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你覺得什麼是格局呢?

作者:清風

好久沒有寫關於自己的文章了,本來清風自己有個私人公眾號,但是就在五分鐘前,登錄一看,全被商家投的廣告所佔據。

清風工作了幾年了,算是也有一定的工齡了。之前一直從事著與市場相關的工作,在外人看起來,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職位,可是慢慢的,慢慢的,接觸久了,我發現原來人性是這麼的多面性,社會的病態是多麼的嚴重,資家的心理是多麼的扭曲。

一系列發生的事情,讓清風不由地意識到:需要及時止損了。因為清風對未來具有非常不確定性,深怕自己會陷入這個惡性循環的病態中,不得不及時抽離出來。

就在抽離出來的幾個月期間,清風生平第一次不帶任何情緒的外出旅遊。當然,在進行外出旅遊之前,清風是很明確自己旅行的目的是在哪裡。“我要做到不帶腦子出門,不帶工作出門,不帶壓力出門,我只想安安靜靜的遊走在看似滿城喧囂的城市中,換個環境,去感受一下真實的自己”。

果不其然,清風真的做到了。在去杭州的幾個星期中,清風挑了個很安靜的山上,慢悠悠的曬著溫暖的陽光,一茶一書一夕間,也不與人搭話,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中。其實,人,是否真能體會到所謂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內涵呢?究竟你想去看看的意義在哪裡,又或者是能在你旅途過程中對今後的人生具有多少的改觀呢?

探討:你覺得什麼是格局呢?

有時候,工作歸工作,很多思考還是需要用時間來沉澱的。清風在辭職後的四趟旅途中,最大的感觸是:環境能時刻影響人的情緒。

舉個例子:清風有個朋友A,每當上下班高峰期,道路上的車輛非常多,通常會造成交通堵塞,A就會非常容易暴躁(俗稱“路怒”)。

這時候,作為主人的你,能否控制情緒就變得格外重要了,你覺得這是一種宣洩,對現實狀況的不滿,可你又沒辦法去改變現狀,能為這事煩躁許久,這帶來的負面影響非常嚴重,那是否得做下自我調整呢?

探討:你覺得什麼是格局呢?

同時,這也是我以後職業生涯,或者人生路上一門必不可少的學科。清風身邊的許多朋友都覺得“你的性格很好啊,人很隨和,不計較好相處”;每當有這種說法的時候,我就會開始自我審視,為什麼偏偏是我,為什麼會是我,這句話的根源在哪裡。

原來,環境具有時刻的調動性(雙面性),我在這種雙面性中能把自己給控制住,可能,某個人/某件事很容易讓我感到生氣,反過來想,她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應該去包容,去理解,去釋懷,讓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畢竟“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與其糾結著事情讓自己不開心,何不如寬容一點,讓自己過得更開心些呢。

探討:你覺得什麼是格局呢?

清風開始接受慢悠悠的生活,因為,有時候跑的太急,你會摔倒,會路過很多漂亮的風景。遇到事情做的決定太快,會出現很嚴重的錯誤,導致迷失了自我。慢慢的走過每條小路,留心去觀察路邊美好的事物,心胸自然會變得開闊,格局自然也會被放大。

你覺得什麼是格局呢?格局的大小能影響到你什麼呢?來探討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