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孝顺母亲且江山十分牢固的皇帝有哪些?

A台风信息A


中国古代帝王一直标榜“仁孝治国”,打出“以孝治天下”的管理大旗。然而我们知道生在帝王家是非常残酷的事情,真正尽孝道的却是少之又少,今天要说的故事主人翁,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孝顺的皇帝了。

他是谁呢?他就是西汉“文景之治”缔造者之一的汉文帝。

据史料记载,汉文帝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汉文帝即位之后,稳固帝位,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安乐,百姓富裕小康,开启“文景之治” 的发端。谨慎对待诸侯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对待诸侯王,采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乱的态度。对待匈奴,采用和亲止战的方式,营造安定团结、休养生息的政治局面。

可见孝是道德的根本,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启示就是。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人,从我们尚在襁褓到咿呀学语再到长大成人,是父母用他们的爱将我们抚养成人,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所拥有的现在。父母,付出了他们的时间精力他们的一切,乌鸦尚知反哺

而我们更要善待自己的父母,父母曾用他们大半辈子的积蓄,给我们在大城市安个家,父母老了

我们可以给父母买套房,或者给老家重新装修来尽孝心,让他们安享晚年,买房或者精装修老房子

孝心最不能等,因为父母正在一天天老去。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每个人都终将老去,可是孝道会成为家风代代相传。





历史的星空9527


汉文帝刘恒

刘恒的母亲是薄姬,他能登上皇位,母亲对他的教养的关系是非常大的,所以他对母亲是非常孝顺的。

薄姬卧病在床三年,刘恒完全不顾自己的帝王身份,亲自侍奉,就连母亲所服用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冷热相宜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作为一个皇帝,按理说他只要一声令下,不知有多少宫女太监抢着去伺候,可他不,唯有如此,才能显示出他孝的是真心。

汉文帝的孝,并非只针对自己的母亲,作为一名皇帝,他对普天之下所有的老人都心存孝道。他登基时颁布的第一道圣旨是“大赦天下”,这和其他皇帝没啥两样,可他随后颁布的一道圣旨却是很多皇帝都做不来的,这道圣旨规定“定振穷、养老”、“令四方毋来献”。


四方毋来献


具体则表现为:“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赐给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二匹,絮三斤。赐给九十岁以上老人之物,必须由县丞(县令的属官,职权仅次于县令)或者县尉(仅次于县丞)送达;其他的则由啬夫(乡的官吏)来送达。”代表国家向老人行孝,汉文帝可以说是首开先河。


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


汉文帝本身就是大孝之人,所以对其他孝顺的人自然是惺惺相惜。当时一名弃官行医的读书人,因治病时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被判“肉刑”割去鼻子,或者砍去手足。在被押解进往京城中,他的女儿一路尾随而且跟官府人说:愿意做奴婢来赎父亲的罪过,好让他能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汉文帝被这勇敢小姑娘的孝道感动了,随后就废除了残忍的肉刑。


汉文帝本身就是大孝之人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刘恒被封为代王。宽容平和,仁厚低调。汉高祖去世后,吕后监国专权,汉惠帝英年早逝,诸吕掌握朝中大权。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粉碎诸吕势力,迎立代王刘恒进京称帝,史称汉文帝。即位之后,稳固帝位,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安乐,百姓富裕小康,开启“文景之治” 的发端。谨慎对待诸侯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对待诸侯王,采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乱的态度。对待匈奴,采用和亲止战的方式,营造安定团结、休养生息的政治局面。


刘恒


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母亲薄姬在秦末原为魏王魏豹妾。楚汉之争初期,魏豹附汉而叛汉,乃为汉将韩信、曹参败俘,后被汉将周苛所杀。因此,薄姬成了俘虏,送入织室织布。后刘邦见她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宫,岁余不得宠幸。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初,刘邦坐在河南宫内成皋台上,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位美人相伴,她们在一起谈笑当年与薄姬的约定。汉高祖听到后,问她们笑什么,两人将实情全部告诉了汉高祖。刘邦内心感到伤感,怜悯薄姬,当天就把薄姬召来并与她同房。薄姬说:“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汉高祖说:“这是显贵的吉兆,我为你促成这件好事。”这一次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在河南宫内成皋台生下儿子刘恒。自薄姬生下儿子刘恒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再见到刘邦


刘恒

宽俭待民

文帝以秦亡为鉴,深知百姓生活之乐苦对政权安定的意义。其性又节俭,故在位时奉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曾因惜十家之财而罢建露台;因怜吏卒输送之劳而令列侯归于封国,不须留于长安奉朝请;借缇萦救父之事而下诏废肉刑;又诏罢天下田租。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汉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文教大兴,国力日益强盛。

病重去世

文帝君臣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文景之治”的繁盛之局。后元七年六月初一日(前157年7月6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享年四十七岁。群臣上庙号为太宗,谥号孝文皇帝。同年六月初七日,葬于霸陵(位于陕西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


宽俭待民


中华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刘恒是唯一一个以皇帝身份入选的,由此就能看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孝顺的皇帝。


文文情感故事


在我国的历史上,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首当其冲的,因此古时候的人们非常看重孝道,这一点,即便是在今天也是不例外的,那么说起孝道,中国历史上君王自然也要秉承这一点才是,所以很少会出现对待自己生母不好的皇帝,但若论起来的话,真正将孝道发挥到极致的,莫过于以德治国的汉文帝刘恒了,他不仅对待百姓仁慈,对待自己的母亲,更是处处尽显德字风范。


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无时无刻不为天下苍生,国家百姓的事情操劳,竭尽全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要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稳住国家的政权,如此一来才能保证国家不遭受匈奴的危害,就这样,在他精明的治理下,国家和平安康,而这时候的汉朝,也是大汉江山历史上最为富庶,鼎盛的时期,在他任职皇位期间,就被百姓所称赞,可见真的是一位千古明君,虽然不及汉武帝那样威名远扬,但在国家的统治和政策安排上,绝对是强过汉武帝的,最重要的是,在母亲面前,他永远都是那个孝顺的孩子,而不是皇上。

众所周知,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母亲就是著名的薄姬,这位薄姬本来是项羽手下魏豹之妻,因为反叛而被项羽和刘邦联合剿灭,薄姬也就成为了刘邦的后宫,非常受到刘邦的宠爱,没过多久,刘恒就出生了,然而薄姬毕竟不是刘邦的正牌夫人所生的孩子,因此也就得不到重视,更不会被封为太子,在刘邦去世后,他们母子二人就被赶出皇宫,到自己的属地生活,就这样,娘儿俩相依为命。

其实,薄姬本来就是敌人的妻子,刘邦收留她,也只是因为贪图薄姬的美色,并没有真的喜欢她,况且以刘邦的个性,也实在是难以想象,他会真的爱上哪位妻子,不然也不会有吕雉了,而薄姬正是很争气的生下了刘恒,这才能够在后宫有一席之地,刘恒长大后,自然是知道了母亲的处境,所以对母亲非常孝顺,在母亲病重的时候,还会亲自给母亲煎药,为了确定药效,还不惜自己试药,甚至比普通的老百姓对待母亲都体贴百倍,这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实在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场景,而且这一照顾就是三年的时间,喂药前还总是反复确认这药热不热,是否甘苦,这样的问题,无不让人佩服。

也正是因为刘恒的孝心,才会让他体会到百姓的苦楚,才能事事为百姓着想,在这样的圣上下,整个国家都仿佛被汉文帝所感染,全国一心,好像拧成了一股麻绳似的,坚韧不拔,才使得西汉越来越强大,为之后的汉武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刘恒的事迹,也被朝中大臣记录到史册,著名的《二十四孝》中,就有汉文帝刘恒的故事,可见国家的兴亡与皇帝是分不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