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楚國魏國哪個厲害?

用戶52225783678


戰國從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智,徹底瓜分晉國公室資源,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妻,前後一共是200多年。這200多年中,七國的實力強弱是有變化的。大致來說,韓國和燕國始終是較弱的,秦楚齊始終是較強的,趙和魏的強弱則有所波動。而秦楚齊三國本身的強弱也是高低起伏。

在戰國最初的時候,即公元前5世紀中期,楚國是明顯強於魏國的。

在之前的春秋後期,天下大局是晉楚爭霸。晉國略佔上風,但楚國也可以和晉國pk。而到春秋末期至戰國初年,晉國內部六卿分權,大打出手,楚國則在楚昭王、楚惠王領導下,大舉擴張,將淮北地區幾乎全部囊括。楚國勢力直達山東省泗水流域。陳國、蔡國、杞國等都被楚國吞併。楚國成為當時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而晉國分裂成為的韓趙魏三家,勢力大為削弱,甚至比齊秦還要差些。因此天下格局,楚國之外,大致秦齊是第二檔,韓趙魏是第三檔,燕國比韓趙魏還差一點。

進入戰國前期,魏國變法圖強,成為天下最強的國家,實力在楚國之上。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成為魏國君主,地處中原的魏國開始狂飆突進。魏文侯恭敬地師事賢人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為相,樂羊、吳起為將,實行變法。魏國推行精耕細作原則,用平糴法平衡糧價,使得豐年農民有所收益,災年不至於饑荒無助。李悝著《法經》六篇,魏文侯帶頭遵守,上到貴族官員,下到軍民人等,無人違背。魏文侯利用魏國身在中原的地理優勢,鼓勵四方貿易,獲利頗多。

在魏文侯和李悝推動下,魏國國力日益提升,已經凌駕在楚國之上。魏文侯還將韓國、趙國儘量團結起來,形成“三晉合力”的局面,開始擴張。擴張的主要目標,是西邊的秦國。秦軍數次被魏軍打敗。尤其魏文侯任用了名將吳起,公元前413年直撲秦國鄭地,差點滅掉了秦國。為此,楚國的楚簡王和齊國的齊宣公都出兵伐魏救秦。但魏國還是吞併了秦國的“西河地區”,領土得到大幅度擴張。

此後,魏文侯從趙國手中獲得智地。公元前406年,魏軍在樂羊率領下攻破中山國,又擊敗宋軍,魏勢力拓展到黃河南岸。公元前405年,魏國聯合韓國、趙國斬殺齊軍三萬,迫使齊國求和,又獲得了大片土地。

公元前400年,魏文侯率領魏、韓、趙三晉聯軍主力,渡過黃河,討伐楚國,一路打到乘丘(今山東省兗州西北),這才得勝而歸。楚國在山東西北部的領土,不少被魏軍佔領。

公元前391年,魏文侯再度率領三晉聯軍南下,與楚軍在大梁(今河南開封一帶)、榆關(今河南中牟一帶)展開大戰。楚軍大敗虧輸,潰不成軍。幸虧秦國出兵援救,三晉軍才撤退。但楚國中原北部的領土已經喪失殆盡。

因此,從公元前5世紀中葉到公元前4世紀早期的這半個多世紀,是魏國實力強於楚國。天下實力大致是魏第一檔,楚略次於魏,齊秦第二檔(齊略勝秦),趙韓燕較弱。

戰國前中期,楚國通過變法,實力遠勝魏國。

公元前387年,魏文侯去世,魏國名將吳起遭到朝廷排擠,逃到楚國。楚悼王任命吳起,變法圖強。吳起在楚悼王支持下全力改革。從政治上,明確法令,強化楚王和中央的權力。從國家結構上,削弱封君力量。從行政上,改革人事結構。從經濟上,鼓勵生產,開墾荒地,制定合理的賦稅制度,增加國家收入。從軍事上,整頓軍隊。數年之間,楚國的國力、軍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就在公元前382年至381年,楚悼王出兵北上,大破魏兵,順便拉攏了趙國,拆散了三晉聯盟。過去十餘年三晉對楚國的強大壓力隨之消散。

雖然前381年楚悼王死後,吳起也被楚國守舊的貴族殺害,但接位的楚肅王保留了部分改革成果,楚國實力依然強大。

而此時,秦孝公開始任用商鞅變法,東邊的齊宣王也在努力提升國力。魏國失去魏文侯,則開始走下坡路。公元前366年,秦國在洛陽擊敗韓國、魏國聯軍;前364年,在石門擊敗韓、趙、魏聯軍;前362年,在少梁擊敗魏軍,俘虜魏國丞相公孫痤。戰國七雄15年打了9次戰爭,魏國參加了7次,其中5次吃了敗仗。尤其在公元前354年和公元前341年,魏國大將龐涓兩次攻打趙國和韓國,均被齊國大將田忌、軍師孫臏用圍魏救趙、圍魏救韓之計挫敗,魏軍主力被殲滅,從此一蹶不振,完全淪為中等國家。

因此,在公元前4世紀中後期,天下格局大致是楚齊秦三家為一個檔次,趙魏一個檔次,韓燕一個檔次。三強裡面,楚國最強。公元前334年,楚威王攻滅強大的越國,前333年又在徐州之戰打敗齊國,成為當時天下的霸主。

這段時間,魏國已經遠遠弱於楚國了。

秦國崛起以後的戰國中後期,楚國雖然有所衰弱,但依然遠勝魏國。

楚威王在公元前329年去世之後,楚懷王繼位。此時楚國開始走下坡路。尤其秦國強勢崛起,派出張儀欺騙楚國,不但拆散了齊楚聯盟,還使楚國遭到了天下諸侯的圍攻,損兵折將,丟失不少地盤。最後連楚懷王也客死他鄉。

但即使到了這時候,楚國依然是實力強大的大國。而魏國則早已淪為秦國的附庸。畢竟,秦國的擴張本身就是從蠶食魏國開始的。如果單獨把楚國拎出來和魏國單挑,魏國根本夠不上楚國打。

楚懷王末期到楚頃襄王初期(公元前300年前後),天下的格局大致還是秦齊楚三國第一檔,趙魏第二檔,燕韓第三檔。不過楚國從第一掉到第三,魏國差不多第五,兩者差著檔次。

公元前284年五國聯合伐齊,殺死齊閔王,打斷齊國的脊樑骨,於是齊國排名又掉到楚國之後。而秦國開始一家獨大。

此後戰國數十年的歷史,就是秦國不斷擴張,六國不斷縮水的過程。各國實力排名,基本上就遵循秦>>(楚齊)>>趙>(魏燕)>韓這個模式。韓魏距離秦國近,不斷遭到蠶食,魏國到後期連燕國都不如了。楚國雖然也被秦國不斷吞噬,但畢竟地大人多,最多也就是後期不如齊國,比後面三晉和燕國優勢還是很明顯的。這個排名一直持續到秦始皇統一開始。

當然,這裡指的是國家實力。如果加上領導人水平,有時候會產生偏離。比如信陵君執政時期的魏國,一度足以號召諸侯,綜合實力可以說不弱。

綜上我們可知,除了在公元前5世紀下半葉至公元前4世紀初魏文侯的時代,魏國通過變法使得實力比楚國強之外,其餘大部分時候楚國都遠遠優於魏國。


巴山夜雨涮鍋


魏國,被稱為戰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魏國在戰國時期的崛起,與當時天下的格局,時勢有關。當時諸侯如齊國、楚國、秦國等在國力上,依然十分強盛,並且沒有任何衰敗的跡象。那麼,戰國時期的魏國為何能做到第一個稱霸,而其他諸侯國卻不能?

魏國第一位君主魏文侯。對於魏國的強盛起到了一個決定性的作用。魏文侯在位時期,東有齊國、西有秦國、南方則有楚國虎視眈眈。迫使魏國奮發圖強。魏文侯打破了春秋時期的貴族政治,大量任用寒門子弟,這中間就包括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李悝、樂羊、吳起等人。同時,魏文侯也以霹靂手段,推動魏國在當時發起了轟轟烈烈的變革。 創立軍功爵制等軍事制度。

正是因為變革,魏國得以在戰國初期建立巨大的優勢。反觀其他諸侯國,在戰國初期的時候,依然還沉浸在春秋時期稱霸的幻夢之中。依託於“三晉同盟”,魏國能夠以趙、魏、韓三家之力,制衡列國,而列國卻做不到這點。 這正是魏國得以稱霸的緣由。


松青追夢人


楚國地大物博,擁有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地,魏國只有河南北山西南和山東陝西小部分地區。楚國國力人力物力上佔有絕大優勢。魏國肯定打不過楚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