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诸葛亮换成韩信带兵打仗,能完成刘备遗愿吗?

天天开心历史


历史没有假如,如果真要假如,我觉得把诸葛亮换成韩信,去带兵打仗,更不可能完成刘备光复汉室的遗愿,因为没有后方的支持,前方是不可能打胜仗的。除非是两人同时辅佐刘禅,韩信在前方统兵作战,后方诸葛亮管理国家、储备粮草、练军备马等,还有可能光复汉室,完成刘备的遗愿。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淮阴侯。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 ,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有关于他的典故。“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他作为统帅,在楚汉战争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战功卓著。

前205年8月,韩信以声东击西之计,奇袭魏国重镇安邑,俘虏了魏王豹,平定了魏国。随后出兵平定代地,活捉代相夏说。公元前204年10月,韩信以三万军队对抗赵国二十万,派轻骑两千人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潜伏,正面以主力万人背水列阵,等赵军倾巢而出时,潜伏的两千骑兵立刻冲入赵军营垒,两面夹攻大破赵军,活捉赵王歇。之后,按甲休兵,镇赵安民,摆出攻燕的态势,燕国不伐而降。公元前203年10月,韩信趁齐国戒备松懈之际,袭击齐驻守历下的军队,攻下临淄。并与楚齐联军20余万对峙于潍水两岸。然后率军半渡攻击楚军,假装败走。在楚军渡江进击时,命人决开壅塞潍河,水淹楚军,后率军反击,大败楚军,平定齐地。公元前202年10月,韩信垓下摆下十面埋伏阵,围歼楚军,项羽兵败自刎而死。

他作为统帅,在楚汉战争中,也显示了他的政治水平低下,情商很低。

韩信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政治水平也很低。因为他的低情商,韩信没少坑人。郦食其就是其中之一。当时,郦食其奉刘邦的名义作为齐国的使者,已经说服齐王投降刘邦。而韩信却相信谋士蒯通说他一个大将还不如一个书生强的说法,继续带领军队进攻齐国。结果,齐王就觉得是郦食其骗了自己,就把郦食其给煮了。钟离眛是其中之二。生死之交钟离眛,因刘邦要韩信杀他,最初韩信没有这么做,在听信刘邦说他要谋反后,开始犯糊涂了。钟离眛看到韩信左右摇摆不定,知道他很难达成大事,自己也难逃一死,只好自杀,韩信最后也没有得到刘邦的信任。等等。

事实证明韩信,是战神,也是一个军事天才,但不是一个政治圣人。在关键时刻不断犯愚蠢的错误。常言道:当断不断,必有后患。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任何迟疑、软弱、犹豫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刘备死后,蜀国的形势并不好,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信任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这些忠贞诚实、以死报国的忠臣,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可是刘禅最后也没有做到这些,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刘禅几次信任小人,耽误了北伐之事。还有当时蜀国的兵将也不够多,一些有能力的将领也都老了。

所以我觉得,要是让韩信替代诸葛亮出师北伐,更加不可能得到后方的支持。在军事才能上,韩信并不见得比诸葛亮强,但是在治理国家上,那韩信就远远比不上诸葛亮了。如果让韩信完全替代诸葛亮,那蜀国会更早的灭亡,更别说完成刘备的遗愿,光复汉室了。

除非是韩信、诸葛亮两人同时辅佐刘禅,韩信在前方统兵作战,后方由诸葛亮管理国家、储备粮草、练军备马等,还有可能光复汉室,完成刘备的遗愿。


侃史聊世


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的敌人,不同的实力,不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两个人物,是很难有可比性的。韩信是秦末汉初的人物,诸葛亮是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期的人物。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大将,是刘邦建大汉的得力人手,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重臣,是刘备能鼎足天下的关键人物。那么蜀汉北伐,如果换成韩信是统帅会不会成功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诸葛亮和韩信处的历史环境不同。乱世统一易,稳中取国难。韩信处在秦末大乱的乱世,人心浮动,不知所依。经过多年的秦国大统一,山东六国人民对各自国家的认同感已不强烈,谁来就从谁,谁势力大就附谁,正如鸟兽奔走,居无定所。在这种形势下,斩将搴旗,攻城拔寨,浑水摸鱼,也是很容易成功的。而诸葛亮呢?正处在三国鼎立时期,曹魏久已一统北方,设郡县,施屯田,招流民,开荒地,与民休养生息,民心稳定,安居乐业。孙吴呢?在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政权稳固,群英效命,兵精粮足。而蜀汉才刚刚起步,历经几次大战,兵疲民弱,要想一统天下,谈何容易?其次所拥有实力不同。刘邦与项羽争天下,萧何在其后征备粮草军需,张良在出谋划策,天下纷乱,民不聊生,只要插上招兵旗,不愁兵员聚集。韩信所攻诸侯,尽是刚复国不久,人心不稳,国力疲弱。就是项羽,因其刚愎自用,恃强凌弱,不厚恤诸侯,因此一旦刘邦向他们许下封赏诺言,众诸侯无不倒戈影从。因此,刘邦的汉兵兵多粮足,虽不及项羽兵强精壮,但实力却是各诸侯中最大的。而诸葛亮所处的蜀汉,在三国中是最弱小的。天下十三州,曹魏有其九州,人口四百多万,有兵四十万至五十万;孙吴占三州,人口二百余万,有兵二十多万;蜀汉却只占一州之地,人口不足百万,士兵仅有十万左右。再次与之对阵的人才不同。秦统一天下,推行愚民政策,焚书坑儒,百姓多不识书,能通兵法要策者,更是凤毛麟角,秦末大起义,领头的多是些愚夫莽汉,知道什么兵法战策,就是楚霸王项羽,也是粗鲁有余,智谋不足,只是一勇之夫罢了。身边有个亚父范增,也不能用,早早被他气走。因此与韩信对阵之将,多是愚鲁无谋之人,自然很难匹敌韩信的进攻了。而诸葛亮所处的三国时代就不同了,历经两汉文教,智略奇士积淀很多,文武人才丰富。与诸葛亮对阵的曹魏将领,像曹真、郭淮、张郃、费曜、司马懿等人,不是久经战阵就是饱学之士,其智谋才略都是人中之豪杰。北宋苏辙曾说过:“以智遇智,则智者不足畏也;以勇遇勇,则勇者不足畏也。”就是说智者遇上智者,智谋就没了优势;勇武的人对上勇武的人,勇武也就不足凭恃了。与诸葛亮对阵的,都是当世人杰,自然与韩信对阵的人不可同日而语了。其四二人所担使命职责不同。韩信打仗从不考虑兵员粮草及治国理政上的事,后勤有萧何,筹谋有张良,韩信专职打仗。而诸葛亮就不同了,他不但要筹谋军事攻伐,还要考虑军需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事。


sunjin6278


人常说时势造英雄,诸葛亮不能够帮助刘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不能够完成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此乃当时时势。换成善带兵的韩信,也不会有所改变。




首先,刘禅不是刘邦。刘备死后,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但是刘备活着的时候并不曾真正的信任诸葛亮,夷陵之战,刘备不带诸葛亮就是明证。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也曾说过,如果法正在,定然可以劝住刘备,说明在诸葛亮也是深知刘备对他是有的戒心的。后来,刘禅对诸葛亮也是不太信任。《前出师表》中,诸葛亮曾经有一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从这一句可以看出,刘禅其实对诸葛亮也是不太信任,甚至有着逆反,只是二人力量悬殊,刘禅没有能力能摆脱诸葛亮的控制罢了。

但是刘邦就不一样了,刘邦虽然没有多大的才能,但是他有一个优点,就是听说听劝识时务。对韩信也是放权放手和放心。也就是说刘邦是做了一个甩手的掌柜,一切都听韩信的任意作为。所以当韩信遇到了刘邦,它可以打败项羽。但如果他遇到的是一个处处想掌控他的想逆反的上级,韩信也是无用武之地,当初他离开项羽就是因为如此。



其次,曹魏不是项羽。诸葛亮的对手是曹丕,曹丕是一个心计颇深的主子,并且能够听从部下的建议,当初他胜过曹植,就是因为他有城府,又能从善如流。但是项羽不是。项羽是一个沽名钓誉,有妇人之仁,心无城府之人。也正因为如此,刘邦集团才屡屡寻得机会逃脱。

因为韩信遇到了不懂谋略,只有武勇的憨直项羽,他取得了胜利。但如果他遇到了心计能够与他抗衡的强大的曹丕集团,韩信的"多多益善"法则也是无用武之地的。

最后,东吴虎视眈眈。三国时代,三国鼎立,诸葛亮能从夹缝中,保护着刘备占有一席之地,已经勉力为之。诸葛亮面对的对手是两个人才,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在历史上都是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并不是项羽那般仅余武勇的帅将,他能帮着刘备从东奔西逃慢慢的鼎立一方,韩信未必能够做到,韩信面对的也只不过是项羽一个对手,还是一个刚愎自用,唯我独尊,只讲信义,不讲大局的对手,别说韩信,三国中的许多谋士都可以将之打倒在地的。



如果诸葛亮代替韩信可以打败项羽。反之,韩信则不可替代诸葛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