍害,輕者小麥形成半邊穗、兩段穗等多種畸形穗;重者小麥性細胞敗育,造成穗部大量空殼,甚至整個幼穗受凍死亡。1995年全國出現過較大面積的“倒春寒”凍害,造成嚴重損失,當年小麥單產減少一成,是歷年來減產幅度最大的一年。

防禦措施:

針對旱茬、制種稻等早茬口、生長過旺的麥田,部分春性品種如寧麥13、鄭麥9023等目前已經開始拔節。另外還有秸稈還田的田塊,基部分櫱節與土壤結合不充分,容易發生凍害。預防措施是早春鎮壓、起身期噴施壯豐安等生化製劑。另外在有澆灌條件的地區,寒潮來臨前噴水,可以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對防禦“倒春寒”凍害有很好的效果。

補救措施:

對於已經發生“倒春寒”凍害的麥田,要根據凍害情況,因災制宜,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一是早春凍害補肥促櫱。凍害發生在早春返青前期,季節較早,而小麥又具有較強的自身調節能力,所以補償餘地較大。對於發生輕微凍害(僅葉片受凍)的田塊,後期生長基本不受影響,不需要採用針對性的補救措施。凍害比較嚴重(群體莖櫱30%以內幼穗受凍)但群體正常的麥田每畝施尿素6~8公斤,群體過小的適量增加。如果分櫱節全部凍死則需要及時改種其它作物。二是拔節後凍害肥水增粒重。拔節後遭遇“倒春寒”應根據凍害情況及時追肥澆水,保證小麥正常灌漿,提高粒重,降低凍害造成的損失。一般凍死率在10%以內通過補救,產量基本沒影響。


魯農一哥


河南前幾天大面積降雪,對正在生長髮育的小麥肯定有影響的!

由這幾年全球氣候變暖,去年河南的冬天不怎麼冷,再加上今年二三月份氣溫上升的快,那些早熟品種的小麥加速生長,並且己打苞出穗,然後驟降雨雪,溫度一下子從十七八度降到零度左右,對於正出穗要揚花的小麥來後期說肯定會出現幹頭空籽現象,所以我認為今年早熟品種的小麥肯定會減少產量的!




鄉村木子姐


小麥是濮陽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隨著國家糧食直補政策的實行,近2年小麥播種面積有了進一步的增加。隨著科普下鄉,農民逐漸認識到科學種田的重要性,認識到小麥高產與氣象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濮陽地區地處北溫帶,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沙,夏季炎熱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長,冬季乾旱少雨雪。年平均氣溫為13℃左右,夏季曾出現過的極端最高氣溫達43.1℃,冬季極端最低氣溫有-21℃。無霜期一般有20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500-600毫米。

  小麥生長髮育和氣候的關係非常密切,其生長髮育、產量與溫度、降水、日照之間的關係較為複雜,受這三個因子間配合變化的影響很大。分析溫度、降水和日照的綜合變化,對了解光、熱、水對小麥生產和產量的影響具有重要的意義。

  1.氣象因素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1.1溫度

  小麥發芽的最適宜溫度為11-22℃,但在生長初期為了預防小麥年前旺長或拔節,往往要求播種溫度低於20℃。濮陽地區以半冬性小麥為主,播種日期一般在10月6日-12日。小麥播種時間選擇是否合理,對小麥的生長髮育及來年的產量形成都至關重要。小麥播種適宜期的早晚,主要取決於當年秋季的溫度和土壤墒情狀況以及秋作物騰茬早晚。冬小麥從播種到出苗適宜溫度為14-16℃。若溫度過低,冬前小麥生長緩慢,不能形成分櫱,不利於小麥越冬。當日平均氣溫在12-15℃時,有利於分櫱,若冬前形成2-3個分櫱,小麥能夠抵抗低溫達-15℃,抗凍能力強,有利於安全越冬,翌年開春,形成壯苗。小麥返青後,當日平均氣溫逐漸回升到8-10℃,是分化小穗的時期,也是提高成穗率的關鍵時期。氣溫在10℃以上開始拔節,這一時期,對低溫的抵抗能力下降,應注意防禦倒春寒、凍害。抽穗揚花期,所需溫度為16-21℃,氣溫若低於10℃,會延遲開花,影響結實率。小麥灌漿最適宜的溫度為18-22℃,乳熟期溫度為22-23℃,當日平均氣溫高於28℃,將停止灌漿。因而暴熱天氣常使灌漿時間縮短,形成秕粒。適當的氣溫日較差,對灌漿十分有利,利於幹物質的積累,提高千粒重。[1]

  1.2水分

  冬小麥整個生長髮育期需要水分530mm以上。小麥發芽需要水分為田間持水量的60%-65%。出苗後,土壤溼度以田間持水量的60%-80%最為適宜,有利於小麥快速生長,為小麥形成壯苗打好基礎。拔節孕穗期,田間需水量140mm左右,適宜的土壤水分田間持水量為70%-80%,若此時遇到乾旱,小穗結實率降低,降水過多,則稈莖細弱,容易倒伏,影響產量。孕穗期小麥生長非常快速,這時缺水,嚴重影響穗粒數和千粒重。抽穗揚花期,小麥所需水分為土壤田間持水量的80%-90%,此時水分不足直接影響結實率。灌漿成熟期要求土壤田間持水量在70%-80%之間。若此期遇連陰雨,則影響小麥成熟,易造成小麥發芽變質,嚴重影響小麥產量。[2]

  1.3光照

  小麥一生中要求光照充足,尤其是起身拔節期和抽穗開花至灌漿成熟期更為重要。濮陽地區光照條件能滿足小麥各生育期的需要。拔節孕育期,小麥進入光照階段,光照對小麥拔節孕育特別重要,在小麥小穗分化期間,縮短日照長度,有利於增加小麥穗目,光照直接影響著節間的伸長和長粗,粗短節間是構成大穗的物質基礎。充足的光照對小麥灌漿成熟十分有利,小麥籽粒中2/3以上的幹物質主要靠灌漿期間的功能葉片提供光和產物,此時光照不足嚴重影響千粒重和出粉率。[3]

  2.災害性天氣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2.1乾旱

  乾旱降低了小麥的株高、根長和乾鮮重,增加了小麥幼苗的根冠比,同時,造成了小麥脂質和蛋白質的氧化損傷,從而造成了小麥的減產。[4]

  2.2凍害

  凍害是小麥在越冬期或春季生長期遭受的強降溫或低溫凍害。凍害是小麥發育期中主要災害之一,對小麥產量有一定影響,尤其是小麥拔節和抽穗期間的凍害影響較嚴重。只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它們都有可能抽穗結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