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荊州”上了熱搜,真實的歷史故事瞭解一下?

“你爹大意失荊州”登上了熱搜。

在全民戰“疫”,湖北省全省封鎖的情況下,湖北荊州一個官二代在微博上“炫耀”自己的父親用特權將他從江門接到了荊州。

一位網友發現此事,在其微博下評論“你爸可能要大意失荊州了”,犀利中又帶著幽默,讓人捧腹。

而歷史上真正“大意失荊州”的故事也算得上是大名鼎鼎。

跌宕曲折的史實加上國民大IP《三國演義》的加持,讓關二爺這段屈辱故事家喻戶曉。

接下來就由阿貴帶大家瞭解下“大意失荊州”的前因後果。


“大意失荊州”上了熱搜,真實的歷史故事瞭解一下?

荊州的戰略地位

縱觀三國故事的起承轉合,“荊州”這個地方始終佔據C位。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劉備分析當時形勢時就認為: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昊會,西通巴蜀”。

建議劉備取劉表,據荊州,以荊州為依託,進據巴蜀,待天下有變,便兩路出兵中原,一路由荊州出宛洛,一路由益州出秦川,稱霸一方。

可以說取荊州是諸葛亮隆中對策成功的重要一環。

孫吳方面 孫魯問策在更在就提出:“進軍劉表、佔據荊州,接著極長江所限,順江取益州,然後建立帝號以圖天下。”

曹操方面,定中原後取荊州,以荊州為基地平江南,也是曹操既定方略。


“大意失荊州”上了熱搜,真實的歷史故事瞭解一下?

荊州到底在當時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為什麼荊州如此重要呢?

荊州位於長江中游,是東、西、南、北地區的交通樞紐。

軍事上,北有荊門為南下和北進的鎖鑰。

中部有長江貫通東、西,長江以西的夷陵,控扼峽江出口,向稱“川鄂咽喉”。

長江沿線以東的武昌(今武漢)重鎮,是長江和漢水的交匯處,是我國中部地區的水陸要道。

南部鄰兩廣、通南海,又有豐富的物質資源。

荊州自古就是南進、北上,或東下、西征的軍事戰略要衝。


“大意失荊州”上了熱搜,真實的歷史故事瞭解一下?

搶荊州

圍繞這塊必爭之地,三兵家各顯神通。

孫權207 年領兵征討黃祖,佔據江夏,率先進入荊州。

很快,曹操揮兵南下,不費吹灰之力就收降了劉琮,佔據了襄陽。並從劉備手中搶下江陵。

劉備在周瑜與曹軍大戰江陵的時候,抓住機會向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發展勢力。

赤壁之戰以後,曹、劉、孫三方瓜分了荊州。

孫權佔有荊州的江夏郡、南郡的江陵及其附近地區。

劉備佔領荊州江南地區的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又將軍隊駐紮在南郡的南岸的公安。

曹操佔領南陽郡、南郡的襄陽及其附近地區。

荊州成為了三方勢力的交匯點,顯示出及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魏、蜀、吳三方對荊州地區的爭奪也進入了白熱化。


“大意失荊州”上了熱搜,真實的歷史故事瞭解一下?

借荊州

210年,劉備為了圖謀發展採取了一個大膽的行動,即親自赴京口拜見孫權,“求都督荊州”。這就是所謂的“借荊州”。

這裡稱作“借”其實有些不恰當,因為荊州並非在孫權一人手中。劉備借的不過是孫權手中那一部分荊州地盤。

對於在這位意外來客,孫權手下多位謀士包括周瑜,都主張扣押下劉備,讓這位梟雄就此隕落。

但東吳第一謀士魯肅則極力主張借給劉備,將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盤拱手送人,看似離奇,其實是有原因的。

魯肅給出的原因,一是,孫權方勢力在荊州立足不穩,需要一直依附劉表的劉備來幫忙穩固民心。

二是曹操大軍壓境,孫權方有意利用劉備來與曹操周旋,相互消耗。

此次“借荊州”算是孫劉兩家的合作,劉備有利於其實現“跨荊益”的目標 ,而孫權讓其分擔了曹操的火力,並且孫權也並非完全退出荊州,在當時,算是個雙贏的合作。


“大意失荊州”上了熱搜,真實的歷史故事瞭解一下?

失荊州

219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拜關羽為前將軍,守荊州。

七月,孫權進攻合肥,曹操主力尚在關中撤退之中,只得徵調各處人馬前往淮南,抵抗孫權。

就在此時,關羽留糜芳守江陵,士仁守公安,親自率主力趁孫曹激戰時進攻曹操在荊州的戰略重地襄樊。

曹軍以曹仁守樊城,增援而來的于禁、龐德率曹軍精銳七軍屯守樊城城北。

也就是此時此地,關羽贏得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一次勝利。

關羽主力部隊三萬餘人對陣于禁三萬餘人和曹仁數千人,在兵力少於曹軍的情況下,關羽利用水攻,水淹七軍,生擒于禁、龐德,取得了戰爭史上少有的輝煌勝利。

于禁、龐德的七軍又是曹軍的精銳,全軍覆沒後引發當時十分的震動,當時關羽可謂威震華夏,曹操都準備遷都以避鋒芒。


“大意失荊州”上了熱搜,真實的歷史故事瞭解一下?

所謂物極必反,樂極生悲。

不久後,東吳看準機會,趁劉曹激戰,派呂蒙帶兵白衣渡江,襲佔了荊州。

關羽聞訊後被迫從樊城撤軍,途中進退失據,部下離散。而且救兵不至。

十一月西走麥城,十二月於漳鄉被吳軍擒獲,不屈被殺。

一代武聖關羽為後人留下了大意失荊州的傳說。

大意失荊州使得劉備徹底失去了“跨有荊益”的機會,也為蜀漢最終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蜀漢很快就開始顯現衰落的趨勢。


“大意失荊州”上了熱搜,真實的歷史故事瞭解一下?

這次失荊州,除了有關羽的“大意”之外——關羽本人傲慢狂妄,過於輕敵,戰略失策。


但是劉備與諸葛亮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劉備的責任在於並沒有選擇最合適的人去守荊州,而只是選擇了最信任的。

守荊州這麼一塊戰略要地,要與多方勢力周旋,需要守將政治軍事皆擅長,八面玲瓏才行。

可是關羽其實只是個以一當千的武夫,權謀卻不夠用。


“大意失荊州”上了熱搜,真實的歷史故事瞭解一下?

而諸葛亮的責任在於,他的《隆中對》關於荊益問題本來就有bug。

一是外交政策不夠變通,他的計劃中,要佔有荊益還要聯吳,可是荊益兩地也是孫吳必爭之地啊。

所以在後期兩家必定會因為爭荊益而敵對,“佔荊益”和“聯吳”必定不兼容。

而且荊益兩地雖然在地圖上的確是相連的,但是兩地相連處有高山環繞,造成地理環境實際上的阻隔,造成關羽在被困時無法獲得支援。

所以,“失荊州”不僅僅是因為關羽“大意”,也是因為劉備,諸葛亮“大意”,如此看來,蜀漢之衰敗是註定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