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扶志丨“醉漢”何衛良脫貧記

扶貧扶志丨“醉漢”何衛良脫貧記

何衛良新建的平房。

紅網時刻記者 劉玉先 通訊員 周偉華 劉星星 婁底報道

早上七點半,當村民們大都還在吃早餐時,裝修工何衛良便早早來到工地,準備裝修所需的材料。

“上有老,下有小,我得儘早完成手上的任務,為下一個項目做足準備。”對於外人的疑惑,雙峰縣杏子鋪鎮吳合村村民何衛良如是說道。

但就在幾個月前,何衛良可沒這麼勤快,村民背地裡都叫他“醉鬼”“懶漢”。

雖然身懷裝修“絕技”,但何衛良整日泡在酒中,家中日常開支也僅靠妻子外出務工的微薄收入來維持。住著破敗不堪的土磚房,屋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何衛良成了遠近聞名的貧困戶。

2018年初,雙峰縣移民開發管理局(現縣庫區移民事務中心)來到吳合村進行駐村幫扶,按照盡銳出戰的要求,把單位3名基層經驗豐富的骨幹力量充實到脫貧攻堅第一線,配齊配強駐村扶貧工作隊,由轉業軍人王偉華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當年3月12日,時任雙峰縣移民開發管理局總工程師、現任縣水庫移民中心主任左育新來到自己的結對幫扶對象——何衛良家。扶貧先扶志,事後詳細瞭解何衛良的情況後,左育新與駐村工作隊決定先點燃何衛良的鬥志。

時機出現在2019年12月。一天,沉迷於酒中的何衛良因喝酒過頭,摔得頭破血流,被村幹部及時發現送往縣人民醫院進行治療。

因無錢醫治,在傷口稍微癒合時,何衛良便急著回家。

聽聞消息,左育新立馬前往醫院看望,並及時給其繳納了3000元的醫藥費,但病房卻不見何衛良。一直等到深夜十二點,左育新才見到病懨懨的何衛良回到病房。

得知情況後的何衛良感動不已,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今年4月,重燃鬥志的何衛良在扶貧工作隊,以及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將土磚房改建成了平房,自己也戒酒了,並重拾裝修工作,現在每月收入超5000元,加上妻子外出務工所得,一家人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就像變了個人似得,完全不是以前那個整日遊手好閒、醉醺醺的何衛良了。”村民們無不感嘆。

扶貧扶志丨“醉漢”何衛良脫貧記

村裡新拓寬的馬路,加裝的路燈。

作為水府廟水庫移民村,一直以來,交通不便、水渠坍塌、山塘淤塞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嚴重滯後,成為吳合村脫貧致富道路上的“攔路虎”。

兩年多來,駐村扶貧工作隊走家入戶,掌握村情民意,調動村幹部和黨員隊伍力量,對村民最急迫要求改變的基礎設施,進行大刀闊斧的建設,拓寬硬化村主幹道4公里,新修組道硬化3公里,清淤加固水塘15口43畝,修建水渠6公里,整修提灌排澇機埠10處,新建高標準村部及文化廣場1000平方米,安裝路燈120盞……

有了較好的基礎設施後,駐村扶貧工作隊因地制宜,利用吳合村山多的優勢,培育致富帶頭人何新輝成立“紅旗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養雞15300多隻,養殖藏香豬120多頭。

“脫貧不是終點,只是鄉村振興的起點。”王偉華透露,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扶貧工作隊為吳合村量身打造的移民後期扶持整體推進項目即將實施,將投資210多萬元繼續完善基礎設施,並發展獼猴桃、黃桃等產業,推進實施美化綠化、環境整潔等項目。

扶貧扶志丨“醉漢”何衛良脫貧記

吳合村服務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