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夏骑风(1897—1958)曾用名智成、智云、奇峰。绵竹县城关镇人。1918年从军以来,历任连长、营长、中校副官长、团长、少将副师长、山防总队长等职。七七事变后,就任新编独立十三旅三十八团团长,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后转战于鄂豫皖一带,曾据守荻港与日军鏖战四月之久而受奖。

1949年12月24日午夜,夏骑风与驻军122师师长熊顺义、绵竹县长刘玉杰联名通电起义,为绵竹县和平解放作出贡献。绵竹解放后,曾任政协绵竹县委员会常委。1958年病逝,终年61岁。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成都市人民公园内,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命运多舛,好男儿志在四方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秋,在绵竹县城关镇一户夏姓人家,迎来了第四个男孩的降生。这是时隔23年,夏家再次添丁进口。夏家不过做些小买卖维持生计,第四个孩子夏智成的诞生原不在计划之列。因此,夏智成的父亲刚刚高兴了几天,又开始愁眉苦脸起来。家里又多了张嘴,这可怎么办?城里可不比乡村,吃水、烧柴、买米……干啥都得花钱。

清末时期,把一个小男孩抚养长大并不容易。除开吃穿用度、生疮害病的花费,还得让其接受必要的教育,掌握一技之长,长大后还得给他张罗娶媳妇。媳妇娶进门又得闹着分家,老夏的三个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分家折腾了三次,他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晚清,一家人吃饭场景

老大、老二的身体并不好,老大前几年已经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夏伤心了一场。老大留下的孤儿寡母,还得时常接济。老二有残疾,腿脚不方便,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好在老三夏智盛还算争气,当初在私塾里读了四五年,能识文断字,也能写写算算。老夏没有指望老三能像杨锐兄弟那样以文才名扬天下,而是在夏智盛十一岁左右,就将他送去城西的烧坊作学徒。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戊戌变法六君子,绵竹人杨锐为其一

绵竹酿酒业源远流长,在唐代就远近闻名,宋时品种增多,为世人所喜爱,清康熙年间,绵竹大曲已誉满全川。县志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洁白,状若清露。”乾隆太史李调元对绵竹大曲倍加赞誉。经过十多年的历练,夏智盛早已出师,成为烤酒师中的一把好手。虽然没有本钱开作坊,但是养活自己及家人已经绰绰有余了。夏智盛非常感谢父亲的远见,让他掌握了一技之长,得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酿酒师

然而夏智盛也有遗憾,按照他的理解,只要再苦读几年,他考中秀才甚至进士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家里的确没有那么多闲钱供自己读书,父亲迫切地等待着自己能够帮他搭把手。此外世事难料,有些人就算考中了秀才,也没有谋得一官半职,更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变。不过是在商铺里当当管账先生,也有开馆收徒,挣点束脩勉强度日。混得好的就是江浙那帮人,看着无法考取功名,要么继承家族传统做生意,要么投身幕僚当师爷,也能养家糊口。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私塾

因此,对于这个小自己23岁的四弟夏智成,夏智盛是寄予厚望的。他希望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能够在四弟身上得以实现,也给夏家人长长脸。因此,夏智盛跟夏智成特别亲近,一有空闲就来看他。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秋,夏智成刚满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父亲去世前病了半年,家里的小买卖自然停了下来。每隔两三天,母亲就得跑趟药铺,开方子,抓药,折腾了半年,把家里的一点积蓄糟蹋得一干二净。到最后,人没了,钱也没了。父亲去世之前,曾经把夏智盛叫到病床前,嘱咐他一定要帮着母亲把四弟抚养成人。夏智盛含泪答应了。他告诉父亲,自己这辈子是个烤酒匠,四弟应该比他更有出息,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老药铺

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夏家已经一贫如洗。夏智盛索性卖掉父亲的老屋,让母亲和四弟搬来跟自己同住,彼此也好有个照应。两岁的夏智成懵里懵懂,有时候跟母亲缠着要爸爸,看见母亲暗自垂泪,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候,夏智盛只得安慰四弟,父亲到外地做买卖去了,要过几年才能回来。父亲回来后,会给他带不少的玩具和糖果。夏智成这才停止追问,安心地玩耍去了。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私塾

眨眼间,夏智成已经四岁了,该发蒙了。按照绵竹当地习俗,小孩长到四岁四个月零四天,就要送去私塾读书。“四”和“是”谐音,据说到了四年四月四日“发蒙”,儿童会更聪明,更会读书。贫寒人家,也不太讲究,夏智盛就将弟弟送入了县城内的义塾(后改为绵竹县模范小学校)读书,这样可以少交些学费。“人之初,性本善……”从此,未脱稚气的夏智成就开始每天上学了。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私塾

受维新思想影响,清末要求兴洋学,由义塾改建而来的学校除开设古文、唐诗、宋词等课程外,还学习欧美,增设了历史、地理、自然、美术、文体等课程。教员除那些德高望重的老秀才、举人教古文外,其余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夏智成在三哥夏智盛的影响下,知道自己读书不易,要想改变命运,就得努力。他在学校里如饥似渴地学习,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清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三月初一,绵竹县举办课士之试,召集诸多学子齐聚于文庙,讲解经书,检验大家的学习效果。夏智成听从三哥建议,改名为夏智云,取“平步青云”之意。三哥的用意,无非是讨个好彩头。考试结果,果然如三哥所愿,夏智成在应试者中名列前茅。此时,夏智成不过14岁,老师和同学们都来向他祝贺,认为他将来肯定会在学业上有很大进步。从此,夏智成就正式改名夏智云,号奇峰。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孔子像

可惜,世事难料,由于反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四川、湖南、湖北和广东爆发了史无前例的保路运动,很快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1911年9月1日,保路同志军千余人在绵竹县城起义,知县冯家伟投降。绵竹县宣告独立,属大汉四川军政府。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政权在风雨飘摇中逐渐灭亡。

中华民国成立后,世间并不太平。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武昌起义场景

民国五年(1916年)5月26日,广汉南丰乡人巫仁杰率众攻入绵竹县城。新任县知事请来驻什邡的滇军协助清剿,9月25日巫仁杰被击毙。巫仁杰盘踞绵竹县城几个月之久,期间作恶多端,大肆搜刮民财,百姓苦不堪言。同年,母亲又永别人世。此时的夏智云已经19岁,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

夏智云早就知道父亲已经去世了,全靠三哥把自己抚养成人。如今自己长大了,应该独立生活了。他不愿意像夏智盛那样,一辈子做个烤酒匠,勉强混个温饱。他想到了当兵,因为从保路同志军起义到巫仁杰作乱绵竹,大家都是依靠的枪杆子。只要手里有枪,管你什么土匪还是袍哥,他都不会怕。而且在部队上,只要你表现好,也能混个好前程。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袍哥会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夏智盛本意想让四弟跟着自己学烤酒,将来娶妻生子,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可是志向远大的夏智云不愿意一辈子呆在绵竹县,他想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好说歹说,总算说服了三哥。

壮士出川,让抗日的烽火熊熊燃烧

1918年,夏智云经朋友介绍,进入川军第四师学兵营(属刘禹九师)作学兵,营地在四川新津。六个月后,即1918年7月前后,又考入该师军官讲习所,一年后毕业。1920年2月,自军官讲习所毕业,分配到第四师七旅十三团三营九连充任见习生。六月,川滇战争发生,任该营十二连第二排排长,驻防新津、双流、彭山等地。1921年冬月,因病告假,竞被开缺。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老成都

失业期间,夏智云回到绵竹县城,向三哥介绍了自己在部队期间的经历。经过三年的部队历练,夏智云的待人接物和谈吐见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三哥一下子意识到夏智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希望夏智云在部队上好好干,争取早日出人头地,为夏家争光。

自1922年4月起,夏智云先后任川军第七师军械处上尉处员、独立团三营十二连任上尉连长,第一混成旅第二团少校团副兼代第一营营长,第八师师部中校副官长。1928年8月22日,四川军阀刘湘为在政治上争取主动,讨好蒋介石,将所部军队,照中央之方针实行裁兵。夏智云被裁员,此后两年均无工作。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四川军阀刘湘

1930年9月起,夏智云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部上校候差、川体处上校管理员、上校教官,模范师上校副官长、第二团团长,二十一军教导师(潘文华师)第五团团长。

1935年,在二十一军刘湘部队任团长,奉命担任成都城防时,曾接待毛主席代表罗世文。当时整个二十一军,发起了武德学友会(1935年成立于四川。是年,蒋介石势力入川,四处渗透,拉拢川军军官,欲瓦解川军。刘湘深以为虑,遂仿效蒋介石组织黄埔同学会的方法,健全武德学友会)组织,以加强二十一军内部的团结,防范国民党复兴社分子的打入,以与之敌对。彼时,夏智云曾任武德学友会组长。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黄埔军校操练图(油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同日,四川省主席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作战。7月25日刘湘令直辖各军、师长,于三日内驰返原防,遵令整军。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卢沟桥

夏智云即被调任新编独立十三旅(旅长田冠五)三十八团团长,于1937年8月1日率领全团首出夔门,沿江东下,驰赴战场,参加南京保卫战。11月12日上海沦陷后,日军分兵四路,矛头直指南京。蒋介石急令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增派部队加强南京外围的防御力量。刘湘指派该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率部限期集中安徽广德、浙江泗安一带布防。一四五师饶国华部奉命固守广德,阻敌北犯。

11月下旬,饶国华部到达指定位置,随即展开与日军的苦战。11月26日,日军出动飞机二十七架,对广德及其附近的机场等地狂轰滥炸;步兵、坦克、装甲车随即混合向前推进。饶国华将军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地在枪林弹雨中镇定指挥,甚至带领士兵冲入敌阵,与敌展开肉搏。全师官兵亦奋勇争先,以一当十,虽死亡枕藉,仍前仆后继,浴血固守防线。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抗战战场

一四五师饶国华部与日军苦战时;潘文华电话报告刘湘:“一四五师怕支持不住!”刘湘当即电令:“田冠五独立旅从右翼、一四六师刘兆藜从左翼,包围泗安敌人。”一四六师和独立十三旅,在泗安、广德几次战斗中,歼灭日军数千,其中击毙装甲车队长一名,缴获装甲车十几辆,载货汽车四五辆,载有日军呢军服,呢大衣等物,缴获卡车二十余辆,汽油数百桶,枪弹等军用物资无计,还缴获日军野炮两门,来不及拖走,只将零件卸去。这些成绩的取得,自然也与夏智云所部的浴血奋战分不开。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南京

后因南京不守,夏智云所部即转入江南战场,转战于鄂、豫、苏、皖一带,抗击日寇。当时,战场交火猛烈,川军奋不顾身,在夏骑风带团据守荻港(镇名,安徽繁昌县西北部长江沿岸河港之一)时,日寇以海陆空三军屡次攻袭,鏖战达四月之久而阵地无恙,得到上级嘉奖,为川军抗战立下战功。在1938年的荻港保卫战中,川军能以拙劣的武器装备歼敌两千余人,殊为不易。当然,川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1938年5月,夏智云被调往武昌军官训练团受训。这时,刘湘先生在汉口去世。死前他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刘湘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每天升旗时,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

不久,得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集团军(1938年3月8日,第28集团军成立,主要担任四川后方的抗战工作)总司令潘文华将军电令,夏智云调返四川。回川后,就任第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副官处长。1938年9月,兼任新编陆军第十七师少将副师长。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潘文华将军

这时,邓锡侯、潘文华、刘文辉三将军合作,团结川康力量,谋取生存时间和空间。夏智云被指派为潘文华代表,与邓锡侯代表周绍芝,刘文辉代表邵石痴等先生聚商,研究有关延安、南京、昆明三方面的政治问题,并与中共驻川代表罗世文经常联系,以力防蒋介石帮派排除异己的阴谋。

1939年秋,中共方面吴玉章、林伯渠、陈绍禹(王明)等到成都,商同罗世文在沙河堡夏智云家举行了吴、林、陈与潘文华的会谈,密商川康生存和防范蒋介石势力等事项。作为潘文华的代表,夏智云对四川各路军政势力的角逐看得很清楚,他也明白潘文华所言“蒋介石这个人无论他话说得好甜,决不可信赖!只有联合与我们处境相同的力量与之周旋,才有活路”的道理。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蒋介石

1940年3月,汪伪政府由日本扶持在南京成立。内政部次长、事务部次长、维新政府外交部长由汉奸夏奇峰担任。因为耻与汉奸同名,夏智云(号奇峰)改名为夏骑风,从此以此名行于世间。1943年,由潘文华、罗忠信二先生介绍,由张澜先生主持,夏骑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他以送交盟费为由,常与张澜先生会晤,从此思想发生了不少转变。这时,夏骑风还任《华西日报》《华西晚报》等董事。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张澜先生

1945年4月,蒋介石集团为排除异己,独吞抗战成果,进行军队整编。借口夏骑风未入学于黄浦军校和陆军大学而被裁编除,改调川黔湘鄂边区绥靖公署,委以中将参议,不就;又调任夏骑风为国防部中将部员,没有到职,遂离伍退役。

1946年,三哥夏智盛因病去世。夏骑风回绵竹处理丧事后,想到这辈子还有这么长,也不能老是闲着。于是,他改营商业,常住上海一带,并旅游华南各地。

叶落归根,为和平解放绵竹出把力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全国解放在即。在川民主人士多所筹划,以迎解放。此时,夏骑风在成都应川西民主人士的鼓励、支持,并知张澜先生曾派专人取道香港来川工作,催促二十一军原有干部团结起来,使盘踞川中的国民党势力早日土崩瓦解,迎接解放。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

夏骑风非常振奋,响应中共提出的“收拾残局,静待解放”的建议,密商于钟体乾(1936年刘湘出川抗战后,代行川康绥署主任,后任川陕鄂边绥署总参议,代行主任职权。1948年任四川省政府顾问,1949年12月协助潘文华起义)、郭秉毅诸先生,就任十三区民训督导兼安县、绵竹、什邡、罗江、茂县五县山防总队少将总队长,并托绵竹同乡王干青带信,约请张秀熟(绵阳地方党组织创始人之一。与巴金、马识途、沙汀、艾芜并称“蜀中五老”)到成都设法商组江油、彰明、平武、北川、青川、松潘六县山防总队,互相呼应,彼此支持,策动起义迎接解放。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949年12月,绵竹解放军事示意图

1949年12月24日午夜,夏骑风接受共产党起义动员,与驻绵竹的122师师长熊顺义、绵竹县县长刘玉杰联名通电起义,起义武装定为“绵竹县自卫军”,所有国民党党徽、帽章一律取消,辖区内取消“反共”二字,并洗净一切有关反共标语、图案等,等候解放。起义通电发出后,其他国民党杂牌军见势不妙,迅速离开了绵竹。

12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61军51师骑兵连连长刘福云率领二十余名骑兵进城与国民党起义部队军政要员联系后,大军随即开进了绵竹城。这时,街头贴满了标语,全城彩旗飞舞,群众欢呼雀跃,全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夏骑风所部起义,为绵竹和平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949年12月30日,《大公报(上海版》刊载绵竹解放消息

由于少数顽固分子不甘心失败,122师起义后又两次密谋叛变。122师有一个特务团,师参谋长是个特务头子,他与杂牌国民党军密谋策划,准备于1949年腊月三十叛乱。122师师长熊顺义,已经将其副师长计划安排成绵竹县县长。他们密谋在腊月三十日夜把来绵竹接管政权的16个军代表一起杀害后,就将部队拉上绵竹西山和赵洪文国残部勾结,同新政权负隅顽抗。

1950年2月16日, 122师所属两个团(分别驻守在诸葛庙和县城北外棬子树处),受起义部队16兵团少将高参周竟吾和参谋长李循道两人来绵竹检查工作时蛊惑,阴谋叛乱。这两个团在灌耳河、诸葛庙后面高地、邬家夹道等处挖战壕时,被夏骑风察觉。夏骑风当即向绵竹县长张承武报告,使张承武等早有准备,致使腊月三十晚的叛乱没有得逞。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诸葛双忠祠

然而,该师少数顽固分子仍不死心,再次密谋在1950年2月19日(正月初三)叛乱。2月18日,夏骑风再次向张承武县长报告此情,张承武立即秘密向川西区军管会阎秀峰主任报告。2月19日晚八九点钟,川西军区出动一个团的兵力,乘84辆军车赶至绵竹,绕城巡逻,严阵以待。解放军大军压境震慑了敌人,使得谋划叛乱的骨干分子不敢轻举妄动,第二次粉碎了122师少数顽固分子的叛乱阴谋。

稍后,解放军将122师这个特务团同该参谋长押解新都集训。春夏时分,川西军区将起义的122师调离绵竹去济南整编,该部的重武器例如重机枪、迫击炮、炮弹和雷管等都由县民政科接收,这样就为绵竹地方解除了后患。

抗日英雄夏骑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016年7月21日,绵竹著名抗日将领夏骑风之子夏以刚(右一)接受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绵竹解放后,夏骑风曾任政协绵竹县委员会常委。1958年,夏骑风因病逝世,终年61岁。

2016年7月21日,69岁的绵竹人夏以刚拿到党和政府为父亲、抗日将领夏骑风授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时,心中感慨万千。除了为这份荣誉感到骄傲,也替去世半个多世纪的父亲感到欣慰。(彭忠富/整理;参考文献《绵竹县志》《四川军阀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