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課設計理念指什麼?

小於119


1、活動課必須立足於每一個學生的個體的整體性,立足於學生的健全發展。

2、活動課應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一系列的活動中去,在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使學生明白團結力量大,在生活中、學習中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才能促進個人的健康成長,增強自身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感;才能更好地維護集體的榮譽,辦好事情。

4.提高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正確地認識自我以及自己所要走的人生路,因此,本節課的關鍵在於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理想目標,以及形成如何為理想而奮鬥的意識。讓學生有很好的心態對待高一以及之後的高中生活。


源藝設計


主題班會如何創新設計與實施,增強班會課的實效,是廣大德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主題班會可以採用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形式,針對班級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熱點問題,結合當地德育資源確定並進行創新設計,指導學生採用情景切入、集體討論、情感體驗、總結匯報、拓展提升等形式開展主題班會,充分發揮主題班會課對學生的教育功能。


艾蕾濤


通過整合有效教學的理論,把其主要的理念遷移運用於主題班會課的設計和研究,對班會課召開的意義和價值進行再分析,探究滿足何種條件或具備哪些特徵的主題班會課才可算作有效的主題班會?主題班會課的設計思路必須滿足哪些特徵才能符合有效教學的理念?為此,我們依據有效教學的下列六個特徵對主題班會課的設計思路和方法研究進行系統的論述和分析。

有效教學的特徵:

1、讓學生明確通過努力而達到目標,並且明白目標的達成對個人成長的意義;

2、設計具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促使學生在更復雜的水平上理解;

3、通過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經驗背景,幫助學生達到更復雜水平的理解;

4、適時與挑戰性的目標進行對照,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個清楚的、直接的反饋;

5、能夠使學生對每個學習主題都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形成對於事物的概念框架;

6、能夠遷移並發現和提出更為複雜的問題,有進一步探究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