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價格就是最好的指標,成交量是價格的影子


期貨價格就是最好的指標,成交量是價格的影子

作者:張如水

價格是最好的指標。看過一位股評家的書,裡面內容記不清了,有一句話還記得很清楚:價格是最好的指標,成交量只是價格的影子。回過頭來看一大堆指標,事實上就是從價格中變來的。價格就好像糧食,指標就好像是糧食製成的各種各樣離奇古怪的零食——吃不死你,但要有營養,還是直接吃糧食吧。

還有一位外匯交易員,他出的書中只有K線和均線。他的理由是,各種指標都是從價格中演繹過來的,如果副圖中堆滿指標,主圖就從視角上變形失真了。

至於其他不是從價格中演繹出來的指標,比如成交量、持倉量、淨倉量、資金流量、內外盤等,跟價格變化不是有太大的關聯作用,也很難用來作為操作系統或者過濾指標(老實說,我試過了)。我覺得那句“成交量是價格的影子”說到點子上去了。從影子求實體,不如一開始就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很多人為什麼喜歡使用很多指標,其實不是因為指標能增加操作的準確率,而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判斷沒有信心,想借助指標發出的信號來增加自己的信心,就像一個人走夜路,心裡忐忑不安,只要放聲歌唱,通過高昂的歌聲為自己壯膽。

價格如像流水。記得好像是李莫佛說的一句話:價格像流水,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動。那阻力是什麼呢?從圖形上看吧,就是均線、密集成交區、前高、前低等。價格像流水一樣,如果遇到阻力,就往回流,如果流水本身的衝力夠大,就衝破阻力。

一般而言,流水往上慢,因為重力的作用,需要推力,往下跌快,因為重力本身就夠了。如果價格瘋狂了,就像蒸汽一樣往上噴射,等它冷卻之後,下跌一樣恐怖。(期樂會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qlhclub)

其實價格的起勢和形態,就是一群人的群體心理,就是一種集體的意識流。從價格的走勢和形態中,可以讀出參與者在內部和外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的意識流。最近買的一本書,對這種群體意識的分析很到位。價格急劇上漲,它的整理形態應該是平緩,價格下跌是急速的,它的反彈應該是無力的,呈平臺式的,當平臺式的整理慢慢支撐不住的時候,群體的心理崩潰了,價格又急速下跌。

回眸過去的一二年,整理一下心得,我覺得經典的形態、均線、趨勢還是王道。“詩在功夫外”,操作就好像是做生意,又好像是打仗,是一個需要整體思考、長期經營的事業,僅僅在操作準確率下不切實際地下工夫,有點鑽牛角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