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仁化:“扶志、扶智、扶學”三位一體,確保全縣1805名貧困學子應學盡學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為落實好教育扶貧政策,助力脫貧攻堅,韶關仁化縣全力補齊教育短板,促進“扶志、扶智、扶學”三位一體模式,提升教育扶貧效果,集聚教育脫貧力量,確保全縣1805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應學盡學。

韶关仁化:“扶志、扶智、扶学”三位一体,确保全县1805名贫困学子应学尽学

家校社攜手

貧困學生吃下“定心丸 ”

小葉,是韶關學院大一學生,能順利考上大學,她認為得益於教育扶貧、學校、扶貧幹部、社會愛心人士對她無私的援助。

小葉媽媽說:“學校老師、扶貧幹部很關心我家三個小孩,經常家訪,給我們提供幫助,大女兒讀本科一年發教育補貼7000元,還減免學費,老二老三每年發3000塊教育補貼,扶貧幹部和愛心人士現在一個月給我們家愛心資助1000多貼補小孩的生活費,給我們家減輕了負擔,讓她們姐弟三可以安心上學。”

韶关仁化:“扶志、扶智、扶学”三位一体,确保全县1805名贫困学子应学尽学

扶貧幹部還出錢出力幫她家修繕房子。“家裡房子新裝修後,寬敞亮堂多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都變得更好了”小葉說。

仁化縣積極引導、聯繫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多渠道開展捐資助學活動,架起愛心人士和貧困家庭之間的愛心橋樑,匯聚教育扶貧社會力量。韶關市鄉村振興公益基金會多次到仁化縣開展精準扶貧慰問活動,捐贈3000萬元資金用於仁化中學建設圖書館、宿舍樓、綜合樓等教學設施,助力該校改善教育教學基礎設施設備,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董塘鎮董中村駐村聯絡員充分發揮自身人脈資源挖掘社會愛心人士、愛心團體為貧困家庭捐資助學,籌集深圳吉尊瑪慈善會、廣州市白雲區大朗中學陳楚潔老師等愛心資金數萬元用於資助村中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小丘姐妹是留守兒童,媽媽常年出外務工,來自廣州的社會愛心人士陳楚潔老師不顧舟車勞頓、冒著傾盆大雨家中走訪看望她們姐妹倆、送上愛心文具的場景丘穎藝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2016年-2019年,全縣籌集了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教育助學資金逾 180萬元,幫助 1100餘名家庭困難學生順利就學。

韶关仁化:“扶志、扶智、扶学”三位一体,确保全县1805名贫困学子应学尽学

省市縣三級對口幫扶單位還充分發揮部門資源優勢,引導社會力量助力仁化縣教育扶貧工程,開展大學生志願者“三下鄉”、貧困學生夏令營等活動,給予貧困學生人文關懷和關愛。省委統戰部駐周田鎮平甫村工作隊積極對接省致公黨啟動“平甫助學專項行動”,為該村11戶貧困戶以3000元/戶的標準,目前發放共計3.3萬元助學金。

韶关仁化:“扶志、扶智、扶学”三位一体,确保全县1805名贫困学子应学尽学

珠影集團駐周田鎮較坑村工作隊組織文藝志願者到為村內學生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豐富貧困學生文體生活的同時,送去關心和關愛。

韶关仁化:“扶志、扶智、扶学”三位一体,确保全县1805名贫困学子应学尽学

抓實“五張牌”

打好輟學“預防針”

仁化縣公安、教育、扶貧等多部門聯動全力打好“依法控輟、行政控輟、扶貧控輟、質量控輟、情感控輟”五張牌,壓實控輟保學工作責任,開展好排查、追蹤、關愛、勸返等工作,有效避免因貧失學輟學。建立控輟保學動態監測機制、“一對一”幫扶機制、特殊群體學生關愛機制和學困生心理行為問題,學生特別關愛與幫教制度,用關心關愛及實際行動來打消學生輟學的念頭。採取戶籍地教師聯繫當地村幹部、扶貧幹部上門走訪、空中家訪等方式,深入有輟學傾向的貧困學生家中,開展勸返工作。

11歲的小譚來自低保、單親家庭,受家庭環境影響,她思想波動大、厭學輟學情緒嚴重,當了解到這一情況,學校班主任、科任教師聯合村幹部、扶貧幹部、大學生志願者組成“勸學組”,對她及其家長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勸返就讀。

2016年-2019年全縣及時掌握了3名有厭學、輟學傾向的學生身心狀況,做好勸返工作,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一個不少、一個不漏。

韶关仁化:“扶志、扶智、扶学”三位一体,确保全县1805名贫困学子应学尽学

落實教育政策

貧困學生打上“強心劑”

通過開展“千師訪萬家”,對貧困戶子女入學情況進行實時、定期摸排,開發健全了全縣建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信息數據庫,做好扶貧數據庫與學籍庫的比對工作,同時建立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個人檔案,做到“一生一檔”,力求數據精準度達100%。確保資助對象精準,動員學校、教師、扶貧幹部及時將教育扶貧政策宣傳到千家萬戶,讓貧困戶家長和學生知曉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補助標準,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做好建檔立卡學生學費減免、生活費補助資金髮放等工作。

大橋鎮水江村唐叔家因學致貧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一對子女得益於教育扶貧政策,就讀民辦學校後,每人每年領取3000元的生活補助,一定程度減輕了家庭負擔,順利完成學業並就業後,成為了家裡的“頂樑柱”,女兒幼師學成後於深圳一幼兒園上班,兒子就讀技校畢業後於外地當廚師,全家實現穩定可持續增收,還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

2018-2019學年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805人,學雜費減免及生活費補貼落實率100%。2019年全年為省內就讀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教育補貼金額超590萬元,為省外就讀的56人次建檔立卡學生髮放教育補貼逾11萬元,為貧困家庭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316.71萬元。

韶关仁化:“扶志、扶智、扶学”三位一体,确保全县1805名贫困学子应学尽学

改善辦學條件

強化師資培養

脫貧攻堅,教育先行。不斷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努力建好每一所學校,辦家門口最美校園。大力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創建市、縣文明校園32所,創建安全文明校園省級6所、市級8所、縣級35所,中小學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大幅改善。堅持實施扶志向、扶學業、扶生活教育“三扶”工作,1359名教師“一對一”結對幫扶縣內就讀的1359名貧困學生。

【全媒體記者】唐音

【通訊員】譚慧清 鄧金梅

【作者】 唐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