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內心很敏感,害怕自己的一舉一動傷害他人,但每次到頭來,都是讓自己變得不快樂,時常焦慮的我該如何?


您好!我是很高興為您作答。

內心敏感的人一點點小事就和別人斤斤計較,特別把一件事放在心上,好幾天都過意不去,從這點說明缺乏“安全感”想得到大家的認可,但又主動不敢接近,總是害怕傷害到他人不喜歡也不知道拒絕。

但心思敏捷,從別人小小的舉動或說話時的字裡行間中很容易一眼看穿別人的想法和心思,其實最在意在別人眼裡的看法,其實沒必要特別在意,當你放下對別人的戒備之心你發現你活的才會自由才不會那麼緊張。

其實別人也不是特別看重於你的某方面的,你越這樣大家就越不敢靠近你,總覺得你對他們有戒備之心什麼都不說,和人交往的時候你可以說但也不要什麼都說,畢竟你還不深入瞭解他。

所以把自己的心放鬆下來,也別把自己封閉起來,要學會展現自己的長處,別總是想東想西的也別亂猜別人心思,或許人家對你看法不是你想的那樣吶?


書香滿園A


有一種心態,經常會出現在多數人身上。

比如說,剛到一個群體,看到很多陌生人,覺得很尷尬。為了緩解氣氛,讓自己融入群體,於是主動圍繞在他們周圍,幫忙查資料,幫忙買飯,幫忙買飲料……想盡各種辦法維護好彼此之間的關係。一段時間後,你找了一個對象,因為害怕自己的一些舉止可能傷害對方,於是對方無論提什麼要求,你都儘可能的滿足。儘管如此,周圍的人依舊覺得你很礙眼,對你各種刁難,你的對象也總是你不滿,讓你苦不堪言。



為什麼我們害怕自己的一舉一動傷害他人,最後卻弄得自己悶悶不樂?

《芳華》裡的一個人物角色,或許可以讓你發現些什麼。

這個人叫劉峰,他總是幫忙大家託包裹,吃碎掉的餃子皮,幫忙追豬,幫忙炊事班班長打沙發,把進修名額讓給別人……怎麼樣?有沒有一種“雷鋒”的感覺?

這是一種典型的討好型人格,有著超乎常人的細膩心思,和洞察別人感受與想法的天賦。他們總是能十分敏銳的察覺對方的需要,並且隨時隨地準備無條件的滿足對方。“委屈自己、成全他人”的事情時常在他們身上發生。看起來,他們似乎很無私,從來很難拒絕別人的要求,哪怕這個很過分,甚至很沒底線,而他們自己又好像沒有什麼需求,從來不向別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也幾乎沒有什麼反對意見,說的話似乎總聽起來總是好聽的,不帶批評的。因為他們很害怕和別人起衝突,總是本能的迴避一切可能引起衝突的情境和事件,甚至迴避和別人的競爭。一旦衝突無可避免,他們總是先道歉的那一個,輕而易舉的就向他人妥協。似乎無時無刻不在營造一個看起來和諧、溫馨的氣氛。

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善良、熱情、溫和、體貼、真誠、可靠、友好、負責……心理特徵和性格描繪,而在這些描繪里,最受人歡迎的,估計就是真誠了,但也是這個“真誠”讓人覺得這樣的人很討厭。



為什麼?

因為討好型人格普遍有這樣的行為模式:

1.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是別人的請求,從不拒絕

這個問題如果說得好聽點,就是幫忙盛飯、端茶倒水,都不在話下;說得不好聽,就是幫忙遞衛生紙,討好型人格也樂意。所以,他們

2.助人的心理很強烈,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怎麼做好事,怎麼幫助人

討好型人格總是時刻關注別人,尋找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刻,好讓自己有機會露面,出手幫助,獲得別人的讚美與肯定。而且

3.從來不提自己的需要,一副無慾無求的樣子

讓別人總是很疑惑,“他們真的沒什麼需要嗎?”

這樣一來,很容易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存在沒有任何需要的人,更不存在沒底線的無私奉獻的人。

於是人們就會想,“

你那麼熱情地幫助別人,做那麼多好事,卻從來不說自己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你究竟為了什麼,不圖名不圖利,什麼也沒有,顯然不可能,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好”。

在人們的心理,任何時候,都存在著一種投射性心理防禦機制,習慣於將自己不能接受的衝動、慾望、觀念或者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轉移到別人身上或者其他客觀事物,以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都做不到這麼偉大,你卻能做到,真夠假的!

討好型人格一直向周圍的人展示著自己的美好品質,卻一點點瑕疵也沒有顯露出來,哪怕是中立的品質,比如沉默、天真、貪小便宜、有點饞等等人們容易犯的錯誤,在他們身上似乎看不到,就像隔了一層濾鏡,看上去很乾淨。其結果就是,討好型人格所做的,看起來是善良無私的事情,在別人眼裡就成了虛偽。



絕大多數討好型人格,窮其一生很難走出討好別人的困境,因為他們對於安全感,別人的愛,別人的關注,別人的肯定和支持有著異乎尋常的渴望。

每個人的人格都是環境造就的,討好型人格也有著其形成機制。

在生命初期,嬰兒會從養育者的目光中看到自己。如果他看到的是一個微笑的養育者,他會覺得自己很好,當他有需要,會用哭聲表達,如果養育者反應及時,嬰兒會覺得自己很有力量,可以主宰一切。稍微長大一點,他就會用語言去不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此時,養育者如果能給予足夠的關注、肯定和鼓勵,他會形成一個良好的自我。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通常比較有主見,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在社會交往中敢於表達自己。

反之,如果在生命初期,養育者對於子女的回應不及時,或者給自己找理由不予理會,嬰兒會加大信息力度,比如用力的哭,但如果這樣還得不到滿足,他就會放棄表達,慢慢變成所謂的“乖”孩子。如果“父母”(這裡的“父母”可以是親生父母,也可以是養父母,還可以是爺爺奶奶等養育者)關係不夠好,經常當著子女的面吵架,子女很有可能被忽視,產生低自我價值。此時,他因為害怕失去“父母”,可能用兩個極端來表達,一種是頑皮搗蛋,製造各種麻煩,將“父母”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如果成功了的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而“父母”就不明就裡的指責、打罵,這種行動模式就會被固定下來,從而形成反社會人格;另一種則是在調皮搗蛋無效後,開始變得非常乖巧,主動討好“父母”,察言觀色,想盡各種辦法得到“父母”的肯定,並逐漸變得缺乏自我認同,失去自信。如果說,“父母”恰好是控制慾極強的,子女就會因為害怕失去愛而慢慢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一切以“父母”為中心。

換而言之,討好型人格一直在一種“不安全”的環境背景下成長。這倒不是說一定是“父母”的問題。有時候,一個人在校園環境中因為家境貧困,或者外表比較醜,或者某方面比較不如別人,或者在同齡人眼裡顯得太優秀,特別受老師寵愛,也是有可能遭到排擠的,而且很可能被孤立。尤其是長得比較漂亮的女生,在成長過程中,經常受到女性的擠兌,以及因嫉妒造成的傷害。這種環境條件下成長的個人,對於一些“衝突”、“矛盾”自然就顯得異常敏感,並且,他們會想盡各種辦法地去避免一切衝突的發生,以免給自己造成傷害

所以,討好型人格就總是很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害怕自己的舉動給別人帶來傷害而造成矛盾的產生;如果真的避免不了矛盾,他們就會先道歉,避免矛盾升級;他們也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害怕自己的需要會造成別人的不滿。他們用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內心的安全感不遭到破壞



而討好型人格之所以如此熱衷於維持一種表面上的和諧,是因為他們所有的行動都指向了一種終極目的,“我對你這麼好,你能不能也對我這麼好”

也就是說,討好型人格所有的“利他”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變相的“想利己”——他渴望別人對他好,渴望獲得別人的關注,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渴望別人能夠覺察到他內心的需要,渴望別人能夠主動幫助他,渴望別人能夠欣賞他,渴望別人能夠關心他,甚至渴望得到別人的保護

因為他的不自信,缺乏自我認同,討好型人格從骨子裡就有著一種認為“自己沒有價值,自己一文不值,不配得到愛,也不可能有人會愛他,不可能有人無條件的愛他,幫助他,也不會有人因為他自身的某些特質就欣賞他,喜歡他,愛他”的思想,甚至認為自己從來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愛或無條件的愛。

對於他們而言,“我必須主動做好,做得更好,別人才會愛我”,“我必須成為別人所期望的樣子,才能獲得別人的肯定和支持”,而這種思想,在討好型人格的腦子裡根深蒂固。所以,在討好型人格那裡,只有自己討好別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愛,而他們心裡也希望別人以自己的方式對待自己,但很難開口,於是他會用自己的方式暗示對方,“我主動幫你帶午餐,希望你也能幫我帶幾次”、“我在你最難過的時候陪伴你,希望你也能陪伴我”,但無論多少次,因為他們的討好助長了對方的理所當然,所以討好型人格內心其實大多是悶悶不樂的,只要他們一點沒滿足,就會引來對方的不滿,並最終爆發,而他們自己則陷入一種強烈的沮喪、失望、背叛、不尊重、被拋棄的痛苦之中。



那麼,有沒有辦法改變討好型人格呢?

答案自然是有的。蔣方舟在沒有去日本前,一直是討好型人格,後來去了日本,在那個陌生的環境下,他覺得自己可以不用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不用應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反正沒人認識自己,於是他每天做自己喜歡的事,看書、寫日記,時間久了,他竟發現自己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敢於大聲表達自己的意見,不再唯唯諾諾了。

這倒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去一個陌生的環境。而是要先看到討好型人格的三個核心錯誤

1.覺得自己很弱;

2.認為自己必須做點什麼才能獲得別人的愛和尊重;

3.認為自己不配提要求

由於早年的經歷,以至於成年以後只要有一點點衝突,討好型人格就會自己退行到一個孩子狀,認為自己很受傷,需要保護。儘管有時候問題並不是嚴重,但他習慣性的誇大,認為自己解決不了。

這當然是他逃避問題的一種手段。

所以,討好型人格想要改變自己,首先要認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孩子,有自己的力量——你不再是那個需要依賴養育者才能活下去的孩子,也不再是那個離開了養育者就活不下去的孩子,而是一個成年人,有了自己的能力,可以自己開天闢地,有足夠的自理能力,即使是和別人發生衝突,也不至於死。而“死亡”正是討好型人格害怕的核心,因為幼年時,討好型人格認為自己如果不做得更好,就會被養育者拋棄,就會餓死或病死,因為沒有生存能力。他把這和理念帶入成長中,將自己視為那個需要依賴別人才能活下去的孩子,並把這種意識變成自己人際關係的基礎。所以,想要改變自己,討好型人格需要先徹底明白“你不再是脆弱的孩子,即使和別人發生衝突,即使你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也沒有人能夠使你死亡,因為你有自己的能力。”

其次,要明白被人喜歡不是必須的,這世上從來就沒有能夠贏得所有人的喜歡,即使是個神,也有大批的人在嫌棄

人在童年時期是否得到過養育者無條件的愛,對於他今後一生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得到過愛的孩子,成年以後對愛不會有太多的執念,不過一直處於一種愛的匱乏之中。而從未得到過的,或極少得到過的,則對童年為滿足的愛有著一種異乎尋常的執念,會拼命尋找機會滿足童年的缺憾。但事實上,已經過去的事情再怎麼彌補也是有缺口,一個人成年了,就再也沒有機會得到無條件的愛。所以,對於討好型人格而言,只需要知道刻意追求別人的喜歡和關注,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不如想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歡你,你身上有哪些值得自己肯定的地方呢?”,換而言之,不需要靠討好來獲得別人的喜歡,而是要先喜歡自己,慢慢就會發現世界也開始喜歡你了。

也就是說,討好型人格要先尊重自己。因為沒有人會主動過來滿足你的需要,而如果你一直不說,所有的人都有可能視而不見,不用懷疑,這是人的本性使然。因此,討好型人格需要意識到,如果你不開口,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你需要什麼,因為沒有人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別人身上,即使偶爾有人注意到了,在人性本能的自私面前,人總是會先選擇滿足自己。所以,不是你的需要不重要,也不是你的需要不用被滿足,而是你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

如果擔心做不到,可以先私底下預演反應模式。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有些討好型人格的存在,即使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一些行為對自己有影響,還是難免會有討好傾向,這是人的本能反應,尤其是我國面子文化的影響。所以,我們需要在討好行為發生前,自己預演一番,想象一些可能出現的場景,和自己恰當的反應。比如,同事讓你幫忙打印文件,而你手上也有自己的事情,你可以說,“我現在忙,晚點再答覆你”,趁著這個時間,讓自己充分考慮清楚,這位同事值不值得幫,是不是將你的幫助視為了一種理所當然,再慢慢做決定,有時候緩一緩決定,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思考空間。

最後,持續創造是解決問題的另一種有效方式。有些討好行為,其實是由於內心缺愛導致的心靈空虛。因為無法自我滿足,所以從外界尋求認可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創造者,無論是寫文章、錄製短視頻、學習各種技能……都能給人帶來滿足感,還可以獲得一批關注和點贊。而這種因自己的能力獲得的關注與讚美,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一個人的成就感,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和能力,遠比通過討好得來的虛假愛要珍貴許多且長久。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如果你放棄自己的個性,去打造別人喜歡的人設,你吸引來的,不是真正欣賞你的人。真正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討好的樣子。——蔣方舟

所以,好好做自己,才是人生的意義。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


這裡是心理諮詢師裡外雅堂,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如果我的回答對您和您的朋友有幫助,請轉發給他們。謝謝!


裡外雅堂


我就是性格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