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輸血+扶志+扶智”鋪就脫貧致富路

(記者王玉芳 通訊員王翔)高密市堅持“輸血”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因人而異、因勢力導、精準幫扶,支持貧困戶就業、創業,早日實現脫貧。

3月26日,在高密市柏城鎮的新天源花卉苗木種植合作社基地大棚內,鮮花盛開、綠植蔥蘢,管理人員正忙著噴水、修剪。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累計收益10萬餘元。鎮黨委、政府每年從這個項目收益中拿出部分資金,專門用於全鎮困難群眾的脫貧。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該鎮堅持產業和項目並舉,先後實施了苗木花卉培育、農產品保鮮儲存等一批扶貧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讓貧困戶直接受益,還解決了部分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增加了他們的經濟收入。

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鎮黨委、政府加強對扶貧項目的指導管控,安排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包靠扶貧項目;另一方面,協調社會資本投入扶貧項目,使項目不斷擴大規模,增加發展後勁,確保項目正常運轉。目前,全鎮5個項目年實現收益近20萬元,讓386個貧困戶703人直接受益。

“貸下款來以後,有錢備料備草,可以擴大養殖規模了。按一隻羊一天掙兩塊錢,維持全家生活,供應一個學生,沒有問題。”東北鄉文化發展區高平莊村貧困戶王強對記者說。王強視力一級殘疾,多年來僅靠妻子郇美玲種地和養幾隻羊維持生計。市裡針對貧困戶推出“富民農戶貸”金融扶貧政策以來,他家利用農商行發放的5萬元貼息貸款,逐步擴大了養殖規模,目前存欄130多頭,一家人的經濟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高密市積極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加強各部門、行業之間的溝通協作,形成工作合力,通過為貧困群眾爭取金融扶持等措施,不斷鞏固和提升脫貧成果。充分發揮產業扶貧項目和收益的作用,幫助那些確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脫貧;通過設立公益性崗位、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幫扶作用,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帶動貧困戶脫貧;發揮小額扶貧信貸等支農惠農貸款作用,確保能貸盡貸,支持貧困戶創業,不斷增強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